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靖
在華夏東南一隅,福州這座被歲月溫柔以待的城市,承載著千年的人文底蘊,宛如一部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于斯地,鄒福艷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藝術之星,從遼寧啟程,跨越山水迢迢,扎根此間,以筆為楫,在墨海泛舟,開辟出一方屬于自己的詩意天地。
在藝術的繁花錦簇中,鄒福艷宛如一朵灼灼綻放的綺麗之花,驚艷四座。她從遼寧那片蘊含著豪爽與靈秀的土地走來,帶著與生俱來的靈動之氣,踏入福州這座人文厚土,開啟了一場絢爛奪目的藝術傳奇。
論及容貌,鄒福艷生得眉如遠黛,目含秋波,眼眸里似藏著點點繁星,顧盼間流轉的皆是風情。她的面龐線條柔美,肌膚勝雪,笑起來仿若春日暖陽破云而出,瞬間驅散陰霾,親和力十足,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那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時而束起利落干練,時而披肩溫婉動人,為她的整體氣質添上幾分隨性與優雅。
但倘若僅以美貌視之,那便如同管中窺豹,只見一斑。鄒福艷的才華,更是如熠熠星河,浩瀚無垠。當她拿起畫筆,仿若握住了開啟奇幻世界的魔法棒,在宣紙之上輕點、皴擦、勾勒、渲染,一氣呵成。她對國畫技藝的掌握爐火純青,工筆畫中,每一根線條都纖細且精準,仿佛帶著生命的律動,勾勒出花鳥魚蟲的細膩紋理,將萬物生靈的靈動之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寫意畫里,筆墨縱橫捭闔,大筆揮毫間,山川河流的磅礴氣勢、四季更迭的詩意韻味盡在其中。
她的作品題材廣泛,從婉約的江南花鳥,到蒼茫的北國殘荷;從嬌艷欲滴的花卉,到振翅欲飛的飛鳥,無一不可入畫,且皆能賦予獨特的意境與靈魂。無論是為福建白瓷手繪增色,讓原本素凈的瓷器瞬間擁有了鮮活的故事,還是在折扇團扇上輕點筆墨,使其開合間盡是風雅;又或是于高端定制服裝上揮灑才情,讓旗袍、禪服承載著藝術與時尚的完美融合,她的才華在各個領域都綻放出璀璨光芒。
不僅如此,鄒福艷還傾心于藝術傳承,以師者之心,傳道授業。面對成人學生,她耐心解惑,循循善誘,將繪畫技巧與藝術感悟傾囊相授;面對國學班的孩子們,她溫柔引導,激發潛能,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鄒福艷,這位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遼寧籍畫家,正以她獨特的魅力,在福州的藝術舞臺上翩翩起舞,用她的才情與顏值,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華麗篇章,成為眾人眼中一道不可多得的亮麗風景線。
鄒福艷的藝術工坊——福州大儒新中式學社,仿若誤入世外桃源,世俗的喧囂被悄然隔絕在外。滿室墨香四溢,仿若絲絲縷縷的幽夢,縈繞不散。墻上懸掛的畫作,一幅挨著一幅,似是一扇扇通往別樣乾坤的窗扉,每一幅皆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引人入勝。鄒福艷一襲素衣,簡約而不失雅致,恰似她的畫作,于質樸中暗藏神韻。她唇角含笑,眼神明亮而堅定,那是對藝術矢志不渝的熱愛所燃起的灼灼火焰,能驅散一切陰霾,照亮前行的藝術征途。
回首過往,十年前的鄒福艷,與福州的邂逅仿若命中注定。彼時的她,懷揣著對繪畫的熾熱夢想,踏上這片充滿藝術靈感的土地,自此開啟了一場不問歸期的藝術修行。這十年間,她的足跡遍布福州的藝術角落,從個人創作的靜謐畫室,到各類書畫定制的喧囂現場,無一不見證著她的成長與蛻變。無論是方寸之間盡顯乾坤的書畫小品,還是開合間清風徐來的折扇團扇;從福建白瓷那溫潤素胚上的手繪匠心獨運,到高端定制服裝設計中旗袍、禪服上的筆墨流淌,她用畫筆勾勒生活百態,將藝術與生活緊緊相擁,使其水乳交融,難解難分。每一件作品,皆是她靈魂的碎片,承載著她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感,宛如一座橋梁,一端連著她的內心世界,一端通往這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傳遞著美的溫度。
然而,鄒福艷的藝術征程絕非獨善其身。她深諳藝術的火種需代代相傳,方能永不熄滅。故而,教學于她而言,是與創作同等重要的使命。閑暇之余,她召集成人學生,圍坐于宣紙之前,以工筆畫為引,開啟一場心靈的對話。她言傳身教,耐心地拆解每一個繪畫技巧,從握筆的姿勢到線條的勾勒,事無巨細。但她所授又遠不止技巧,更是引導學生以心為眼,去體悟藝術的真諦,去捕捉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美,讓情感在筆端自然流淌。在她的課堂上,疑問與解答交織,鼓勵與嘗試并行,學生們仿若破土的春筍,在藝術的滋養下,茁壯成長,逐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藝術小徑。
