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娃之后,媽媽們的日常就是買買買。家中物品越堆越多,空間也越來越逼仄。
尤其是娃上學后,各類課后作業、閱讀寫作的需求接踵而來,書本文具買了一批又一批。
漸漸的,孩子也需要一個更大、更寬敞、更屬于自己的學習區域了。
但是望著堆得滿滿當當的家,許多媽媽犯起了愁——
該布置在哪兒呢?家里地方不夠用怎么辦?兒童桌椅又該怎樣挑選?
今天我們分享的 3 個典型案例,就是在有限的空間里,改造了 3 個不同的天地。保證你看完之后,會忍不住想跟著試一試。
家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地方。相反,它應當隨著主人狀態和生活需求的變化而變化,更應該伴著孩子一起長大。
航航的家,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從 2020 年一套簡單的桌椅,到 2022 年換了成品專業學習桌,再到如今完整的 3㎡ 學習區域。
這些年在改造的路上,航航媽踩了許多坑,也交了很多智商稅。
圖源 @單眼皮大魔王
首先是書桌的挑選。
和所有母親一樣,航航媽也想著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于是面對商家吹的天花亂墜的功能,她乖乖掏出了錢包,購入了一款雙層多功能學習桌。
但真正使用后才發現,這些多功能,并不適合自家的娃。
航航是個好動的孩子,桌子下的大抽屜壓縮了他腿部可以伸展的空間,經常不小心磕到碰到。
另外桌面上的凹槽,原本是方便孩子放一些鉛筆、橡皮等小物件,但卻很容易吃灰,清理起來比較費媽。
航航媽自嘲平日比較懶散,不想總是打掃。諸如此類的設計還是能少則少吧!
僅僅使用一個月,航航就跟和她「吐槽」了無數遍。
終于航航媽忍無可忍,決定自己動手將用不上的抽屜隔板統統拆除。果然,完工后的桌子既簡單又清爽,看起來也順眼多了。
改裝前后
就這樣繼續將就著用了段時間,直到最近面臨升學,航航媽才終于丟棄了這張雞肋的舊書桌,來了個徹底的升級。
新書桌寬 120 cm,選用象牙白色系,和屋內其他家具進行呼應。看著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拉開下方與桌子幾乎同寬的抽屜,容納巨大,特別適合收納筆、尺子、膠帶、剪刀等輕薄的學習用品。桌面右下區域的板材還可單獨抬高,一秒變身閱讀架。
椅子也從容易藏污納垢的靠背款,變成了簡單小巧的單凳,不用時直接推進桌子下方即可,特別節約空間。
再來說說三大件之書架。
從前航航家里也有不少零散的簡易書架,自打他上學后,航航媽就購置了一個系統性的落地書柜,將書全部收納起來。
但沒用多久,航航媽就后悔了——后悔當初買小了,因為大書柜實在是太好用了。
一個書柜VS兩個書柜
有了它之后,所有圖書都能一目了然,拿取也方便,整個房間看起來規整干凈不少。
沒那么多可放的書也不要緊,購買幾個統一的收納箱,用來放零散的玩具雜物都可以。
關于未來家里的布局還會不會變,卡卡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人說她這樣是「折騰」,她卻不以為然。
相反,她認為一個階段性流動變化的家,才更有生活煙火氣息。
琳琳家有七口人,三個房間。從前大寶沒上學前,她并不覺得家里擁擠。
白天兩個孩子滿屋子打鬧玩耍,到了晚上,大寶和爸爸媽媽睡一屋,小寶和爺爺奶奶睡一屋。98 歲高齡的太爺爺自己住一個房間,閑時含飴弄孫,晚年也有人能夠照應。
總的來說,日子平淡而溫馨。
直到大寶上幼兒園了,問題就出現了——在哪兒給他騰出一塊學習區域呢?
