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央視元宵晚會”注定會留名“中國電視文藝史冊”。
2月12日晚,央視元宵晚會以“直播收視率破11、市占額高達43%”的驚人數據,直接斷層碾壓同期其他衛視節目(如湖南衛視、遼寧衛視收視率未破1),成為當晚當之無愧的“流量之王”。
與此同時評論區里也是好評連連,網友紛紛稱贊:“這才是國風天花板”,這下央視算是又抓到王炸了。
一、頂流哪吒開場,國漫IP與晚會的“破次元”聯動
如果說2025年開年最火的IP組合是誰?
那答案毫無懸念肯定是“哪吒與敖丙”這對“藕粉CP”。
畢竟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實在是太火了。
該片不僅以票房斷層領先之勢,登頂中國影史票房第一,還有望沖擊150億票房。
而元宵晚會的開場節目《哪吒鬧元宵》,則直接將這對“頂流CP”從大熒幕搬上了舞臺。
古靈精怪的哪吒人偶與俊秀的敖丙人偶,在配音演員呂艷婷的聲線加持下,與大張偉、萌娃小哪吒們共同演繹了一場“萌力全開”的歌舞秀。
電音與傳統民樂的碰撞、人偶與真人的互動,尤其是哪吒與主持人“打鬧”、敖丙勸架的橋段,更是被觀眾稱贊:“可愛到犯規”、“二次元照進現實”。
這一設計不僅精準抓住了年輕觀眾的嗨點,更巧妙地將國漫元素與傳統節日相融合。
而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熱血精神,與元宵節“破除舊歲、迎接新生”的寓意也恰好形成共振,為晚會注入了既符合時代潮流又根植文化土壤的活力。
二、傳統與現代的“雙向奔赴”
此外,央視元宵晚會的成功,離不開節目單上每一處“別出心裁”的設計。
導演組深諳“平衡之道”,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厚重感,又注入了年輕化的創新表達,形成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
民樂相聲《金蛇序曲》以傳統樂器演繹現代旋律,李菁、李涵與中央民族樂團的合作,讓相聲藝術煥發新生;
舞蹈《麒麟》則通過華服與舞姿,重現《詩經》中“振振公子”的卓然風采,被贊“每一幀都是國風壁紙”。
而分會場的設計更是匠心獨運:重慶的《上元歡渝夜》以火鍋、山城為元素,武漢的《漢陽門花園》融入楚文化符號,拉薩的《衣脈相承》展示藏族服飾之美,無錫的《相思》則以江南水鄉的婉約打動人心。
除此之外,易烊千璽的獨唱《一禮成人》還巧妙的將戲腔與流行音樂相融合,唱出了“成年禮”的古今傳承;
而周深的《有山有海有你》以空靈嗓音詮釋家國情懷。
盡管語言類節目被部分觀眾評價為“略顯平淡”,但主持人撒貝寧的“機器人秧歌”卻意外成為全場笑點擔當。
他身著春晚同款機器人服裝,以夸張的肢體動作和“AI式”臺詞,讓尼格買提笑到扶墻,網友調侃:“撒貝寧憑一己之力拯救了小品缺位的尷尬”。
結語
總的來說,2025年央視元宵晚會的爆火,不僅是數據上的勝利,更是文化表達的一次成功突圍。
它證明:主旋律晚會不必“端著”,傳統文化不必“老舊”,流量與內涵可以共存。
當哪吒在舞臺上“鬧”出中國文化的精氣神,當撒貝寧用幽默消解了晚會的“儀式感”,當每一個節目都在嘗試打破圈層壁壘,這場晚會就注定會成為中國文藝晚會的“新標桿”。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