“老家太卷了”
“我只能來深圳開店了“
01.
『新亨粿條面,15年老店,開在翻身』
最近在翻身挖掘到了一家來自揭陽新亨的粿條店,它靠著一份炸豬皮收獲了周邊潮汕人的喜愛。同時我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里也有賣炒糕粿,作為一名嘴饞的潮汕吃貨,這可算引起我的興趣了。
這些料,是從揭陽帶過來的
我看著滿滿一大鍋的肉料鍋入了神,老板說這些肉丸肉餅炸豬皮,都是從老家那邊寄過來的。生意最好的時候,一般晚上七點多就能賣完了。
揭陽夫妻檔,開店15年
老板和老板娘是地道的揭陽新亨人,別看他們年輕,其實這家店已經(jīng)有15年的歷史了。繼承父業(yè)的老板選擇跑來深圳和老板娘一起開店,因為在老家開店實在是太卷了,幾乎出門走幾步就是粿條店。
02.
『都是些家常味道,吃個原汁原味』
由于是初來乍到,我不太清楚要點些什么好。老板見狀給我推薦了幾個店里的招牌,說這幾樣都是店里老顧客常點的菜。
01
招牌粿條湯
鵝鴨湯底 |慢火熬制
一碗中份的粿條,碗上都鋪滿了各種肉料。撇走料先喝上一口湯潤潤喉,這邊的粿條會偏細(xì)一點,但不易斷。
制作過程也是十分簡單,粿條過完水,之后加上配料即可。老板湯底用的是熬白切鵝的湯水,味道會偏清淡些。
揭陽人才懂的pu肉
里面讓我最驚艷的還是pu肉(炸豬皮),吸滿湯汁的豬皮還帶著些肥肉,第一次吃真的會喜歡上這種口感。老板講周邊的潮汕人來他家店就是為了這幾塊pu肉。
過shao(脆)的鵝腎
鵝腎也毫不遜色,采用的是當(dāng)天現(xiàn)煮的鵝,所以吃起來口感脆爽,帶著些韌勁。
相比之下,鵝腎和肉丸肉餅就顯得有些普通,可以試試蘸點店里的蒜蓉辣椒醬。
02
炒糕粿
豬油炒制 | 外酥里嫩 |
在深圳炒粿條常見,但炒糕粿還蠻少見的。老板說放眼全深圳,賣炒糕粿的越來越少了,有些顧客還會特意從蛇口那邊過來吃。
熱火,韭菜點綴
糕粿在煎制下變得兩面金黃,最后再加上點韭菜出鍋。老板說店里炒的東西都要用上豬油,這樣會比其他油來得更香些。
新鮮出鍋的糕粿咬下去外表還很焦脆,或許是加入了豬油,雖然很香但吃多了會膩。
03
白切鵝肉
原汁原味
吃慣了潮汕鹵鵝,不妨來試試白切鵝。沒有多余的材料,就吃個鵝的原汁原味。老板說一天大概要賣掉6只大鵝,鵝頭鵝掌則會留給提前預(yù)約的老饕。
淋上蒜頭油的鵝肉肉質(zhì)細(xì)嫩,但吃著有些清淡。蘸上點老板特制的菜脯油,鵝肉會更加鮮甜。說實話這種甜口的醬油我還是第一次接觸,感覺和鵝肉蠻搭的。
04
薯粉豆干
外表酥脆,里面嚼勁十足
吃慣普寧豆干的我,第一次對眼前的薯粉豆干產(chǎn)生了疑問,老板解釋道這其實是用薯粉做的,不是真的豆干。
剛炸過的薯粉豆干,搭配上韭菜鹽水。外表酥脆,里面則是有嚼勁的,口感有些新奇。
03.
『開在巷里,潮汕人的食堂』
老板和老板娘看樣子都是90后,通過詢問得知他們倆還有個小孩。現(xiàn)在為了照顧孩子,只能選擇早點下班,畢竟賺再多錢也彌補不了陪伴。或許這家小店或許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并不算出奇,但卻是周圍打工人心中物美價廉的食堂。如果下次路過翻身,我想還會來這里吃上一碗再走。
店名
人均
20+
營業(yè)時間
11:00-21:00
(2025.02.14開始營業(yè))
地址
寶安區(qū)47區(qū)翻身村自由路79路102
小Tips
1.店鋪距離地鐵站較遠(yuǎ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