孩子需要安靜不被打擾的空間,同時也不能影響到老人家的作息。思來想去,滿足條件的只剩下通往主臥的這一長廊。
圖源:@宇宙幼稚園
5*1.2m 的長廊空間有限,因此定制的桌椅尺寸都要很精準,才能既實用、又舒適、進出臥室還不受影響。
學習桌特地挑選了帶有可升降功能的款式,除了大寶用來學習,大人也能站著辦公,一張桌子當兩張用,很省空間。
椅子特意選了帶有可拆卸腳踏設計的款式,小朋友身高不夠的話,踩在上面坐著也能更舒服一些。
此外輕薄的椅子可以完全推入書桌下方,沒人用時能最大程度釋放走道空間。
貼墻的書柜和航航家是同款,這里就不贅述了,尺寸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定制即可。
其實關于狹長型走廊,還有許多巧妙的利用改造方法。
@ 義義 家在走廊上做了個亞克力書架,見縫插針放了些輕薄的繪本,不浪費每 1 ㎡。
還可以選擇收納界王牌選手「洞洞板」,安在學習區域周邊墻上,再根據需求購入一些木棍、層板、火柴棒等配件。
無論是便捷性還是收納力,都是杠杠的。
圖源:Pinterest
小時候娃愛涂涂畫畫,到處粘貼紙破壞墻面——相信這樣的“慘事”,有娃家庭一定都經歷過。
不妨干脆將家中走廊改造成娃的積木黑板墻,既掩蓋了那些不美觀的痕跡,又給了孩子一個釋放天性之所。
不想破壞原本墻面的話,可以選擇這些年流行的磁吸款式哦。不用打洞,安裝也更容易。
圖源:Pinterest
總之,小戶型搞裝修,就像在螺螄殼里做道場。
既然落腳空間有限,就要盡可能往「墻上」想辦法。榨干家里的每 1 ㎡,化有限的空間為更多的可能。
晨晨家是精裝修常見的「封陽臺戶型」,入住近一年都沒有找到滿意的利用方案,索性一直閑置著,用來堆放些生活雜物和娃的玩具積木等。
但這樣處理,既不美觀,也很浪費。
圖源:@小眼睛晨哥
終于趁著晨晨上幼兒園的契機,晨晨媽將這里改造成了小家伙的學習玩樂天地。
根據陽臺尺寸,晨晨媽買了兩張基礎的白色書桌,拼接成長達 2 米的親子共讀區域。
從前爸爸下班到家只顧看手機打游戲,現在卻能坐在一旁陪晨晨一起看會書,或者教他認字算數。
一段時間下來,娃的閱讀積極性提高了,爸爸在育兒上的參與度也高了,簡直兩全其美!
不過凡是都有兩面性,將陽臺另做它用之后必然也伴隨著一些問題。
比如,陽臺改成了學習區,家里衣服應該怎樣晾曬?
晨晨媽答道,在陽臺頂部有一個可升降的晾衣架。平時白天晨晨上學時,已經經過洗衣機甩干的衣服就會拿出來再曬曬太陽。
即便周末在家,晾衣架收到最高處也不會影響下方坐人。
晾曬衣物一般都是在白天
至于光線會不會太刺眼?夏天會不會太炎熱?樂多也想了許多積極的方法。
比如陽臺窗簾選擇了輕薄的幻影紗,能夠將強烈的日曬化為溫柔的光線,哪怕是夏日正午在陽臺玩耍都沒有問題。
室內空調加循環風扇,也能給陽臺降降溫。何況一般只有傍晚放學回家后,晨晨才會在這個區域看會兒繪本,談不上炎熱吵鬧。
至于周末和假期的白天嘛——“曬曬太陽,順便就當補鈣啦”,樂多笑著說。
看完他們的改造,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也躍躍欲試呢?
如果你也有改造學習區域的想法或者心得,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交流,大家互相種種草,也避避雷。
另外,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家居生活的內容,例如兒童房的布置、兒童床的選擇、床墊床品的真心話、風很大的學習用品是不是智商稅......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