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春光為序啟新程,策馬揚鞭再奮蹄。近日,在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后,東源縣迅速召開全縣高質量發展現場會,第一時間貫徹落實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正式吹響產業建設“大會戰”行動號、奮進號、沖鋒號,動員全縣上下聚焦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實施“建鏈強鏈”行動,掀起抓項目、強產業、拼經濟的新熱潮,著力構建起東源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為加快河源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貢獻東源力量。
思路、目標已經明確,如何乘勝追擊、乘勢而上?沒有捷徑,唯有實干!東源全縣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全面解讀了《東源縣2025年產業建設“大會戰”工作方案》,確定工作思路,明確今年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要求全縣上下用行動詮釋忠誠,以實干實績實效彰顯擔當。
工作目標:
先進材料產業
年產值突破100億元
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召開,不僅吹響了產業建設“大會戰”行動號、奮進號、沖鋒號,更為各縣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獨具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指明了前進方向。
新年伊始,華誼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開足馬力生產。該公司位于河源東源產業園區,主要研發、生產合成特種材料,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和華為,是比亞迪的一級供應商。
東源縣提出,今年將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定不移實施“大產業、大平臺、大招商、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重點建好補強“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人才鏈、資金鏈”等五條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力爭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農業總產值增長12%以上、旅游總收入增長7%以上。
東源縣委主要領導為組建的產業、服務、創新、人才與資金5個鏈長授旗。
產業“大提效”。在工業方面,持續發展壯大主導產業,重點抓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實施數字化轉型企業10家,開展新一輪設備升級改造企業15家,力爭先進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年產值分別達17億元、15億元。在農業方面,推動板栗、絲苗米、茶葉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擴容提質,力爭帶動年產值分別超3.4億元、5.88億元和12億元。在文旅方面,創建2至3個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推動鄉村酒店、民宿產業向特色化、精品化和集群化發展,打造“東源美宿”品牌。
東源新材料產業園。今年,東源力爭實現先進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
平臺“大提級”。抓好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推動新材料產業園等3.2平方公里納入省級產業園,全力創建省級先進材料產業專業園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推進河源東源產業園區三期啟動區場地平整1200畝,推動“商改工”地塊項目動工建設,盤活閑置低效用地100畝以上。
招商“大提能”。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6個以上,其中5億元至10億元制造業項目2個以上、超10億元制造業項目1個以上。高效推動項目落地轉化,推動2024年及之前簽約項目供地率達到100%,2025年簽約項目供地率達到25%;2023年及之前開工項目在今年竣工投產率、2024年及之前竣工項目在今年投產率達到100%;2024年開工項目竣工投產率達到50%,切實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企業“大提質”。大力開展中小企業“強筋動骨”行動,推動2024年之前投產項目上規率達35%,力爭培育“小升規”工業企業1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5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鼓勵支持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力度,力爭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
東源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現場指導群眾在網上申辦事項。今年,東源將依托縣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動涉企服務事項進駐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環境“大提升”。堅持做到“硬環境”和“軟環境”雙向發力,著力完善園區“衣食住行閑”等生活配套設施,全面提升服務企業實效,不斷提高園區承載力、吸引力。依托東源縣政務服務中心建設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推動涉企服務事項進駐該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整合涉企服務入口,建設企業綜合服務線上專區,推動企業辦事的應用、網站、移動端等向專區整合,為涉企業務在線協同聯動、集成辦理提供支撐。
思路措施:
全面實施“建鏈強鏈”行動
建強產業發展“五大鏈條”
目標已明確,落實是關鍵。東源提出,今年將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以產業為“擎”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全力落實全市產業建設“大會戰”部署要求,全面實施“建鏈強鏈”行動,聚焦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重點建強“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人才鏈、資金鏈”,確保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均增長5%以上,全力完成年度經濟目標任務。
河源東源產業園區是東源今后產業“大會戰”的主戰場與主陣地。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三大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堅持抓聚焦,在補齊“產業鏈”上下足功夫。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并以富馬、晟源永磁、銘鐳激光等企業為“鏈主”,進一步延鏈補鏈、集群發展,確保全年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三大主導產業總產值達132億元。
二是堅持抓平臺,在補齊“創新鏈”上下足功夫。建強“產業平臺”,深入抓好園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實施“管委會+公司”模式,持續推進河源東源產業園區三期啟動區建設、“商改工”等,力爭今年完成場地平整1100畝以上。提質“創新平臺”,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以上,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75家以上。
三是堅持抓招商,在補齊“服務鏈”上下足功夫。用好產業投資母基金,探索實施基金招商模式,打好資本招商、鏈式招商、鄉情招商等“組合拳”。認真落實“首席服務員”和“縣領導聯系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制度,強化項目跟蹤問效。
四是堅持抓配套,在補齊“人才鏈”上下足功夫。樹牢“產業因人才而興”理念,加快推進園區綜合交通、能源、通信、環保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園區與醫療機構合作聯動,破解園區職工子女教育問題,提升職工歸屬感。優化人才政策,深化招才引智行動,建立健全企業科技特派員機制,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
五是堅持抓環境,在補齊“資金鏈”上下足功夫。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就近好辦”改革,全面推進推動項目建設新模式,破解入園企業用地、用能等問題。認真落實市“金融十舉措”,推廣新型融資模式,提升企業金融獲得率。積極協助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鼓勵引導企業加大在技術改造、擴大產能等方面的投入。
目前,東源縣成立了推動產業建設“大會戰”工作專班,建立了“鏈長制”機制,組建產業、服務、創新、人才、資金等5個鏈長,主要負責打破部門壁壘、及時把握產業鏈的斷點、堵點和難點,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方面精準發力,為產業鏈發展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推動人才鏈、信息鏈、資金鏈等多鏈融合,加快建強“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人才鏈、資金鏈”,促進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鏈條化發展,著力構建起東源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來源:東源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