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都快把實體店干趴了,物美還敢砸34億搞個數字廣場?青島CBD商圈,新型商業大戰的序幕已經拉開。
▲青島CBD商圈新地標
1、
物美青島數字廣場:一個不差錢的MALL?
2025年,青島CBD商圈的商業戰場又迎來了新玩家——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這可是個正兒八經的高配商業綜合體,占地3.7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商住比5:5,預計2025年底竣工,定位現代商業綜合體,帶著物美、麥德龍、百安居這些大牌入駐,志在成為青島商業的新地標。
▲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主區域基本封頂
按照官方說法,它不僅是一個商場,更是“智能商業的集大成者”:TOD模式加持,地鐵4號線直通,橋隧路網全覆蓋,“多點智能物聯”加持,主打線上線下一體化,號稱讓消費者不排隊、智能購、極速送達,未來購物仿佛在賽博世界里游走。
▲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
但問題來了,光是高大上的宣傳,就能讓這個新MALL在商圈里混得風生水起嗎?
2、
CBD商圈:購物中心的黃金時代過去了?
看看現在的大環境,傳統商圈日子都不好過。在電商和社區團購的夾擊下,傳統商場早已不是“逛吃圣地”,就連昔日的商界大佬,王健林都在甩賣萬達廣場求生;青島西海岸的原中建幸孚MALL,年初剛易主換了東家,改名合美MALL;高新區的世茂52+購物中心,被國企青島紅投以3.03億拿下,意味著民營資本已經扛不住了。
▲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效果圖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現實:購物中心沒以前好賺了。電商、直播、短視頻帶貨,已經把傳統商場的生意蠶食得差不多了。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聰明,社交媒體上隨便搜一搜,大家對商場的興趣已經大不如前,甚至有網友直言:“現在去商場,除了吃飯,真的不知道該干嘛。”
▲地鐵4號線直通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
青島的主流商圈早已趨于飽和、競爭激烈。青島CBD商圈,名字聽著霸氣,實際卻是個“內卷修羅場”,物美隔壁的老鄰居新業廣場,占據地理優勢,卻一直不溫不火……物美青島數字廣場要想突圍,靠的只能是足夠特別的模式。但物美一邊喊著“打造新地標”,一邊把自家的麥德龍塞進來——這家倉儲式超市在青島已經開了2家,多年來業績平平……
▲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效果圖
3、
“多點智能物聯”模式,真能吸引消費者?
▲綜合體的住宅部分,名為諾德逸安居
據官方介紹,物美青島數字廣場最大的賣點,是“多點智能物聯”模式,聽起來很高科技,實際上是想用數據和智能系統把線上線下徹底打通,實現這些功能:
會員營銷:綁定線上線下消費數據,提高精準推送,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店里買的東西,線上平臺也會給你推;
門店收銀不排隊:移動支付、自助結賬,減少人工收銀的需求;
分布式電商:用商場庫存支撐線上銷售,配送更快;
線上流量建設:利用網絡平臺,把流量引到線下消費;
數智化招商:用大數據選品、選商家,提高商場坪效。
聽起來很厲害,但這些技術真正能帶來消費者嗎?說白了,這套系統更像是“互聯網思維”的強行嫁接。有網友犀利吐槽:“你是解決了排隊的問題,可是我連逛商場的興趣都沒有了?!?/p>
要想讓這個MALL火起來,光靠智能化是不夠的?,F在的商業綜合體,除了“聰明”,還得“好玩”,給消費者提供無法在線上復刻的體驗,才有可能吸引客流。比起商場黑科技,消費者更關心的是體驗。他們愿意為新奇的場景買單,但如果只是一些“換個馬甲”的數字化概念,可能依舊難逃人氣冷清的命運。
▲物美青島數字生活廣場鳥瞰
智能化是趨勢,但更需要人性化
物美青島數字廣場確實夠拼,商業模式也很先進,但核心問題是:商場智能化了,能讓消費者更愿意來逛嗎?如果只是靠黑科技和大數據,而缺乏真正讓人流連忘返的消費體驗,這個商場也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