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的南隅,贛粵交界處,藏著一座被群山環抱的小城——龍南。它像一枚被歲月摩挲的舊玉,溫潤地躺在嶺南群山褶皺里,不爭不搶,卻自有千年的故事要講。這里是客家文化的搖籃,376座風格迥異的客家圍屋組成的建筑群,如沉默的歷史課本,記錄著遷徙、扎根與守望的故事;石板路蜿蜒向遠山,霧氣繚繞的清晨里,每一口呼吸都沾染上草木的濕意。
鮮有游客的喧嚷,龍南固執地守著自己的慢。時間仿佛被山澗的水流沖淡,只剩下一潭從容的漣漪。由數家民宿組成的圍屋宿集隱在綠意深處,藤蔓攀過石橋,雨水敲打黑瓦,仿佛住進一場未醒的舊夢。這里的一切都在輕聲提醒:生活不必追趕,只需與時光并肩而行。
龍南交通便利,贛深高鐵穿境而過,龍南東站是連接江西與廣東的重要樞紐,從廣州、深圳等地出發,僅需幾小時便可抵達。在去之前,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地方,也不知道竟然會有這樣一列列車通往這里。我并沒有對這趟旅程抱太多期待,直到列車抵達龍南東站的那一刻。
一出站,迎面而來的空氣清涼而干凈,是那種大城市里絕對不會有的空氣。那是一份安靜的純粹,似乎沒有太多人和你爭奪這份呼吸的權利。這樣的空氣讓人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像是被什么看不見的力量引導著,整個人也隨之沉入一種難得的平緩。
遠眺和俯瞰隱藏在山野之中的龍南圍屋
龍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客家先民南遷至此,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每一位剛抵達龍南的旅行者可能都會被巨大的客家圍屋所震撼——不同于我見過的所有古建,贛南客家圍屋的青磚灰瓦以及城堡式的建筑,展現了中式建筑美學的獨特一面。
而從龍南回來后,我經常想起那里的慢。大城市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想要更快一點,跳過過程,直達結果。而龍南卻像一個緩慢流動的夢境,把我從這種慣性里拉了出來。
我們入住的酒店就在龍南圍屋宿集——由5家國內民宿品牌共同打造的民宿集群之一的“大樂之野”。整個圍屋宿集環繞在青山里,去的路上要經過一處被藤蔓爬滿的小橋。五家民宿挨得近,走幾步便能到,每家民宿風格各異,卻又和諧統一。
它們以客家圍屋為靈感,既保留了傳統圍屋的建筑特色,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的美學與舒適。有的民宿藏著一間靜謐的書吧,有的則開設了別致的小咖啡館,還有的將餐廳與藝術空間巧妙結合,為旅行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體驗。
大樂之野·龍南圍屋外觀、餐廳、室外泳池及客房@酒店官方、@王逅逅
從高鐵站去民宿很近,路上車也很少,抵達龍南時,正值梅雨季節,雨水滴落在屋檐上,匯聚成細流。昏暗中,遠處的群山被云霧籠罩,垂下眼,則是濕潤的石板路和安靜的庭院。到達的那天晚上,我和男朋友坐在陽臺上,靜靜聽著雨聲。周圍聽不到任何人聲,只有雨水和微風的聲音。這樣的雨夜,松弛而悠遠,有些無所事事,但好像也沒關系。
這樣的傍晚,讓我覺得好像并不需要什么都看清。這種淡淡的、模模糊糊的感覺,讓一切都不那么有目的性。時間不再線性,好像是一攤水,可以平面地去感受它。
在圍屋里,時間仿佛是凝固的。雨聲敲打著瓦片,青苔爬上墻角,每一塊石板路都被細雨潤得濕漉漉的。這里的每一處景象都在提醒我:真正決定結果的,不是你多急,而是你如何活在每一個當下。
雨季中的龍南關西圍
我總說自己是“天生的急性子”,可這真的是天性嗎?也許不是。也許這是工業化的社會灌輸給我們的,是大城市的節奏、手機上的通知、日歷上的任務逼得我們焦慮。但在龍南,我開始相信,我其實也可以是一個慢性子的人。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生活的真正能力,不是控制一切,而是與每個瞬間的共處。這里的每一滴雨水、每一道墻角的青苔,都在提醒我:松弛,才是最自然的狀態。
