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2》簡直殺瘋了,票房已經沖破 97 億大關,馬上就要突破百億了,穩穩拿下全球單一市場、中國影史、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的榜首。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高達 87.3 分,成為春節檔觀眾心中 “最滿意影片”。
回想 2019 年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那也是相當炸裂,以超 50 億元的票房,直接斬獲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排名中也位列第二。
《哪吒 2》作為第一部的續篇,竟然還能創造這么逆天的成績,導演餃子到底有啥魔法,讓《哪吒 2》成為觀眾口中的 “真香” 作品。
一、窮到裝不出的“魔童”導演:餃子用泡面桶堆出逆襲劇本
“窮到裝都裝不出你有錢”,這是餃子導演對自己早年生活的自嘲式總結。誰能想到,如今手握百億票房的“國漫頂流”導演,當年竟是個“三無青年”:無錢、無背景、無退路。
1. “盜版教程+泡面續命”的硬核自學之路
餃子本是華西醫科大學的藥學畢業生,卻在畢業后一頭扎進動畫圈,成了“醫學界叛逃的魔童”。
為了學動畫,靠著老母親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連泡面都要選最便宜的袋裝款,每天對著電腦自學盜版教程的三維建模,一箱泡面吃半個月。
網友調侃:“這哪是學動畫?這是修仙渡劫啊!”
2. “蝸居閉關三年半,廁所貼滿分鏡稿”
辭職后的餃子,窩在二手房里,一人分飾編劇、分鏡、建模、特效多角,客廳堆滿泡面桶,廁所墻上貼滿草稿紙,活脫脫一個“動畫版荒野求生”。
最終,三年磨一劍,他用一臺舊電腦熬出了16分鐘的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橫掃30多個國際獎項,卻還是窮到連商業回報都撈不著。
3. “投資人:我就愛他窮到發光的樣子!”
彩條屋影業當年選導演的標準堪稱“奇葩”:專挑“窮且堅持”的人。
“窮到裝都裝不出有錢”的餃子,反而讓投資人兩眼放光:“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狠人!”
這波反向操作被網友戲稱為“窮鬼濾鏡”,窮到極致反而成了勵志Buff。
當餃子端出“預算爆炸+制作逆天”的劇本時,金主選擇信任,超期1年半不催工,國外特效翻車立刻換國內團隊往死里砸。
事實證明這波血賺:96億票房只是開始,全球上映直接開啟文化輸出副本。
二、投資人的“毒辣”眼光:賭的不是錢,是逆天改命的劇本
彩條屋當年敢在行業寒冬期押注餃子,看中的就是他“窮且志堅”的“死磕”精神。而《哪吒2》的爆火,完美驗證了他們的判斷。
1.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國漫的導演敢拼命”
餃子團隊在《哪吒2》的制作中,把“我早已沒有退路”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片中一段“哪吒撕裂肉身破咒”的10秒鏡頭,耗時一年半打磨;千軍萬馬的“洪流大戰”更是堆出2億多個角色,特效鏡頭數量直接碾壓好萊塢。
網友直呼:“這哪是燒錢?這是拿命換幀啊!”
2. “申公豹都能洗白,導演咋就不能逆襲?”
《哪吒2》里最圈粉的角色竟是反派申公豹,一個出身寒門、被仙界PUA的“打工人”。
他的遭遇讓觀眾集體破防:“這不就是現實版餃子導演嗎?”
當年被投資人嫌棄“非科班”的餃子,硬是靠“死磕”殺出一條血路,和申公豹的逆襲形成“戲里戲外雙重爽文”。
3. “14億人集體打Call:我們等的就是這口氣!”
當《哪吒2》沖進全球票房榜前20,外媒驚呼“這居然不是好萊塢”,國人卻在熱搜刷屏:“吒兒給老子沖!讓老外看看什么叫文化輸出!”
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觀眾用腳投票“中國電影必須支棱”。
這波“民族情懷+技術炸場”的雙重暴擊,直接讓票房坐上火箭。
三、窮且志堅,國漫的終極流量密碼
《哪吒2》的成功絕非偶然,它踩中了當下年輕人最痛的爽點:“寒門逆襲”與“文化自信”。
1. “泡面導演VS頂流IP:草根敘事永遠動人”
導演餃子說:“我們要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兒,這也是動畫的想象力之所在,必須給觀眾看沒看過的東西,不然沒有新鮮感。”
他一個人包攬全片劇本,從創意到執行,每個環節都親自把關,連配音都親自上陣指導,電影音樂的靈感也全是他一手操刀。
為了讓人物形象精準到位、畫面細節拉滿,全片70%以上的戲份,他都親自演一遍,簡直是“一人劇組”的狠人操作!
從當年吃泡面的 “動畫小透明” 一路逆襲成百億導演,餃子的創作歷程比電影還燃,妥妥的就是現實版哪吒啊!
網友神總結:“《哪吒 2》能爆火,那是因為導演本人就是‘魔童本童’!”
就他這“拿命拍動畫”的硬核態度,哪個觀眾能不被拿捏,心甘情愿為小哪吒掏腰包,票房值得!
你知道這是誰的動作?
2. “特效砸穿天花板,但真正的王炸是‘心氣’!”
雖然《哪吒2》的特效被夸“吊打好萊塢”,但真正讓它封神的,是藏在每一幀里的“心氣”。
餃子導演把“細節控”的執念拉滿,劇情里全是彩蛋:龍王敖光的水珠擁抱、無量仙翁“喝仙露”時的皺眉表情包、土撥鼠軍團的“破碗+補丁服+漏風窩棚”三件套、龍族身上少的那片鱗甲、鎖妖陣下鎮壓的無數海妖……
餃子導演硬是把動畫拍成了讓觀眾三刷找細節的“沉浸式劇本殺”,用最硬核的國漫工匠精神詮釋了啥叫“我命由我不由天”,屬實是國漫天花板了!
結語:從泡面到百億,吒兒和導演一起鬧海
當哪吒在銀幕上喊出“不知天高地厚”,銀幕外的我們何嘗不是在為每一個“窮且志堅”的普通人搖旗吶喊?
因為年輕所以不知天高地厚,因為不服所以想改變世界!
正如彩條屋投資人所說:“我們賭的不是錢,是中國人骨子里那股‘老子偏要贏’的勁兒。”而餃子導演,正是把這股勁兒拍成了神話的人。
角色數量是第一部的3倍,140家動畫公司組隊打團,特效鏡頭近2000個、超過第一部鏡頭總和,主創團隊4000余人,片尾出現了近140家中國動畫公司……《哪吒2》實現票房收入和觀眾口碑雙豐收,
導演用泡面桶堆出夢想,觀眾用電影票投出信仰。
《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創作團隊的“死磕”和堅持,也是中國動畫電影不斷崛起的縮影,是全體中國動畫人的團戰勝利。
歡迎轉發、收藏、點贊、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觀點,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