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吵炸了,“男生隔空猥褻未成年女孩被判5年”,判輕了還是判重了?
“隔空猥褻”是怎么回事?沒有實質性身體接觸的傷害,也是可以抓住壞人、入刑的嗎?
確實不止有實質性身體接觸的才算傷害,我們家長還可以做什么?此處不僅限于女孩家長,還包括男孩家長。
社會層面又可以為我們未成年人做什么呢?
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探討下上面幾個問題。
1
大三男生裸聊11歲女孩被判5年,網友吐槽:判太少了
2024年3月,門頭溝某小學的女孩小陳,通過某網絡社交平臺APP搜索關鍵詞:“免費學習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一賬號名為“吃池池”的用戶,發(fā)布了無償監(jiān)督學習的內容。
小陳立即關注了對方。對方詢問小陳的姓名、性別、年齡后,要求小陳服從自己的命令。
雙方在平臺以外加為私信好友,“吃池池”仍以“監(jiān)督學習必須聽話”為由,多次強迫小陳稱呼自己為主人,并要求小陳為其拍攝裸照、視頻。
連續(xù)多日后,小陳母親無意發(fā)現(xiàn)女兒手機中的裸照和聊天記錄,打電話給“吃池池”遭到拒絕后,立馬報警。
賬戶名“吃池池”的用戶周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其瀏覽手機網站時,在網上結識了多名未成年人。為滿足自己的心理刺激,周某以“主人”的身份、“懲罰學習”的名義,指揮小陳脫衣服,并通過微信給其拍攝裸照、視頻。
這件不幸事件中唯一可幸的是,周某的犯罪證據(jù)未被刪除。
門頭溝檢察院和警方告訴我們:“因本案是隔空猥褻,許多證據(jù)都儲存在網絡平臺上,不盡快調取容易滅失,如果刪除更是難以恢復,不利于被害人權益保護。”
檢察官通過細致審核電子證據(jù)發(fā)現(xiàn),小陳并非唯一的被害人,周某的好友列表中還有多名類似的女性未成年人,也曾被要求發(fā)送裸照和視頻,但她們發(fā)現(xiàn)周某行為異常后,及時中斷了和周某的聯(lián)系。門頭溝分局民警迅速采取行動,抓獲周某。
2024年11月,門頭溝區(qū)法院以犯猥褻兒童罪判處周某有期徒刑五年。周某未提出上訴,該案判決已生效。
網友看到這起案例,都是義憤填膺。
“判太輕了!”
“真應該物理YAN割!”
“對11歲小女孩,怎么做得出這種事!”
那我們來看看司法層面,是不是判輕了。
從案件描述看,本案具有多次猥褻和猥褻兒童多人兩個加重量刑情節(jié)。最終被判5年有期徒刑,是加重量刑情節(jié)的最低刑。但不得不說,這起案例的判罰,也是我們司法領域的一大進步。
我們再看看前一天的另一起熱搜,受害者當時是一名中學生。在傷害發(fā)生若干年后,仍然無法面對當時的傷害,最終走上了絕境。加害者這才開始被調查。
2
廣西一高中老師被曝XING侵女生致其自殺
2月10日,農女士在社交平臺發(fā)布視頻實名舉報:廣西百色祈福高級中學教師唐某某涉嫌性侵學生符某某,后符某某輕生身亡。
實名舉報者農女士稱,輕生的女生是她的表妹。2025年1月17日,表妹在家自殺身亡。家屬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符某某的日記和聊天記錄中均多次提及,曾遭受高中班主任老師唐某某的XING侵。
農女士提供的材料顯示,其表妹符某某于2002年出生。2017年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廣西百色市祈福高中,班主任為唐某某。之后,唐某某開始對表妹進行XING騷擾,多次以“補課”為由要求她單獨留在辦公室,并進行了性侵,表妹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經過(符某某日記顯示,其15歲其開始遭受老師唐某某的侵害。)
2018年,符某某因性侵事件開始出現(xiàn)抑郁癥狀。
據(jù)符某某母親回憶,女兒高二時,家長曾接到學校的通知,“說我女兒脾氣不好,要不就跑丟了”。其母到學校了解情況,或許出于害怕,女兒并沒有說明原委,“后來她一直情緒不穩(wěn)定,還有了自殺傾向,我問班主任(唐某某)是不是對我女兒做了什么,他沒有承認,我們也以為孩子是學習壓力太大。”
2019年9月16日,符某某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并開始接受心理治療。(符某某在2017到2024年之間曾多次自殺,多次被搶救。)
2020年7月,符某某因長期心理困擾,高考中途棄考。
2021年7月10日,符某某復讀并以縣理科第一名的成績(615.5分)被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專業(yè)錄取。后因抑郁癥反復發(fā)作,無法繼續(xù)學業(yè)而退學。
2023年2月5日,符某某在已畢業(yè)的高中班級群中揭露唐某某的XING侵行為,唐某某解散該群。
2025年1月17日,符某某因再也無法承受住心理壓力,最終輕生離世,年僅23歲。
百色教育局已做出回應:唐某某已停職。針對網上舉報唐某某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對于唐某某師德失范行為教育部門將進一步調查核實,依紀依規(guī)處理。
看著符某某與她曾經班主任唐某某的聊天記錄,仿佛看到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故事。寫《房》的作者林奕含,中學期間也曾遭受補習老師誘JIAN并多次XING侵,她用文字記錄下當時的心路過程,寫成了這本長篇小說。林奕含高中就讀于臺灣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數(shù)理資優(yōu)班。
她曾是臺灣臺南女子中學第一名在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中獲得滿分的學生,曾獲臺灣科展第一名。從小酷愛文學的林奕含,在讀高中時,因補習老師的原因而患上重度抑郁。堅持讀完高中后,在大學期間,最終因數(shù)次的重度抑郁癥發(fā)作而被迫輟學。
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選擇在臺灣省臺北市家中上吊自殺,年僅26歲(結婚僅僅1年,其愛人在還是戀人關系的時候,就曾與林一同探尋追查林補習老師法律責任的方法)。
未成年人,迫于師長或者學長的身份壓力,發(fā)生一些事情時,羞于告訴父母,也就這樣一步一步掉入了深淵。最后犯罪者是不是受到懲罰、受到多少懲罰,哪怕千刀萬剮,都不足以彌補對上面3個真實案例中女孩的傷害。
不管是被迫裸聊的11歲女孩小陳,還是被多次侵害最終離世的符某某,還是已經步入婚姻生活、用筆尖討伐曾經的侵犯者的才女作家林奕含,對她們的傷害,都是不可逆的了!
