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制售假冒“軍字號特供酒”案件。專案組現場成功抓獲樊某等犯罪嫌疑人,搗毀制假窩點。現場查獲各類“軍字號特供酒”5000箱,其中包含“軍字號茅臺”“后勤特制”等,共計35791瓶,包材20余萬件,涉案金額高達2300萬元,斬斷了一條橫跨原料采購、勾兌灌裝、包裝設計、線上線下銷售的黑色產業鏈。
01
非法酒廠偽造軍字號特供酒,警方查獲3.5萬余瓶假酒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偵查員在酒類市場專項整治中發現,哈爾濱市香坊區某民宅內存放大量印有“后勤特制”“專供”等字樣的酒箱及各類“軍字號茅臺”。
經溯源追查,鎖定了曾因銷售假軍供酒被遼寧警方打擊的郭某,其背后牽出了以樊某為核心的職業造假團伙。
警方調查發現,該非法酒廠位于一棟兩層小樓內,1層為生產車間,設有完整的瓶裝、分裝、包裝及灌裝生產線;2樓為辦公區、展示區、實驗室等。此外,該酒廠還有一個地下室,地下室則存放著大量勾兌白酒的原料,包括食用酒精、香料和基酒等。然而,該酒廠并無任何糧食、酒曲或發酵酒池,完全不具備白酒釀造能力。
警方查證,這家酒廠已經存在二十余年,此前因長期生產劣質勾兌酒,因多次質量不合格、違法添加甜蜜素以及酒精度不達標等問題,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現在卻成為了所謂的“軍字號特供酒”的生產地。
在警方的詢問之下,樊某等人承認在沒有經營資質的前提下,用不同原料酒、食用酒精和香料勾兌制造“特供酒”,并以部隊的名義進行銷售。
通過警方提供的相關宣傳視頻可以發現,這類“軍字號特供酒”的價格普遍在580-1000元左右。而據酒廠“調酒師”付某供述,自己按照相關指示使用食用酒精、水、原漿酒、乙酸、乙酯等添加劑,隨意調配成醬香型、濃香型或清香型白酒,成本僅5元/斤。
此外,所謂“高檔酒”,只是將基酒比例提高。而“低檔酒”則幾乎全由食用酒精和水勾兌而成。比如,要制造一個“軍字號茅臺”,就需要多放一些基酒,酒精及水的比例則相對較少,成本亦在5-10元之間。
02
以軍旅情結為噱頭,包裝比酒更值錢
雖然酒的品質低劣,但該酒廠卻在包裝上大做文章。
警方在2樓展廳發現,該廠生產的軍字號特供酒包裝種類超過50種,瓶身仿制直升機、火箭、坦克等軍事裝備,極具軍旅特色。例如,某款酒瓶采用純銅和金屬材質,包裝豪華,落款甚至標注“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此誤導消費者。
警方調查顯示,樊某等人通過戰友之間、朋友之間互相介紹,以及酒商之間的圈子相互推薦,繼而銷售此類白酒。“利用軍人出身或者退伍老兵對于軍隊的深厚感情,加上對軍隊產品的認可度,營造市場。”民警說道。
此外,他們在銷售時還播放軍旅歌曲,并配以宣傳視頻,刻意營造“內部流通”“身份象征”等虛假宣傳,極具欺騙性。
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權威感”,該酒廠還從哈爾濱雙城區某酒精廠購進食用酒精,在哈爾濱市道外區的批發部采購食品添加劑,并在山東聊城定制手榴彈、坦克等軍旅風格酒瓶,再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銷往全國。
從本案披露的制假手法來看,所謂的特供酒、專供酒大多采用食用酒精和香料勾兌,并在簡陋環境中灌裝,生產流程不規范,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假酒中普遍含有糖精鈉、甜蜜素等物質,長期飲用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最終,警方在現場查獲各類“軍字號特供酒”5000箱,共計35791瓶,包材20余萬件,涉案金額高達2300萬元。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烈酒商業了解到,早在2022年6月,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6部門就聯合發布通告,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名義,以任何形式進行商業營銷宣傳,嚴禁在線上線下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市面上出現的“特供酒”“軍供酒”均是假酒。
據業內人士朱文(化名)表示,無論是“軍供酒”還是“特供酒”都是非法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在衛生環境極差的倉庫中生產,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另外,茅臺也從未出現過所謂的特供、內供、軍供酒。
警方也提醒消費者,購買白酒時應選擇正規渠道,并認準產品執行標準,切勿輕信“特供”“專供”等噱頭,以免上當受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