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漢王朝的開國之君,漢光武帝劉秀素有賢名,不僅實現了光武中興,為老祖宗劉邦長了志氣,個人奮斗經歷也是極富傳奇性。這其中,就少不了一般心腹愛將的誓死追隨。
后世對于這段歷史,有個名堂很響亮,那就是云臺二十八將。發明者是劉秀的兒子漢明帝,當年為了自己家的江山,這些叔叔們沖鋒陷陣,年輕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找人專門畫了畫像掛起來,地址在云臺,又是28人,所以得名云臺二十八將。
一段君臣佳話,后世無人不知,何以節外生枝?劉秀一代明君,又發明了什么套路,以致于后世禍害了不少有情人?這事兒還得從一次大戰說起。
公元25年,出道之后經過幾番風雨多年打拼,劉秀已經登基稱帝了,年號建武,那一年也就是建武元年。
作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兒子的后裔,雖然劉秀證明了身份,也兵強馬壯,怎奈當時梟雄太多,并沒有一統天下,軍閥義軍為數不少。
當年四月份,在真定發生了一場大戰,劉秀聽聞戰報,心里咯噔一下子:怎么?賈復受了重傷奄奄一息?當時他老人家就凌亂了。
賈復何許人也?竟然讓劉秀如此在意?說起來,此人就是云臺二十八將之一,排名第三。
書生出身,占過山頭稱將軍
賈復是河南人氏,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出身。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似乎沒什么作用,畢竟老話說得好,百無一用是書生,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什么的。可是,賈復是個例外。
王莽折騰的時候,賈復是縣城小官,一次出差運鹽。盜賊來襲,同事們嚇得屁滾尿流,唯獨賈復臨危不亂完成了任務。后來王莽不行了,義軍遍地,賈復干脆拉起幾百人占山為王。
當年讀書時候,賈復的老師會相面,認定他是個將才。占山為王可沒前途,沒多久就跟著劉秀混上了。
打仗不怕死,負傷12處
覓得明主,賈復深受劉秀賞識,征戰十方,立下不少功勞。都是將領,別人打仗后邊指揮,賈復卻是沖在前頭的拼命三郎。受傷是家常便飯,受傷了養病,養好了再打再受傷。
史書記載,賈復身上傷痛12處。不怕死的風格,敵軍害怕,劉秀也怕。這不,在開頭提到的真定一戰,就應驗了。
聽聞賈復再次重傷,劉秀六神無主,怎樣獎勵愛將,又顯得自己君臣之誼呢?趕巧賈復老婆懷孕有些日子了,劉秀金口玉言一開:
賈復老婆要是生女兒,我的兒子就娶過來;
賈復老婆要是生兒子,我的女兒就嫁過去。
看到這里,大家就恍然大悟了,這不就是指腹為婚嗎?沒錯,劉秀就是這么個套路。他這一說不打緊,腦洞一開,卻是開了指腹為婚的先河。
在后世的史書中,這也是我國指腹為婚的最早記載,如此一來,劉秀也成了指腹為婚的發明者。當時,劉秀考慮的,只是出于對愛將的關愛與獎勵,誰成想后來流傳開來,被達官貴人和民間學了去,成為一種婚姻陋習。
婚姻是人生大事,童養媳就夠過分了,孩子還沒出生,就以父母之命強制婚配結合,感情悲劇自然是在所難免。因為這一發明,數千年來,不少有情人也是吃盡了苦頭啊。
常言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歷史雖然已成過往,每日閱讀點滴收獲終有回報。小則開拓見聞有所悟,大則有益于立身行事為人處世,而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鑒》價值不菲。涵蓋16朝代,1300多年歷史,無數歷史人物經驗教訓不勝枚舉。
對宋神宗而言,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對尋常人來說,也益處多多。在此向大家推薦精裝四冊版白話《資治通鑒》。不受文言文之苦,通俗易懂,全國百名大學教授整理,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商務印書館等權威機構校勘。價值珍貴,遠非市面上多數版本可以媲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