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設為標,獲取AI深度洞察)
全文 3,000字 | 閱讀約6分鐘
最近,圖靈獎得主、Meta首席AI科學家兼紐約大學教授Yann LeCun的演講,為我們展現了一幅AI未來發展的清晰圖景。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人物,他不僅分享了對AI發展的深刻見解,更著重強調了開源創新的重要性。
回顧AI發展歷程,一個引人深思的現象是:即便在頂尖科學家達成共識,選擇主動暫停研究的"AI寒冬"時期,這種謹慎的態度反而催生了新的技術突破。正如LeCun在與AI先驅Marvin Minsky的對話中所了解到的,這些暫停往往是為了"發明一些原本不會出現的新東西"。
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背景下,LeCun提出了一個清晰的愿景:AI系統不是要"接管"人類,而是要成為賦能的助手。他特別強調,未來的AI發展需要突破當前大語言模型的局限,在常識推理、持續記憶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更重要的是,他將開源基礎模型視為確保AI發展多樣性和民主化的關鍵路徑。
就像印刷術的發明引發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一樣,LeCun相信,我們正站在另一次重大技術變革的門檻上。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技術本身,更將重塑我們與數字世界的互動方式,開啟一個更加開放、多元的AI時代。
一、AI 革命不止一場?
在我們回顧一生中的人工智能研究時,有一條耐人尋味的時間線:一些頂尖科學家基于共識,曾主動暫停研究,認為當時并不是推進 AI 的最佳時機。
結合當下不斷涌現的技術浪潮——這或許意味著我們正經歷多場根本性的 AI 革命——這樣的視角為理解當今商業世界及其他領域的變化提供了獨到的見解。
Yann LeCun 曾任 Meta 研究主管,是科技領域的權威人物。他表示自回歸式 LLM 終將“走向末路”,因為輸出不可控,無法真正做到完全事實性、無毒性,以及可控性,那就意味著如果生成的時候錯一點點,最終也會呈現指數級的偏離。
二、Yann LeCun:科技探索之路
LeCun 表示,從小他就對科學充滿好奇。父母曾帶他觀看《2001 太空漫游》,這部電影受到了 Marvin Minsky 的建議啟發,這位 AI 先驅。
“從小我就被動物和人類智慧的演化所吸引,”他分享道,這種興趣最終引導他投身于神經網絡的研究。
加入 Meta 之前,他明確要求研究成果必須開源,且他可以繼續留在紐約任教于 紐約大學 。開源對他來說至關重要——LeCun 強調,推動新一代 AI 時代的到來,必須以開放和民主的方式進行。
三、AI 寒冬:為何按下暫停鍵
這位 AI 領域的奠基人,從 20 世紀 50 年代研究 “感知機” 起,就對人工智能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并與 Seymour Papert 等人展開合作(LeCun 還提到 Piaget 和 Chomsky 在語言學方面的討論)。LeCun 認為,20 世紀 80 年代數據和模型的局限性讓 Minsky 等人決定進入所謂的 AI 寒冬,即暫停相關研究。
在回顧這段長達數年的 AI 低潮期時,LeCun 透露,他曾向已故的 Minsky 詢問此事,Minsky 依然堅信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我曾和 Minsky 聊過這個話題,”LeCun 回憶道,“那時我還是個學生,他告訴我,‘暫停是對的,因為這讓我們去發明一些原本不會出現的新東西?!?/p>
四、超級智能的未來
關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未來時,他表示不喜歡這個說法。他更傾向于使用“AMI”(高級機器智能),并對那些認為“AI 終將超越人類智能”的觀點給出了直接且大膽的回應。
“把智能看作一種線性尺度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腳,”他說。“你的貓在某些方面比你聰明,而你在其他方面比它聰明。一個 30 美元的小玩意就能在國際象棋上打敗你,這說明它在下棋方面比你聰明。所以……智能并不是一條直線上不斷攀升的東西,認為達到 AGI 會是某個突發事件,這完全是胡扯。AI 的發展是漸進的?!?/p>
他認為,AI 最終會在許多領域達到類似人類的智能水平,但不會有明確的臨界點。他的描述更像是一種逐步接近奇點的過程。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我們將擁有在幾乎所有領域都能與人類匹敵的智能系統,”他說。
LeCun 還指出,當前的生成式 AI(GenAI)將被一種名為聯合嵌入預測架構(JEPA)的模型取代?!吧墒?AI 的生命周期大約只有三年,”他表示。
五、兩場 AI 革命
LeCun 認為,在技術快速演進的背景下,堅持開源不僅能促進基礎模型的多樣性,也能像多元化的媒體和民主制度一樣,推動創新循環。他提到 PyTorch 是 ChatGPT 等技術的基礎工具,強調在大語言模型和神經網絡研究中,自由交流和技術加速的價值。至于 AI 的潛在風險,他認為其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了風險。
“AI 會讓每個人變得更聰明,”他說?!八粫缛祟??!?/p>
LeCun 預測,下一代 AI 工具將采用全新的設計思路,打造更安全、可控的系統,并賦予 AI 常識和明確的目標導向。
他還強調了自監督學習(SSL)的革命性影響:
“自監督學習可能是過去十年里,徹底改變機器學習實踐的最重要突破,”他說?!按送?,還有許多創新,比如帶有關聯記憶的系統等等?!?/p>
LeCun 也提到了可穿戴設備和開源的結合:
“未來,我們與數字世界的每一次互動,都會通過 AI 助手來實現,……比如智能眼鏡這樣的設備,”他說。“我們的信息獲取幾乎完全依賴于 AI 助手。但我們不能讓這些助手只來自美國西海岸或中國的少數幾家公司。它們必須多元化。而實現多元化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開源基礎模型,隨后根據不同的垂直應用進行微調,學習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和價值觀,從而培育出豐富多樣的 AI 助手生態?!?/p>
最后,LeCun 還對當前所處的歷史時期發表了看法。
“上一次類似規模的創新發生在印刷術發明之后,這項技術推動了知識和哲學的傳播,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帶來了啟蒙運動,繼而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以及民主制度的興起,”他說。“這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徹底改變了知識的傳播方式。而 AI 可能會帶來類似的變革,甚至開啟一場新的文藝復興?!?/p>
這些觀點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的方向。我希望能將 LeCun 的這些見解分享給下一代從事生成式 AI 和通用 AI 研究的學者和工程師。
星標公眾號, 點這里 1. 點擊右上角 2. 點擊"設為星標" ← AI深度研究員 ? ← 設為星標
原文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vSBe8xEPQ
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排版:Atlas
編輯:深思
主編:圖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