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運動是充滿激情與活力的運動,
賽場上的競技和比拼也洋溢著它獨特的魅力,
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于2月7日至14日在哈爾濱舉辦。
本屆亞冬會不僅是亞洲冰雪健兒的競技舞臺,更通過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傳遞了“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的體育精神。
Asian
Winter Games
本次亞冬會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1270余名運動員參賽,創亞冬會歷史新高,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首次亮相。
設置了6個大項、11個分項、64個小項,包括滑雪登山、混合雙人冰壺等新增項目。
你都了解過哪些運動項目呢?
來一起認識一下吧。
本期將為大家介紹的是
自由式滑雪
自由式滑雪
Freestyle Skiing
自由式滑雪是在高山滑雪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運動項目,被譽為冰雪項目中的“極限運動”,選手需展示跳躍、空翻、轉體等多種華麗又刺激的動作,技能完成難度極高,觀賞性很強。
項目起源
自由式滑雪起源于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區,20世紀中葉開始在美國發展起來,并逐步走向成熟。1971 年,美國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自由式滑雪比賽。但直到 1979 年,國際奧委會才正式承認自由式滑雪項目。1992 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上,它正式被列為比賽項目。
雖然歐美國家在自由式滑雪項目上優勢明顯,但我國經過學習發展,也有了很大進步。1989 年,我國選手開始正式開展自由式滑雪的訓練,從空中技巧小項著手,憑借自身在體操、跳水等技巧類項目上的基礎優勢,訓練已獲得高速發展。
空中技巧
比賽場地類似跳臺滑雪場地,選手通過助滑區助滑后躍起, 在空中表演技巧動作,然后在著陸坡落地。天氣是影響比賽的一個重大因素, 因此場地上專門設有三個風向標。
雪上技巧
場地為陡峭的斜坡,斜坡并不平滑,表面有密集的雪包。比賽要求選手不能繞行躲開雪包,只能順應場地設置在雪包上或雪包中間滑過。賽道中途還設有跳臺,選手需要跳起并在空中完成回旋動作再落下,最終得分包含評委的動作表現打分和選手比賽用時得分兩部分。
U 型場地技巧
在帶有坡度的 U 型雪槽中進行,雪槽深 6.7 米,長 150~170 米,選手從上端滑下,途中利用 U 型地面進行空翻、轉體、抓板等技術動作表演,然后根據表現獲得評委打分。
坡面障礙技巧
場地同樣設置在陡峭的斜坡上,垂直落差不低于 150 米。賽道地形復雜,包括坡面、跳臺、軌道、平臺等各種設置,選手可以從繁多的路線中自行選擇,最后評委根據選手的整體表現進行打分。
障礙追逐
場地為一條包含回轉、跳臺、波浪等不同地貌曲折賽道,長 800~1300 米,最先抵達終點的選手獲勝。
大跳臺
大跳臺場地與跳臺滑雪類似,選手從近 50 米高的斜坡上滑下,可以面向下方滑也可以背對下方滑,在坡面盡頭騰空,完成空翻、轉體、 抓板等動作組合后落地。
比賽裝備
自由式滑雪選手的比賽裝備包括滑雪服、滑雪手套、頭盔、滑雪鏡、滑雪鞋、 滑雪板、滑雪杖等。
比賽裝備圖
比賽特色
眾多比賽小項中,除障礙追逐為競速類,根據選手比賽用時決定排名,雪上技巧的比賽用時也部分影響得分外,其他均為競技類項目,由評委根據選手的綜合表現進行打分和排名。
空中技巧比賽中,通常男子空中動作為翻騰 3 周、轉體 3 周,女子空中動作為翻騰 2 周、轉體 2 周。在所有包含空中動作的體育比賽中,自由式滑雪的動作完成難度是最大的。騰空后選手高度一般在 10 米左右,著陸瞬間身體沖擊力巨大,因而落地的分數占比也很大。
我國明星運動員
韓曉鵬
2006 年都靈冬奧會上,韓曉鵬獲得男子空中技巧項目冠軍,這是中國獲得的第一枚冬奧會雪上項目冠軍,同時韓曉鵬也是中國第一位冬奧會男子項目金牌的獲得者。
關于自由式滑雪的起源和規則就先介紹到這里了,
下期文章將繼續講解它的其他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哦~
《零基礎也能看懂冬奧會》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49.80元
內容簡介:
用漫畫普及冰雪競技項目專業知識,講述與冬奧會有關的歷史知識。讓“零基礎”的你感受冬季運動的激情與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