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是一個被濫用的詞匯。比如在當今社會,大眾常常把“現代”理解為電子產品、高樓大廈、快餐外賣等器物或生活方式。即便是關注“現代文明轉型”精英群體,也常常陷入似是而非的概念爭論。
事實上,現代文明的本質不在于器物、科技,甚至生活形式,而在于對四種理念或制度的捍衛。
只要有了這四個捍衛,無論多么貧窮落后的國家,都可以很快起飛;而一旦喪失了這四種捍衛,無論經濟、科技多么發達,國家都會很快重回野蠻。
個人自由
自由是現代文明最核心的價值。從古希臘到現代西方,“現代文明”萌芽并長大到全球的過程,就是自由價值不斷壯大、彰顯的過程。
正是從“自由”的樹干上,才長出了科學、法治、市場、民主等其他普適的價值,才結出了大學、限政、金融、議會等等現代組織體系。 然而僅僅知道這些,還不足以理解自由的意義。
正如法國思想家貢斯當在《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自由》一書中所說,只有個人自由,才是真正的、現代的自由。
古代人的自由是集體的、政治的自由,沒有個人的、生活的自由。比如在古代斯巴達,公民可以投票決定政治,但音樂家不能擅自增加琴弦,新婚的丈夫不能自由探望新娘。
貢斯當總結道:“在公共事務中,他們是國家的主人;但是在私人關系中,每個人都是國家的奴隸、集體的工具。”
貢斯當抨擊說,很多社會即便把自由寫進法律,也因為缺少個人自由的觀念,導致個人被集體吞沒。最后甚至連古代的、集體的自由也因此喪失。比如法國大革命時期。
他斬釘截鐵地指出——真實的個人自由,意味著個人只受法律約束,不受強權轄制,無需他人指導。它包括個人自由地表達、遷徙、擇業,支配財產等等。
如果個人自由缺少法律保障,那就還沒有進入現代文明;捍衛個人自由,就是捍衛現代文明。
私有產權
在現代社會,私有產權不僅是人格獨立的基礎,也是現代民主的保障。只有仰仗于穩固的私有產權,社會利益才能趨于多元和分散,制約權力的力量,才能獲得其賴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社會雖然也有財產權,但往往不屬于個人而屬于集體,比如宗族、村落政治共同體等等,但其共同特征都是財產共有,不可分割。
產權不可分割,就意味著沒有專業分工的現代市場,所有的金融、工業、都無從談起。
正如當代經濟學大師德·索托在《資本的秘密》一書中指出的:財富必須在流動中才能自我實現、自我增值,并且這個復雜的鏈式過程,必須有嚴格的產權制度做保證,一旦該鏈條產生了任何一環的故障,原有的資本都會變成“死資本”。
他還進一步指出,在已經步入現代文明的國家,私有產權不僅是全民共識,更是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基石。 但是在很多發展中國家,國民往往出于嫉妒、盲從等原因,蔑視私有產權; 而官僚甚至以法律的名義,肆意掠奪私人財產。 因此這些國家遲遲無法進入現代。
至此,德·索托為發展中國家的現代轉型,指明了“另一條道路”:保護私有產權,就是呵護現代文明。
法治社會
很多人以為,法治就是“法律制度”,所以他們常常把“法制”和“法治”混為一談。 然而,古代社會也會有法律制度,但從來沒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說法。 比如秦始皇絕不受法律約束,法律是用來約束臣民的。
事實上,現代的法治社會,就是對古代“人治社會”的否定。 “人治”是遵奉人的權威,其本意是“掌權者以法律來治理社會”。
法治則是遵奉法的權威:政府官員必須守法,法律才有尊嚴;法律保護公民自由,公民才愿意守法。這意味著,政府的權力是有邊界的,是受憲法和法律約束的。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類建立法治社會的嘗試,一直遭遇慘敗:不受制約的權力處處侵犯公民自由,法律常常淪為廢紙;曾經的屠龍少年,總是變成新的惡龍。
因此,唯一實現法治社會的途徑,只能是“分權制衡”。正如正如描寫美國制憲會議的經典作品,凱瑟琳·德林克·鮑恩的《民主的奇跡》中所說:美國國父們相信,只有權力才能制約權力,只有野心才能對抗野心。所以他們不僅明確地方自治,首創了“最高法院與總統、國會平起平坐”的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絕了權大于法、官官相護的惡果。如此一來,既劃清了各方的權責邊界,又能防止一家獨大、官官相護,導致權力超出邊界。20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進入了法治社會,由此進入了現代政治文明。
市場經濟
現代文明是分工合作空前加強的體系,這意味著一個國家必須從熟人互助的傳統社會,轉向“陌生人普遍合作”的分工市場,才能算真正進入了現代文明。古代社會即便有市場,也很難有成規模的商品經濟。
而陌生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易要成立,就必須有法律強制的契約、自由交易的博弈。所以,市場經濟必須是一種契約體系:保護產權、自由市場、尊重企業家精神。是商業貿易的出現與擴展,讓人們發現專業分工可以讓人活得更好,戰爭的頻次才逐漸下降。
而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市場經濟,很快就會退回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 正如,張維迎在《經濟學原理》中說,古代現代社會的規則有兩種邏輯: 一種是強盜的邏輯,就是把我的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還有一種是市場的邏輯,就是我想要幸福,就必須先讓別人幸福。
文明的進步,就是從強盜的邏輯,走向市場的邏輯,從“搶奪蛋糕”的農業社會,走向“做大蛋糕”的商業社會。
二戰以來,人類享受了最長久、最廣泛的和平,也得益于全球貿易的發展,使人類更加需要彼此,珍惜生命和自由的價值。
時至今日,人類文明似乎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現代文明雖然美好,卻似嬌嫩的花朵,是需要捍衛的。
為此店長薦書誠摯推薦:“捍衛現代文明”四書:《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啟蒙巨人貢斯當奠定現代自由價值的思想精華;《資本的秘密》:當代諾獎級學者中,捍衛私有產權的最強音;《民主的奇跡》:直擊聯邦制憲會議現場, 生動再現這項史無前例的大實驗 ;《市場的邏輯》:改變中國轉型的文明理念,洞察市場經濟的底層邏輯。 從兩位中國 、兩位西方學者的視角,帶您真正讀懂現代文明的四大價值。感興趣的書友,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