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云宸為喜茶踩下加盟剎車。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孫欣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剛開年,聶云宸就給卷成一片紅海的新茶飲行業澆了盆冷水。
身為喜茶創始人,一向低調的他,這次罕見用強悍語氣表態:“拒絕無意義的門店規模內卷。”同時,在2月10日向全員發布的郵件中,他用“數字游戲”“無意義的價格、營收、規模內卷”等詞形容當下的新茶飲業,最后還表態:喜茶暫停接受事業合伙(加盟)申請。
聶云宸為何會選擇在此時作出這種決策?
回顧過去一年,新茶飲市場掀起慘烈的價格戰,喜茶、奈雪的茶等競相推出9元左右的團購價活動。同時,幾乎所有品牌都在拉攏加盟商狂奔擴張。隨著門店密度增高、單店營收下降,回本周期被無限拉長。于是,大量門店被迫關閉,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到2024年11月,奶茶店閉店數量達驚人的19.7萬家。
這一年的新茶飲行業,可以用“殺瘋了”來形容。
而在過去一年,喜茶的擴張步伐也已放緩,新增加盟門店從2023年的約2200家,回落到了1100家左右。
來源:中企圖庫
如今,喜茶決定停止加盟,其實也早有跡象。早在去年9月,喜茶就曾發內部信稱,接下來幾個月將會控制門店加密。
然而,當整個行業被資本裹挾,無法停止擴張內卷的步伐時,是什么給了聶云宸“喊停”的勇氣?
與此同時,在新茶飲圈,跟他同為90后的張俊杰,所創立的霸王茶姬仍在一路狂奔——去年新增門店達2982家,超過了2023年。但他的野心遠不止于此,他曾高調宣布2024年銷售額要超越星巴克中國。
聶云宸比張俊杰大兩歲,兩人都有著“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外界不免會將二人聯系在一起談論。
4年前的2021年,在5輪融資過后,喜茶估值達到了600億元。彼時,門店數量1萬多家的蜜雪冰城的估值僅為200億元,而當時成立才3年多的霸王茶姬,其A、B輪融資才超3億元。一時間,帶著“90后創始人”標簽的聶云宸風光無兩。
但之后,張俊杰開始異軍突起。連拿2輪融資的霸王茶姬,開始“飛奔”加盟。創立僅8年,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2025年1月10日,其在營門店數有6071家。霸王茶姬如同殺入業內的一匹黑馬——資本入局、產品出圈、規模迅速擴張。
不知這是否曾給聶云宸帶來焦慮,但如今踩下剎車的聶云宸,和疾馳中的張俊杰,卻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成立10年后,聶云宸終于松口
成立喜茶之前,聶云宸開過手機店,經銷過多個手機品牌。當時山寨機、殺毒軟件橫行,他便免費給客戶提供刷機服務,這樣使手機更好用,因此獲得了不少客戶。
回歸到產品本身來尋找商機,這樣的理念從后來他開奶茶店也能看出。“好用”是手機的本質,“好喝”是奶茶的基礎。
2012年,21歲的聶云宸在廣東江門的一個巷子里,開出第一家皇茶(喜茶的前身)。彼時,奶茶剛從粉狀進入現制階段,奶茶店里最常見的原料,還是植脂末、果醬罐頭和碎茶泡成的茶湯。一開始,聶云宸的皇茶并不起眼,銷量也不突出。
那年,是中國互聯網黃金十年的初期,電商“光棍節”單日銷售額超300億元。雖然聶云宸干的是實體行業,但互聯網對他影響頗深。用聶云宸的話來說,奶茶行業如同互聯網行業一般,可以分分鐘更新,發現產品不合適隨時能重新研發。
于是,聶云宸重新回到產品研發起點,他很快做出一款掀起奶茶界巨震的產品——芝士奶蓋茶。新品一經發布,便迅速從當時的沖泡奶茶中脫穎而出。
2013年~2014年,聶云宸開始在江門、中山拓店。2015年,皇茶在整個珠三角地區開了50家門店。同年,他帶著皇茶進入一線城市,將首店落在深圳海岸城。
當時市面上多為10~20元區間的奶茶,雖然喜茶的單價大多在30元以上,但不少喜茶門店前都排起長隊,這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2016年8月,喜茶A輪融資1億元的消息不脛而走,當時茶飲行業融資案例極少,過億的更是絕無僅有。
數據來源:企查查及公開資料。制表:孫欣
隨著資本入局,喜茶也開始步入快車道,但聶云宸始終未開放加盟。2019年8月,聶云宸表示,他擔心過早的加盟會導致企業文化稀釋,“我們現在肯定不會做加盟,但我從來沒有覺得做品牌跟加盟是矛盾的。現在很多人把它作為一個教條,這很可怕。”