在龍南,早上起來得很容易,沒有起床氣,慢慢悠悠自然醒,反倒是起得很早。
吃完早飯,我們散步到了酒店旁一座看起來廢棄的圍屋——漁仔潭圍。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間,是一位因釀酒而致富的客家人興建的。這里并不是旅行攻略中的推薦之地,但這種旅行中的偶遇往往會給人更大的驚喜。圍屋靜謐得像個隱世小院,雖然就在民宿正對面,卻沒有任何商業痕跡,更像是誤入了什么人家私密的家園。
以釀造米酒為特色的漁仔潭圍@王逅逅
開門的是一位三四十歲的女性,見我們進來,立刻叮囑:“把門關好,別讓小孩跑出去。”果然,門后站著一個小孩,睜著亮晶晶的眼睛看我們。他靠在水井邊,帶著些戒備,又藏不住好奇。
圍屋有些破敗,但那是一種破敗的生活氣息:祠堂里長出的青苔、雨水浸透墻角的霉斑、角落一把斷腿的椅子,還有一張鋪著舊床單的木床。走得更深,隱隱傳來煙霧繚繞中的細碎對話聲,像一場低聲述說的舊夢。
我們循著煙霧走過去,看到一家人正在釀米酒。他們把拌了酒曲的米飯裝入容器,封得嚴嚴實實,上面覆蓋一層草木灰,吸走多余的油脂與雜質。升騰的煙霧熏得眼睛微澀,卻有一股朦朧的香氣,讓人舍不得移開視線。
漁仔潭圍中某個釀造米酒的角落@王逅逅
耳邊的對話是我完全聽不懂的方言,但那濕漉漉的生活卻很是熟悉,像一種久遠的過去。想到在今天,還有人在這樣的圍屋里,用這樣古老的方式釀米酒,心里涌出一種驚喜的安慰。
到了江西龍南,關西新圍是一定要去的。它始建于康熙年間,由一位富商耗時近三十年建成,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圍屋的格局緊湊,層層遞進,是國內發現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客家方形民居。站在厚實的土磚墻前,我撫摸著那些暗沉的紋理,想到曾有一千人住在這樣的城堡里,又震撼,又恍惚。
如城堡般莊重威嚴的關西新圍@王逅逅
圍屋的墻高而厚,窗子小得像孔洞,像隨時可以射出冷箭。而屋內卻是另一番光景,庭院開闊,房間寬敞,安安穩穩像是從不知世事動蕩。它是堡壘,也是家園。走過鵝卵石的小路,那濕潤的泥土氣息,竟讓我男朋友突然停住,脫口而出:“Wow, it really looks like France!”
男朋友是法國人,我笑他不懂中國,心里卻也暗暗覺得,他這句話竟沒說錯。那些低矮的黑瓦房、彎彎的小徑,倒真有幾分南法的味道。圍屋的簡介上,寫著:“東方的羅馬”。聽來有些夸張,但細看那些精致的細節,又覺得它自有底氣。
被譽為“東方羅馬”的關西新圍中特色的迷宮式建筑@王逅逅、@Edison笑一個吧
但如果暫且拋下這些如今互聯網上愛用的對比,回歸圍屋的本色,這里單純只是龍南客家人“家”的象征,但當我站在這些古老的圍墻里時,心里卻涌上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失落感。
這些圍屋,僅有少數一些人真正住在里面。墻上斑駁的痕跡、枯黃的木門、寂靜的庭院,都像是在講述一場逐漸破碎的夢。沒有主人,大部分圍屋就像是一座被時間遺忘的劇場,空蕩蕩的,只剩下布景和道具。這種場景,讓我突然意識到——圍屋本身就是一個中國人的夢,一個關于家的夢。
我從小在國外長大,從高中起離開了中國,先去了美國,后來又在法國生活了很久。我見過很多地方的人對“家”的理解,但中國人對“家”的情感,是獨特的,是深植于文化中的一種歸屬感的戲劇——只要有中國人住的地方,就能成為家。只要能吃到中餐,有人用熟悉的語言交流,有人一起過節、擺宴席,那個地方就會變成一個臨時的“家”。
可是,當我站在龍南的圍屋里時,我看到的更像是一個“失去了演員的劇場”。
圍屋的建筑結構,像極了古羅馬的斗獸場。它的墻高而厚,呈圓形圍合,像是為了抵御外界的侵襲,同時也像是要把什么珍貴的東西守護在其中。這里的每一塊磚都記錄著幾百年來的歷史,那是一個關于家族的共同記憶。
關西圍高聳的城墻@十二Lynne
可是,當沒有人住在這里時,這種記憶就變得空蕩蕩的,像一段被遺忘的臺詞,回蕩在空氣中,無人應答。圍屋并不破敗,但已經被廢棄。曾經住在這里的人,或許早已搬到了大城市,或許散落在世界各地,只有在每年的“客家人大會”時,全球的客家人會回到這個地方來。從五湖四海歸來的人們,重新站在圍屋的庭院里,帶著現代的生活方式,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搭建一個家的夢。
