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已進入優勝劣汰的階段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欣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新式茶飲第三股”,誕生了。
2月12日,新茶飲品牌古茗登陸港交所,股票代碼“01364.HK”,成為繼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又一個登陸資本市場的新式茶飲品牌。
古茗的發行價為每股9.94港元,低于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發行價,上市首日“高開低走”,最終收盤價為9.3港元/股,較發行價縮水6.4%,盤中最大跌幅約10%——依舊沒逃過新式茶飲企業“上市首日破發”的魔咒。
上市這條路,古茗走了近15年。2010年,王云安在浙江溫嶺一個名叫大溪的小鎮創立了古茗茶飲,主營果茶、奶茶及咖啡,價格區間在10~20元。對此,他曾說,“中飯一半的價格”,復購率是最高的。
招股書顯示,王云安持股43.21%,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聯合創始人戚俠、阮修迪二人,分別持股19.78%和13.74%。
截至發稿,王云安身家近90億港元(約84億元人民幣)。
古茗創始人王云安(右一) 來源:受訪者
北方消費者可能對古茗感到陌生,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古茗的門店都未越過黃河以北,主要集中在南方市場。在拓店節奏上,古茗采取“農村包圍城市”,在下沉市場采取地域加密的布店策略,截至2024年9月30日,門店數已擴展至9778家。其中,“大本營”浙江有2000余家古茗店。
一位消費領域投資人告訴《中國企業家》,2020~2023年這幾年,新式茶飲行業在更高和更低的價格帶上,迅速出現全國化的連鎖巨頭。而當時,在10~20元這個價格帶中,則仍有約1.5萬到2.3萬的市場容量,為處于該價格帶的品牌提供了發展空間。
古茗抓住了這個窗口期。從2020年開始,古茗拓店速度提升,2021年至2023年的3年里,古茗門店數量增長了約5000家,年增幅分別為17.1%與35%。
盡管發展勢頭迅猛,但單店GMV下滑和加盟商流失率上升的現實,則是古茗上市后繞不開的問題。
古茗的隱憂,亦是行業的焦慮。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市場規模預計達2205億元,但同比增速相較于2020~2022年行業發展初期的年均30%以上,大幅放緩至10%左右。
2024年年中,又一位消費頭部機構的投資人在向《中國企業家》談起新式茶飲行業時稱:市場已進入了“最后的發展階段”。無論是高線城市還是下沉地區,都沒有什么空間了,行業已進入優勝劣汰的階段。
許多無形的力量在悄然角力。去年一年,在古茗之前,茶百道也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同期,蜜雪冰城、滬上阿姨也均通過備案。市場上多個頭部品牌都曾傳出IPO傳聞。
但面對著規模增速放緩,加密大戰下閉店率增高,低效價格戰等現實,隨著古茗拿走新式茶飲第三股的席位后,在有限的名額中,在更難的市場中,后來者想要繼續叩門資本市場,門檻或將更高。
對于古茗而言,上市無疑將迎來更多審視的目光,唯有一拳一腳去打,市場方能穩穩守住。
理工男回老家創業
在外界眼里,古茗創始人王云安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在許多公開場合,一副黑框眼鏡、一件衛衣,或者一件簡單的T恤,是他的標配。
王云安1986年出生在云南安寧,20歲時他考入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或是受到經營百貨店的家人影響,他讀大學期間便開始做各類小生意,賣過收音機,也擺過地攤,一點一點積累了30多萬元。
畢業后,他回到自己的祖籍地浙江臺州,與大學同學戚俠、高中同學阮修迪等人創辦了“古茗茶飲”。
與所有創業故事的開端相似,古茗第一家門店生意慘淡。在一場行業大會上,王云安曾回憶道,2010年,每天的平均營業額只有300~500元,幾位合伙人還曾聚在一起討論要不要轉行,后來大家一致決定,“不能讓人瞧不起,就決定再賭一賭,干半年試試看”。
在這堅持的半年里,古茗的日營業額拉至1000元,王云安等人才終于覺得古茗“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從2011年開始,古茗就選擇開放加盟,他說自己給第一個加盟商搬設備時,不小心設備砸到腿上,血噴出來。第二個加盟商聽說了這個故事后就選擇加盟了古茗。在王云安看來,一直到70家店,古茗初期的加盟商都是靠這樣的口碑聚集起來的。
2012年,古茗門店增長至27家,也是這一年,王云安買了人生第一輛私家車,奧迪A6。原因是經??吹昝?,合伙人的尼??毂婚_成拖拉機了,沒辦法,迫不得已,才買了唯一的私家車。
古茗的前150家門店的選址、裝修圖紙等都是靠王云安一個人完成的,他曾自豪地說:“我對裝修特別精通,對畫地形面貌也非常精通,三四線的選址訣竅在哪,我也知道?!?/p>
從下沉市場起家的古茗,在此后盡管沒有刻意避開高線城市,但仍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路子。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占總門店數量的80%,另有40%的門店位于遠離城市中心的鄉、鎮。
“關鍵規模”策略打法
2020年7月,古茗獲得紅杉中國、美團龍珠、充盈資本發起的天使輪投資。據《投資界》報道,此前曾投資了喜茶的美團龍珠在2019年開始接觸蜜雪冰城,但當時的蜜雪冰城尚未有融資計劃,創始人反而給美團龍珠介紹了另一家他很認可的品牌——古茗。當年5月,雙方便見了一面。