那我們家長要怎么做?
3
不要在傷害發(fā)生后指責孩子,家長可把教育做在前
上面提到的幾起案例,當然社會層面可做的更多。比如林奕含案引起臺灣島內社會檢討補教制度,“立法院”已三度通過修正“補教法”,補習班老師執(zhí)行業(yè)務、招生宣傳等,都要用真實姓名,違者罰補習班新臺幣5萬到25萬元。
我們可以呼吁法律層面加大刑罰力度;可以呼吁公安部門加強賓館房間的查驗制度;可以呼吁學校、培訓機構錄用老師,不止要考察其教學水平,老師的師德同樣要考量,有道德污點的教師不予考慮。
但對孩子的隱性傷害,如果家長做不到如下三點,也難以避免。
第一,成為孩子的朋友。
只有做到這樣,孩子如果發(fā)生了什么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時,才會第一時間告訴家長。
春節(jié)假期,老公的表姐一家從外地回來過年。因為好多年沒見過,也就連著聚了好幾天。外甥女開始挺靦腆的,跟誰也沒說話,畢竟大人的場合,沒多少意思。
但無意發(fā)現(xiàn),舅舅(我老公)和她玩的是同一款游戲后,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
校園里花骨朵一樣長大的女孩,遇到個幾乎沒見過的長輩,因為有點共同話題,就不怯生了,與父母不說的話,一股腦全倒出來了!
外甥女加上舅舅私信,開始問游戲
我讓老公不用事事和表姐匯報。小朋友的秘密,無傷大雅地就幫忙保守,免得她不信任你了,以后什么不說了,還怕孩子走歪。但還是得把孩子往學習上引導,大的原則問題,還是要告訴姐姐姐夫。
大多數(shù)孩子到了青春期,不愿意跟父母說話,而Ta的這個傾訴對象如果找錯了,是個別有用心的人,后果不堪設想。
像開篇11歲女孩小陳,上網是尋找“免費學習監(jiān)督”,最后反被人拍下裸照和視頻。
父母在子女面前,威信要樹立,但我覺得更多時候,可以是一種朋友關系,更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保持。
第二,即使發(fā)生了傷害,不指責孩子,最大程度降低傷害、懲處罪犯。
開篇第一個案例,11歲小陳的母親,發(fā)現(xiàn)女兒被人誘騙裸聊后,立馬報警,警方第一時間提取了平臺記錄作為證據(jù),立刻抓捕了罪犯,移送司法程序。
陳母果斷的決策,沒有讓女兒受到進一步傷害。
門頭溝的檢察官提醒:家長要重視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防范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未成年人如何辨別、處理網絡不良信息;如遇不法侵害,要學會保留證據(jù),如聊天記錄、圖片、視頻等內容,并及時尋求幫助。
第二個案例中的符某某,高二確診為重度抑郁癥,之后高考棄考,復讀一年后還能以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985名校,但始終沒有走出自己的心理陰影,走上絕路。
符某某一直是把這件事當做羞恥和自責來自我摧殘,沒有告訴家長,也因為沒有懲處到加害者——唐某某(其班主任)。符某某一定是很喜歡物理這門學科的,大學選擇的專業(yè)也是物理學,因此唐某某,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老師以講題為誘惑,多次誘騙符某某單獨去其辦公室。
第三個案例中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2009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臺北醫(yī)學大學醫(yī)學系,抑郁癥發(fā)病休學,三度自殺未遂。
2012年重新考取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但大三時還是同樣原因休學了。
2016年,結婚,在婚宴上對賓客致詞時坦言自己的憂郁癥病史,并且說:“如果今天婚禮我可以成為一個‘新人’,我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一個對他人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要成為可以實質上幫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
2017年初出版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中她寫道:
今天在飯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最后2017年4月,林奕含自殺身亡,年僅26歲。
第三,不要等著別人來跟你的孩子談“性”。
我們羞于對孩子說“性”,但有沒有想過,如果是顏色片教孩子,可能教歪,也可能沒問題。亦或是開篇大三學生周某,第二個案例優(yōu)秀教師唐某某這樣道貌岸然的人來教呢?
是不是不敢想象。
越小與孩子談,越不會羞于啟口。
我們要告訴孩子三句話:
1、任何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行為、語言,都要大聲制止。
不管對方身份是什么,是親人、是長輩、是師長、是學長、是同學,都要大聲制止。
2、應該感到羞恥的是對方。
3、如果對方讓你不能告訴父母的事,一定要告訴父母。
爸爸媽媽永遠和你站在一邊,會幫助你一起去面對和解決,你不是一個人。
右右媽媽說
不管男孩、女孩,都不可能順風順水地長大,都傾注了父母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乃至整個大家族無盡的期待與喜愛之情。
有些傷害,我們都希望永遠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不會發(fā)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那就從現(xiàn)在起,保護我們的孩子、也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成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