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月(2025年1月1日至31日)的由清華校友跑步愛好者協會組織的第八季冬季勇士賽結束了。記者對在獲得團體總分第五名“79青年隊”好成績中墊底的老王同學進行了專訪。
記者:老王同學,79青年隊在此次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而您在團隊中墊底而且以49.17公里遙遙落后于團隊平均成績的301.5公里,請問原因是什么?
老王:您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專往傷口撒鹽呀!
記者:您別誤會。全面反映事件實情和面貌是我們的職責。
老王:哦?失敬失敬,記者就該這樣,不能片面,不能只是錦上添花還應雪中送冰火上澆油。
記者:您真會開玩笑。
老王:要說為啥墊底呢?無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從主觀上來說呢,主要是認識不足,對比賽的性質認識不足,把比賽當成了群眾廣泛參與的嘉年華,想著無非湊個熱鬧圖個樂呵。基于這種指導思想,定下了30公里完賽的基本目標,其實暗想50公里也不在話下,100公里也不是不能考慮。
記者:那為啥只有49.17公里,連50都沒到呢?
老王:這個49.17純屬組織方黑我,落井下石,我手機上記錄的明明是51.5公里。不提這個了。之所以取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望塵莫及的成績,客觀原因才是主要矛盾方面。
記者:都有那些客觀原因呢?
老王:其實剛開始雖然做好了墊底的思想準備但也是想鼓足干勁力爭不太難看的,之所以結果如此拉胯只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好久沒跑了需要恢復一段時間,二是剛要恢復又感冒了,三是感冒好了又忙上了顧不上了,您說寸不寸?
記者:是有點寸。您都忙啥呀,不是一月中旬就放寒假了嗎?
老王:我就煩你們記者死纏爛打刨祖墳勢把對象全扒光式的采訪,忙就是忙,屬于個人隱私,無可奉告。
記者:那好吧,尊重您的隱私。對于參加比賽,您有哪些感想呢?
老王:感想嘛?我就不太理解,我們這個“79青年隊”全是一幫年逾花甲已退休或瀕臨退休在退休線上掙扎的大爺大媽小老頭小老太太們咋還有這么大的勁頭,咋還這么卷呢,這么爭強好勝呢!你想啊,一個月跑300公里更有甚者500多公里,您是整天價跑步還是咋地,就不陪陪老人弄弄孫子買菜做飯刷碗洗衣掃地打狗澆花喂貓唱歌跳舞寫字畫畫嗎?時間是咋安排的?實在參詳不透。
記者:是夠卷的。全民卷處處卷時時卷,何況你們都是清華校友呢,卷的力度更大。
老王:本來,我還在群里偶爾冒個泡,后來越來越不對勁兒,只好灰溜溜地隱身了。
記者:最后一個問題,請您用一句話概括一下參賽感受吧。
老王:結論:不管主觀客觀,我成不了勇士;不論打卷兒躺平,快樂健康是第一位的,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記者:謝謝!祝您快樂健康!
王革華,1961年生于北京,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984年畢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同年入讀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管理工程專業,1987年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87年至2002年在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工作,曾任能源環保所所長。2002年2月至今于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執教,曾任職副院長,同時還擔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等職務。王革華教授在我國的核能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出版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新能源概論》、《新能源:人類的必然選擇》和《農村能源項目經濟評價》等多部學術著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