談及教學初心,鄒福艷的笑容如春日暖陽,溫暖且明媚。憶起初涉復亨書院國學班,引領那群天真爛漫的孩子踏入國畫天地的往昔,她的眼中滿是柔情。那一刻,國畫于她不再僅僅是個人的熱愛,更是一份傳承的重任。她深知,國畫作為華夏千年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載著先輩們的情思與哲思,是描繪四季更迭、人間冷暖的丹青史詩。通過手中的畫筆,她期望為孩子們搭建一座通往傳統文化深處的橋梁,讓他們在皴擦點染間,鍛煉靈巧雙手,于墨韻流淌中,涵養沉靜心靈,逐步雕琢出獨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更為重要的是,國畫仿若一味心靈的良藥,能驅散浮躁,讓孩子們在成長的湍急洪流中,覓得一處寧靜港灣,修煉出耐心與毅力,以從容之姿面對人生風雨。
鄒福艷的畫作,恰似一闕闕無聲的詩,每一筆、每一墨皆透著空靈與澄澈。她運筆細膩如絲,仿若能捕捉到自然最細微的脈搏,無論是春日枝頭的繁花初綻,還是秋林深處的霜葉飄零,皆在她的筆下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色彩于她手中,不是簡單的顏料堆砌,而是情感的密碼,或明艷熱烈,或淡雅清幽,依著所繪之物、所抒之情,恰到好處地鋪陳渲染。其作品之美,絕非流于表面的形式雕琢,而是深入骨髓的意境營造。她以墨為水,以筆為舟,于宣紙之上,載著觀者駛向心靈的靜謐之境,讓塵世的紛擾在那一瞬間煙消云散,只余內心深處的安然與和諧。
于藝術的漫漫征途上,鄒福艷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她懷揣著對藝術的敬畏,如虔誠的朝圣者,一路前行,一路叩問。在繪畫技巧的研習上,她仿若苦行僧,精研每一個筆法、墨法,力求臻于至善。但她又不拘泥于技巧的樊籬,深知藝術的靈魂在于創新。她扎根生活的厚土,以敏銳的感知力,捕捉時代的律動,將生活的酸甜苦辣、世間的萬象更新,融入創作理念之中,不斷突破自我,重塑藝術表達。她篤信,藝術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間百態;更是情感的洪流,奔涌著創作者內心的激情與思索。唯有以真心擁抱生活,以赤誠聆聽自然,方能孕育出飽含生命力的佳作,方能在藝術長河中留下獨屬于自己的深刻印記。
福州大儒新中式學社,是鄒福艷藝術理想的堅實堡壘。她期望以此為基石,為孩子們鋪就一條通往國畫秘境的坦途,讓他們得以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深邃魅力。在這里,繪畫技巧的傳授只是起點,點燃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火,培育他們對歷史傳承的敬重之心,才是矢志不渝的追求。
鄒福艷深知,教育之路,道阻且長,絕非一蹴而就之功。但她甘之如飴,愿傾盡畢生所學、滿腔熱忱,化作一把熠熠生輝的鑰匙,開啟那扇通往藝術殿堂的厚重之門,引領孩子們逐光而行。
鄒福艷的藝術成就,宛如一座巍峨的豐碑,鐫刻著個人創作的斐然佳績,更銘刻著她于藝術教育領域的赫赫功勛。她以實際行動,扛起藝術家的擔當,在福州這片藝術沃土,乃至更為廣闊的藝術天地,樹立起一面令人敬仰的旗幟。業內人士對其贊譽有加,視她為前行的楷模;學生與家長更是滿懷信賴與喜愛,追隨她的腳步,踏入藝術的綺麗世界。
鄒福艷將繼續執守對藝術的熱戀,如不知疲倦的飛鳥,在藝術天空振翅翱翔。她手中的畫筆,仿若馬良的神筆,將繼續勾勒世間美好,繪盡人間煙火。她堅信,藝術之力,仿若穿越浩渺星河的璀璨星光,能洞穿時空的壁壘,直抵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喚起靈魂的共鳴。她滿懷期待,渴望與更多同路人攜手,在藝術的無垠曠野上,披荊斬棘,探尋未知的邊界,為福州的藝術文化發展添磚加瓦,續寫屬于她的傳奇華章。
鄒福艷的藝術之旅,是一場向著詩意與遠方的奔赴。她用筆墨作詩篇,書寫對生活的赤誠熱愛,鐫刻對藝術的執著堅守。在她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靈魂將被國畫的魅力所感召,踏上這探尋千年傳統文化智慧的奇妙旅程。讓我們以虔誠之心,守望鄒福艷在未來的藝術征途上揚帆遠航,乘風破浪,鑄就更為絢爛奪目的輝煌,為福州、為華夏藝術的浩瀚星河再添熠熠華光。
鄒福艷藝術簡介
鄒福艷,字臨邇,大儒傳統藝術空間主理人,嫣然閣主遼寧省錦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遼寧省工筆畫協會會員
福建省花鳥畫學會會員
福州市福延美術館畫師
福建省傳習書畫院畫師
福建省海峽民生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傳統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書畫院副院長
福建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會員
福州云帆書畫社特聘高級教師、工筆與沒骨畫理論顧問
(本文作者:福建省傳習書畫院院長、晉安區書法家協會顧問、福建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藝術顧問、福州市福延美術館榮譽館長、福州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務中心創始人、數十家社會組織榮譽會長、顧問、多家藝術品拍賣公司藝術品鑒定評估顧問)
福延公益融媒體中心(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