我站在那里,心里突然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圍屋不只是一個建筑,它是一場夢的象征。圍屋的磚墻里,藏著幾百年來的歷史,講述著中國人如何把“家”的概念帶到世界各地,又如何在節日里、在儀式里,重新回到這個夢的中心。
可是,當人們離開時,圍屋會再次安靜下來。
我摸著圍屋的青磚,感受到它的冰涼和粗糙。這里是家,但同時也是一個空殼,一個等待人們重新歸來的劇場。圍屋的夢是中國式的——它關于歸屬、關于家、關于漂泊和回歸。哪怕這個夢在現代社會里變得越來越遙遠,哪怕這些圍屋再也沒有人長住,但它依然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離開圍屋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個畫面——圍屋里的人們從世界各地歸來,圍坐在庭院中,像是夢的演員,繼續演繹著這個關于家的故事。
少數生活在關西圍中的當地人@十二Lynne
松弛是歸屬感,不是張力,是沉靜。那些圍屋不僅僅是石頭砌的住所,更像是一個個家族的細細綿綿的生命:遷徙、守望、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又離去。
龍南像一場夢。夢,往往是潛意識的映射。而在這里,我所體驗到的正是那種潛意識里我一直渴望的狀態:不急、不爭、不慌。松弛,才是最自然的狀態。站在圍屋里,仿佛能聽見那些埋藏在歲月里的細碎低語。會不自覺地放下防備,像一只鳥一樣,把心悄悄安放在此。
這里,柔軟得像一場舊夢。
龍南旅行攻略
交通
龍南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距離大灣區較近,交通相對便利,其中最方便的交通工具為高鐵,并且從龍南西站前往景點或酒店也十分便利,比如從龍南西站到大樂之野·龍南圍屋的車程大約為15-20分鐘。
深圳出發:深圳北站有直達龍南西站的高鐵,車程約1.5小時。龍南西站是距離龍南市區最近的高鐵站,出站后可直接乘坐出租車或網約車前往市區或目的地。
廣州出發:廣州南站也有直達龍南西站的高鐵,車程約2小時。
其他城市:如果從其他城市出發,可以先到達贛州西站,再轉乘高鐵或動車到龍南西站。
如果從較遠的城市出發,可以先飛往贛州黃金機場,機場距離龍南市區約60公里,贛州黃金機場有直達龍南的長途汽車,車程約1小時;或者也可以選擇從贛州黃金機場乘坐機場大巴或出租車到贛州西站,再轉乘高鐵到龍南西站。
住宿
龍南的住宿首選龍南圍屋宿集,宿集位于龍南市里仁鎮新里村漁仔潭圍附近,由五家國內知名的民宿品牌共同打造,宿集內的民宿不僅保留了客家圍屋的傳統建筑風格,還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提供舒適的住宿體驗。
部分推薦民宿:
大樂之野·龍南圍屋:擁有18間客房,融合了客家傳統藝術與現代生活美學。民宿內設有咖啡館、餐廳、茶室、會議室等設施,提供豐富的在地美食,如客家釀豆腐、椒鹽小河魚等。
西坡·龍南圍屋:采用復古摩登的南洋風格,客房配備露天陽臺、榻榻米、液晶電視、Le Labo洗浴產品等。民宿提供客家傳統美食,并組織夏日音樂會等活動。
靜廬瀾柵·龍南圍屋:位于風景如畫的山林之中,客房采用水磨石肌理質感的墻面,配備奢華的海外設計品牌備品。民宿餐廳主打贛南客家菜,如客家燙皮等。
2日行程建議:
Day 1:抵達龍南,龍南圍屋宿集,游玩關西圍、漁仔潭圍、烏石圍等景點。其中關西圍為收費景點,票價60元/人。
Day 2:游玩燕翼圍與太平橋,燕翼圍是世界最高的圍屋,不需要門票,當中還有一些當地村民居住,相比于關西圍更有生活氣息。太平橋距離燕翼圍很近,五岳朝天的馬頭墻樣式,墻體承重建在橋拱最薄的地方,千年不塌,非常值得一看。
燕翼圍和太平橋@Miss H
策劃 / 悅游編輯部
編輯 / Oliver
撰文 / 王逅逅
圖片提供 / 王逅逅、@Shine、@Edison笑一個吧、
@十二Lynne、@Miss H、酒店官網、視覺中國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