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次啟用華人總經理李暉后,豐田轉型再出“奇招”。
2月5日,豐田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
至此,傳聞已久的雷克薩斯國產即將成為現實。
也意味著,繼特斯拉之后,雷克薩斯成為第二家在華獨資建廠的車企。
同時,這一舉措既是其全球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也意味著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布局再次按下加速鍵。
重倉中國新能源市場
2024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分化加劇,凱迪拉克、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銷量同比分別下滑38%和8%,而雷克薩斯以18.2萬輛的銷量逆勢微增0.3%,成為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進口豪華汽車品牌。
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雷克薩斯打了一場漂亮的保衛戰,但未來的挑戰將會更嚴峻。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35%的現狀,雷克薩斯毅然放棄“進口光環”,全力投入電動化轉型。這一果斷的決策在傳統豪華品牌中堪稱獨樹一幟。
根據規劃,豐田將開發一款全新的雷克薩斯電動汽車,并于2027年在上海工廠投產,初期年產量約為10萬輛,并計劃在啟動階段新增約1000個工作崗位。
可以說上海工廠的落地,標志著雷克薩斯從“進口電動化試水”邁向“中國本土化決戰”。
那么為什么選擇落地在中國上海呢?
其一是市場與政策雙重驅動。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超過35%,且未來仍有巨大增長空間。雷克薩斯作為高端品牌,國產化后能夠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豪華純電汽車的需求,提升市場份額。此外,參照特斯拉,上海自貿區的政策紅利也為外資企業提供了稅收減免、土地支持等便利條件。
其二是產業鏈優勢顯著。上海所處的長三角地區擁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匯聚超過4000家電池、電驅、智能駕駛相關企業。借助這一優勢,上海工廠預計能夠實現95%的供應鏈本土化,這將大大降低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其三是成本優勢與價格競爭力。雷克薩斯此前以進口形式銷售,需加征15%的關稅。國產化后,疊加供應鏈本土化優勢,有觀點預測生產成本可降低15%-20%,產品價格有望下探至28-32萬元區間,直接挑戰寶馬iX3(參數丨圖片)(33.98萬)、奔馳EQC(49.98萬)等競品的市場地位,從而提升其在豪華純電市場的競爭力。
其四是實現技術協同。金山區選址的周圍50公里范圍內,坐落著特斯拉超級工廠、蔚來總部、寧德時代研發中心等業內巨頭。雷克薩斯不是簡單的進口轉國產,而是要進一步實現在智能、混動等方面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例如,與寧德時代等領先的電池供應商以及華為等科技企業合作,加速技術迭代,縮短研發周期,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其五就是出口便利。作為連續多年全球汽車銷量冠軍企業,豐田早就深諳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可以說豐田的崛起和當前的地位靠的就是多年海外市場的苦心經營,雷克薩斯瞄準的自然不僅是國內市場。
金山區緊鄰洋山深水港,出口東南亞及歐洲市場便捷。豐田可以借助中國新能源產業成本優勢,以及在中國市場積累的領先技術和優秀產品出口海外。據悉上海工廠未來或承擔雷克薩斯全球50%以上電動車產能,形成“中國智造,反攻全球”的新態勢。
據雷克薩斯中長期計劃,到2030年銷售100萬輛純電動汽車,到2035年實現全球銷售100%為純電動汽車。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市場,雷克薩斯計劃到2030年實現銷售的所有車型均為純電動汽車。
豐田底氣十足
盡管2024年合資品牌在華普遍承壓,智能化、電動化轉型讓合資品牌遭遇陣痛,合資品牌崩盤論不絕于耳。
2024年,豐田仍以1080萬輛的銷量連續第五年穩居全球銷冠,混合動力車型在歐美市場的強勁需求成為關鍵支撐。
2月5日,豐田公布了2025財年第三財季業績報告(2024年10月-12月),超乎市場預期,將全年營業利潤預期上調9%至4.7萬億日元。這一調整表明豐田有能力抵御潛在的市場波動,并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豐田對此表示,上調預期是考慮到了在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支持下,公司在增強盈利能力方面取得的進展。
可見,作為老牌巨無霸車企,豐田的底氣依舊相當足。
并且為了應對自主品牌的沖擊,市場傳聞豐田正在醞釀對旗下車型進行整合優化,可能會將卡羅拉與雷凌、凱美瑞與亞洲龍等熱銷車型合并,收縮戰線。調整之后,豐田有望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從而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車型。
而豐田更大的底氣動力來源,是其對卓越技術以及實實在在產品力的追求。同時豐田在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也為其電動化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以雷克薩斯為例,多樣核心技術值得關注。
比如DIRECT4智能四驅系統通過前后電機毫秒級扭矩分配,實現賽道模式后驅漂移、雪地模式全時四驅自由切換。線控底盤革新則導入豐田Arene OS操作系統,支持轉向、制動、懸架的軟件定義,可通過OTA升級駕駛風格,商務、運動、越野等多種模式隨意切換。
更重要的是,豐田計劃在2027年量產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400Wh/kg(約為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1.8倍),續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首搭車型可能正式出自上海工廠的雷克薩斯純電新車型。若這一技術如期落地,雷克薩斯或能憑借“超長續航+快速補能”的組合拳,打破當前純電市場的技術天花板。
2025年對于合資品牌而言,無論在企業戰略層面,還是產品投放層面都將呈現出新的看點。豐田在上海的布局既是應對中國新能源市場崛起的戰略選擇,也是其全球電動化轉型的關鍵落子。短期內,通過本土化生產和政策支持,豐田可快速提升競爭力;長期則需解決技術迭代、品牌定位與供應鏈韌性等核心問題。
盡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轉型壓力,豐田憑借其深厚的品牌底蘊、技術儲備和全球化布局,展現出“真金不怕火煉”的底氣與韌性。期待豐田未來繼續以創新為驅動,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需求為立足點,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