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對《中國企業家》指出,這也是古茗資本運營能力的外現,較早地完成了頂級機構的引入。
有了錢,就有了“彈藥”。2020年后,在資本的加持下,古茗開始迅速擴張門店版圖。
2020年,古茗的門店數剛破4000家,2021年年底便增長至5694家,截至2022年年底又增加17.1%至6669間。
2023年年初,農歷春節剛結束,古茗就宣布了一項“拓店計劃”,稱計劃新增門店超過3000家,總門店數要突破10000家,重點拓展山東、廣西、貴州、安徽四個省,而到了當年年底,古茗門店提升35%達9001家。
來源:受訪者
在拓店方面,王云安始終采取“關鍵規模”策略,即在單一省份的門店超過500家后,才意味著該地區具備了規模效應的基礎,此后,憑借著在已有關鍵規模省份的經驗,再往臨近的省份開店。
但要么不開店,要么密集開店的“關鍵規?!辈呗?,使得北方的消費者長期難接觸到古茗,甚至有古茗“黃河以北不開店”的傳聞。此后,盡管也將店開到了河南、山東等地,但是北京、上海這兩個新式茶飲必爭的一線城市,古茗卻始終沒有涉足。
對于這些聲音,在王云安本人看來,這是因為古茗門店的擴張是隨著供應鏈走的,即倉庫建到哪里,古茗的門店就開到哪里。而對于河北及北京而言,古茗的供應鏈和倉庫還未能觸達,未來還是會進軍北京市場。
而上海雖然毗鄰浙江,古茗在上海有一定的消費者基礎,但是上海奶茶行業競爭激烈,外賣比例很高,相對來說門店的收益更難做好。
截至2024年9月末,古茗在8個省份建立了超過“關鍵規?!钡拈T店網絡。更多、更密集的門店意味著能有更大的規模優勢,來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分攤運營成本等。
在招股書中,古茗也稱自己“是唯一一家能夠向低線城市門店,頻繁配送短保質期鮮果和鮮奶的企業”。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三個年度,倉到店的平均物流成本低于GMV總額的1%,而行業平均水平約為2%。
古茗的隱憂,行業的焦慮
但經過了2023年的“跑馬圈地”后,高速增長的古茗也顯現疲態。
從營收增速上來看,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的營收增速從26.8%、38.1%逐步降至15.6%。
賺錢的速度也在放緩。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單店日均GMV同比下降約4.4%,從2023年同期的6800元下降至6500元;而每家新開加盟店的日均GMV也由2023年同期的5800元下降至5200元,下降幅度約10.3%。
而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大本營浙江同店GMV下降0.8%,全國同店GMV下降0.7%。
當“躺賺”成為過去式,一些古茗加盟商開始“用腳投票”。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4年9月,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別為6.2%、6.7%、8.3%及11.7%。古茗在招股書中將原因歸結于新加盟商的流失率較高,以及行業競爭加劇下的整體增速放緩。
古茗高增長下的隱憂,亦是新式茶飲行業整體困局的外現。
從2022年開始,以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陸續調低價格帶為開端,新式茶飲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過去,高至30元以上的產品成為歷史的塵埃,10~20元的價格帶愈發擁擠;同期,與價格戰伴生的則是規模競速賽,更多的加盟機會與低至0元的加盟門檻,如同一塊磁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淘金”。
一時間,再也分不清楚“萬店”是創業者野心,還是資本游戲的一環。
來源:視覺中國
而僅一年多后,這種“拼勁”就啞火,無休止的低價不再有意義,產品、營銷手段同質化愈發嚴重,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卷不動”成為行業最大的聲音,離場的人也越來越多。
窄門餐眼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全國共有約39.32萬家奶茶店,最近一年新開的奶茶店約有11.14萬家,而門店總數卻減少了3.87萬家。換言之,去年一年內有近15萬家奶茶店閉店。
一位曾在巔峰時期,以加盟方式開了10家新式茶飲門店的加盟商,向《中國企業家》談起“退場”的原因時說,銷售額=客單價×客單量,這么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當行業掀起價格內卷,客單價被打下來后,客單量卻沒有因為降價而增長,且降價后外賣平臺、小程序等折扣活動仍在,在不變的進貨成本下,綜合毛利常難達30%。
2025年開年,一位消費行業頭部的投資人向《中國企業家》談及未來的新式茶飲行業時表示,只拼規模、拼價格、搞成本加成的同質化競爭企業會被率先淘汰,新式茶飲品牌之間的競爭絕不簡單是規模競爭。
而近日,喜茶宣布暫停加盟,不參與數字游戲與規模內卷的消息,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看法。未來的競爭將是一場全新的圍繞效率、質量的突圍賽。
王云安還有機會嗎,一定是有的,畢竟古茗到現在還未進入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但未來,在這之外,如何為資本市場講述更具吸引力的故事,將是古茗不能停止思考的問題。
參考資料:
《專訪古茗創始人王云安:不太注重“萬店”,拓店要看供應鏈》,南方都市報
《13年搖出9000家門店,一個小鎮青年的創業路》,南方周末
《開年最大茶飲IPO敲鐘了》,投資界
《臺州青年賣奶茶,奔赴百億身家》,21世紀商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