那時,聶云宸確實無需因加盟與否焦慮。他曾在采訪中透露,喜茶門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單店單月營業額平均在100萬元以上。依此計算,喜茶293家門店預期一年的銷售額就是35億元。而據蜜雪冰城招股書顯示,2019年即使蜜雪冰城已經接近萬店,但營業收入是25.66億元。彼時,名不經傳的霸王茶姬僅50家店。
然而,聶云宸不加盟的決策很快在市場的內卷中淹沒。2022年,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靠著加盟突破2萬門店;奈雪上市,憑借資本在門店數量上反超喜茶。來自云南的張俊杰開始嶄露頭角,2022年霸王茶姬門店數超1100家,增長率達133.4%。
喜茶成立十年后,聶云宸終于松口。2022年11月3日,喜茶正式宣布,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伙業務。
被裹挾下水的加盟戰
在新茶飲行業停止加盟,固然需要勇氣。但當初開放加盟,對聶云宸來說,或許同樣煎熬。對于開放加盟,聶云宸與張俊杰的看法一開始就不一樣。
2019年,聶云宸曾在接受采訪時稱:“現在還不考慮,還不加盟。”他認為等品牌核心強大到不會被加盟商稀釋文化時,再開放加盟。而創業更晚的張俊杰的意見則截然相反:“奶茶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是規模要足夠大,有了規模才有機會上牌桌。”
逐漸的,競爭激烈的新茶飲行業,跑馬圈地、沖擊萬店似乎成為共識,下沉、加盟成為行業競爭的不二法門。在市場的洪流中,喜茶不得不放下身段。
開放加盟后,喜茶確實在一段時間內走出了“規模焦慮”。據新京報,2023年,喜茶共面試了7700多位潛在事業合伙人,新開門店超2300家,2023年年底喜茶門店數突破3200家,門店規模同比增長280%。據窄門數據,截至2025年1月10日,喜茶現有門店4477家。
而喜茶開放加盟的2022年,張俊杰憑借著一句“有了規模才能上牌桌”,從2021年的四百多家門店翻倍至2022年的1100家。而后,擴張持續增速,2024年門店數量反超過喜茶。
顯然,在加盟擴張上,霸王茶姬比喜茶更激進。
張俊杰 來源:中企圖庫
2024年5月21日,張俊杰出現在霸王茶姬的發布會現場,當著上千現場觀眾和幾百萬在線觀眾,他哽咽著說起了自己的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家庭背景。“上無老,下無小,左無親,右無故”“家人全部離開后,我就開始思考自己為什么而活著。”
這樣的出身,讓張俊杰有一種“沒什么可失去”的無畏感,從其對待加盟的激進態度也可以看出。
比起聶云宸經營十年才開放加盟的謹慎,2017年張俊杰創立霸王茶姬后不久,便開放了加盟。2021年后,公司無論在產品還是加盟上,都開啟了狂飆速度。
快速的規模擴張,帶來實打實的營收。據紅餐網數據,2023年,霸王茶姬總銷售GMV達108億元,而2024年一季度,銷售GMV就達58億元,內部預計,2024年的營收將超200億元。
而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企業打法的不同,歸根結底是兩位90后理念的不同。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開放加盟,對張俊杰是創業起點的規劃,但對聶云宸來說,只是中途一次“下水”嘗試。
XVC投資公司創始人胡博予曾這樣形容張俊杰:“他已經想好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意思是,張俊杰在創立之初就想好了短期、中長期的競爭如何解決。
而聶云宸曾說:“有一句話叫不跳下水,就學不會游泳。我現在所有的想法,都是在‘跳下水’之后才開始有的。”
“霸王茶姬和喜茶的區別很大,霸王茶姬成立開始就為開放加盟做準備,發力標準化和供應鏈。”艾媒咨詢CEO張毅對《中國企業家》說。
來源:中企圖庫
如今,霸王茶姬成為資本的新寵,張俊杰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據《2024胡潤百富榜》,現年34歲的聶云宸身價約超70億元。而據中國藍新聞,張俊杰身價已超百億,超過了聶云宸。
然而,新茶飲賽道的競爭維度遠不止于此,除了規模,聶云宸一直在面對的,還有來自瘋狂卷“價格”的壓力。
價格戰之殤
早年間,喜茶成立時所專注的高端市場,并非奶茶的主流市場。當時價格偏低端的蜜雪冰城更風靡。哪怕到了2021年,艾瑞咨詢數據顯示,當年中國新式茶飲中高端品牌(即單價高于20元)的市場份額只有14.7%。
