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億!
這是華為2024年的收入,而上一年是7024億,足足增長了1576億。
很顯然,這筆巨款的增加,華為的汽車業務起了大作用。鴻蒙智行成為華為新的賺錢利器,智駕貢獻了最大的功勞。
但是,好日子才開始不久,華為在2025年就遇到了大麻煩。
近日,比亞迪王傳福喊出“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把配置智能駕駛功能的汽車價格,拉低到了8萬以下。
然而,去年6月份,余承東還公開說“現在我們做30萬以下的車,全部都是虧損的,30萬差不多是盈虧平衡點。”
好家伙,僅僅半年多時間,比亞迪就把這個價格縮減了20多萬。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華為余承東第一個跳出來發聲“智能駕駛,湊合能用與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余承東這話沒啥毛病。畢竟,行業內早已經把智能駕駛劃分為L1-L5五個級別。
余承東說這樣的話,目的或許是讓更多人明白(別被洗腦了),智能駕駛也是分好壞和等級的。
但是,比亞迪這次喊出的“智駕平權”,或許才是對華為最大的殺傷力。
你都“人人可享”了,我30萬以上的車賣給誰?還怎么賣?大家買鴻蒙智行,不就是沖著華為的智能駕駛技術去的嗎?最重要的一點,華為汽車業務今年的收入增長該怎么辦?
話說回來,華為汽車業務到底有多掙錢?
華為去年收入增加了1500多億,當然并不是全部由汽車業務貢獻,但功不可沒。
2025年首日,鴻蒙智行公布2024年全年銷量數據,累計交付量444956輛。鴻蒙智行去年主要由問界和智界兩大品牌提供銷量,其中問界銷售了38.63萬輛。
去年年中,太平洋科技報道,銀河證券發布了一份關于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揭示了華為車BU的盈利模式。
報告顯示,華為車BU從其合作伙伴賽力斯問界的每輛汽車銷售中收取約3.67萬元的部件及服務費用。
另有媒體報道,鴻蒙智行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比例大概是1:9,其中華為終端BG的銷售提成占比約為車價的8%,華為車BU的技術授權費約為車價的2%。即問界品牌銷售收入的10%歸華為。
如果按照每輛車3.6萬元算,去年鴻蒙智行約44.5萬輛的銷量將為華為帶來163.3億元的收入。
但是,除了鴻蒙智行外,華為還跟阿維塔、嵐圖、極狐有合作,為這些品牌提供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其中,阿維塔去年賣了7.36萬,嵐圖約8.6萬,極狐約8.1萬。
另外,華為還跟上汽大通、福田、五菱、廣汽集團、比亞迪、沃爾沃等車企合作,主要和他們以零部件模式合作。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華為車BU營收入為47億,較2022年同比增長128%;2024年上半年,華為車BU收入達到100億,是2023年同期10倍左右。
據媒體去年5月報道,余承東接受騰訊汽車專訪時透露,2024年一季度華為智選車BU、車BU已全面實現盈利。
2024年,華為汽車業務僅憑問界的爆紅,就實現了盈利。今年江淮的尊界也即將開始推出產品,而與奇瑞合作的智界也不斷推新產品。
2025年準備大展拳腳的華為,在開年遭遇“卷王”比亞迪的“智駕平權”,這顯然不是個好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