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哀帝最為后世所熟知的可能就是“斷袖之癖”的典故了,說的是漢哀帝睡醒之后不忍心打擾還在熟睡的男寵董賢,于是用劍截斷衣袖后才起來。其實我們不應該老是盯著一個點來評判一個歷史人物,看人應當全面,個人以為雖然漢哀帝有特殊的癖好,但其實在歷史他并不算一個很差勁的皇帝。
漢哀帝劉欣,是漢元帝劉奭的孫子,漢成帝劉驁只知道寵幸趙飛燕姐妹,卻沒有一個子嗣,所以只好立自己的侄子劉欣為太子,他是西漢第十三位皇帝,就是在他死后,王莽徹底把持了朝政,之后王莽毒死了漢平帝,然后通過禪讓的方式取代了西漢王朝的統治。
由于劉欣在即位之前,只是一個藩國的諸侯王,所以他對于民間的疾苦和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清楚的,因此在即位初期,漢哀帝制定下發了很多好的政策,可是最后都沒有能夠落到實處。
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漢哀帝在位之時都有哪些好的政策:
罷樂府、廢除不合適的法令。漢哀帝剛繼位兩個月,認為樂府的音樂都是不正經的樂歌,便下令約束樂府,裁了共四百一十四位樂工,占總樂工數的一多半。漢哀帝還下詔,廢除任子令和誹謗欺詆法西漢末年,土地兼并嚴重,豪家大族競相購田蓄奴,使得很多普通百姓流離失所。
所以漢哀帝聽取大臣們的建議,下達了限田、限奴婢令:諸侯王、列侯、公主、吏民占田不得超過三十頃;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吏民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許做官。超過以上限量的,田地、奴婢一侓沒收入官。
漢哀帝劉欣由于在藩國做諸侯王的時候就非常痛恨漢成帝大權旁落,外戚勢力把持朝廷權力,所以在即位后,很有一番魄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權力收歸到自己的手中,把王氏家族的權力收回。
可是雖然把王氏家族的勢力趕出了朝堂,他卻又把自己的母族、和祖母一族引入朝廷(傅氏、丁氏),外戚勢力在仍然是朝堂之上一股不可獲缺的力量。
漢哀帝的不足之處
一是上邊提到的,雖然趕走了王氏外戚的勢力,可是卻又引入了傅氏、丁氏的外戚力量,實際上沒有任何改觀。
二是不能堅持任用賢良之臣。像漢哀帝最初比較信任的師丹,提出很多好的建議,可是因為得罪外戚、權貴,加之漢哀帝自己不能辨別是非,最終被迫辭官歸家。還有傅氏一族的傅喜,雖未外戚之身,但是一心為國,結果得罪傅太后,也被罷黜。
三是自身原因。一是漢哀帝身體有病,漢書記載“即位痿痹”,就是我們俗稱的偏枯,這種疾病對人的打擊可想而知。二是寵幸董賢,背負千古罵名。
其實我們從漢哀帝的謚號也能看出他并不是一個很差勁的皇帝,恭仁短折曰哀。體恭質仁,功未施。哀是指夭折或者帝王為人比較仁厚,但是沒建立什么功績,而且死的比較早。漢哀帝是有想法、有行動想做些什么來挽救西漢王朝的頹勢。
可是惜乎自己太過年輕,而且過早去世(饗國不永,哀哉),結果導致事不可為,實在很令人哀痛、嘆息!本文由小凡讀史原創,感謝閱讀,歡迎大家轉發、關注,一起讀歷史!
參考:《漢書》、《前漢紀》、《秦漢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