2020年,價格戰已經愈演愈烈。當年,喜茶推出了喜小茶,單品大部分定價6~15元之間,比之前的價格便宜一半。
2022年2月,喜茶宣布,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類新品。2023年,價格戰再度升級,9.9元、8.8元的價格戰從咖啡賽道最先掀起,隨后奈雪的茶、滬上阿姨等都曾推出9.9元的團購價。2024年8月,喜茶也在抖音跟進“9.9元團購價”,甚至曾將純茶產品的售價拉低至4元一杯。
均價曾在30元以上的喜茶,如今大部分產品價格在17~19元,而這個價位正是霸王茶姬的產品均價。
對于價格定位本來比喜茶低的霸王茶姬來說,價格戰或是舒適區,但對喜茶來說,降價無異于將自己架在炭火上煎烤。
加盟的浪潮難以抵擋,價格的內卷備受煎熬。新茶飲行業的內卷打法,最終迫使聶云宸一一“下水”比拼。
價格戰血拼之下,一些新茶飲企業的經營狀況堪憂。
作為新茶飲第一股,據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財報,經調整凈虧損達4.38億元。而新茶飲第二大品牌茶百道,其202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閉店245家。這個數量,已然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閉店數——220家。
此時,一些投資人也已經發現了問題。加華資本創始人宋向前就呼吁:“新茶飲行業到了要在規模和效益中進行抉擇的時候,要深化競爭能力,尋找結構化的競爭優勢,不能搞同質化競爭。”
回到自己的主場
上市,則是新茶飲行業競爭的另一維度。甚至,近期投資圈有個觀點認為,2025年或是新茶飲IPO的最后窗口。
2月12日,來自杭州的古茗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而對于上市,聶云宸與張俊杰則持不同態度。
有接近喜茶方面的人表示,聶云宸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想法。而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霸王茶姬正在籌備赴美上市。
融資5輪的聶云宸,為何在這個關口,既敢叫停加盟,又不擔心資本的壓力,不急于上市呢?
作為中國現制茶飲最早的品牌之一,曾幾何時,喜茶是產品里的領頭羊。2012年時,皇茶(喜茶的前身)曾因一杯“芝士奶蓋茶”響徹珠三角。
如今,在激戰中迷失的聶云宸,決定回到當年做“芝士奶蓋茶”的階段,開始在產品發力,打出“健康”產品口號。2024年7月26日,喜茶推出植物茶飲料“羽衣纖體瓶”,原料是原產于地中海的蔬菜——羽衣甘藍。10天內羽衣纖體瓶銷量超過160萬杯,一個半月,銷量超過了1000萬杯。
隨后,奈雪的茶、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等品牌紛紛卷入羽衣甘藍的旋風中。喜茶繼而推出去火纖體瓶、紅菜頭美顏瓶等植物茶飲料。據喜茶發布,截至2024年,“超級植物茶”系列累計售出超過3700萬杯。
在行業狂卷價格、門店數量、估值后,終于刮起了產品風。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健康化”成為新式茶飲新熱點。
正因為當初是靠著好喝才打開的市場,聶云宸對產品極為重視,他與張俊杰在產品標準化的態度也頗為不同。
“霸王茶姬在產品制作上,標準化更強。”張毅分析道,霸王茶姬茶品多為奶加茶,往往依靠數據和機器便可制作。
而喜茶的大部分產品,在制作過程中,標準化困難更大,比如葡萄的剝皮、水果的品控等,聶云宸曾表示:“極度標準化的產品往往是平庸的。”
“新茶飲賽道已告別從0到1的野蠻生長,如今競爭進入到2.0時代,到了要考慮產品、經營模式創新的時候了。”張毅說。而放棄不擅長的拼規模,回歸到擅長的產品,對聶云宸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
聶云宸終于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主場。
參考資料:
《專訪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外界總結我們成功的原因,很多都是錯的》,界面新聞
《喜茶放棄了平價線喜小茶》,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