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市最大的民俗節會之一,青島地區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的民間傳統活動,海云庵糖球不僅深受島城人民的喜愛,每年都會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游客前來參會。
1991年,海云庵糖球會被列入國家重點旅游項目,三十多年來,每年的節會上,各種食材及口味的糖球讓參會的人們大飽眼福、大快朵頤,充分體驗了這一歷史悠久的傳統廟會年俗。
發現片頭少了一個字
糖球會源自海云庵廟會,坐落在老四方區海云街1號的海云庵,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余年歷史。
海云庵廟會究竟始自何年無法考證,上世紀初開始至二十年代,隨著周邊四方機廠及日商紗廠的設立,海云庵廟會也隨著四方工業化、城市化的促進得到迅速發展,使其更是名聲遠揚。二十年代,海云庵的兩次翻修,更是讓廟會增色不已。此時,相鄰的四方鐵路公園的建成開放,也讓廟宇周邊成了老四方最繁華熱鬧之處。
因廟會期間正值正月,臺東清溪庵的蘿卜會以濰縣蘿卜而出名,四方海云庵則是以糖球最為應景,也是春節開胃的最佳美食。前來售賣的糖球制作花色品種多樣,深受趕會者的喜愛,海云庵周邊賣糖球的攤販逐漸增多,廟會開始以糖球而聞名。隨著海云庵的規模及廟會影響的不斷擴大,賣糖球的商販也越來越多,百姓也將海云庵廟會稱為了海云庵糖球會。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是海云庵糖球會最熱鬧的時期,后來的廟會主場地已經從海云庵前遷到了嘉禾路上。因為特殊原因,這一深受百姓喜愛的節慶,在六十年代中期停辦了,這一停就是二十年。
為了挖掘和保護民間優秀文化傳統,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嘗試恢復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民俗節日,逢正月十六的海云庵廟會,海云庵和嘉禾路街心花園周邊前來趕會的市民人山人海,當時經營糖球的業戶主要是在宣化路上,由工商局設置的固定攤位上銷售。
在經過幾年的試辦后,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愈來愈高。1990年2月11日至13日,青島市四方區政府首次舉辦了海云庵糖球會。當天就有三十萬市民涌向海云庵附近,一天內賣了大約五十多萬支糖球。
1991年,海云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游項目和青島市建置百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內容。這一年的第二屆海云庵糖球會期間,與會市民和游客超過了一百萬。上市攤位4449個,其中僅糖球攤位就有2720個,各類商品銷售額200萬元,僅糖球銷售額就達87萬元。國內二十多家新聞單位的記者采訪了糖球會,出生于青島的臺灣著名藝人凌峰率《八千里路云和月》設制組也專程前來,拍攝了這屆海云庵糖球會的盛況。
慶賀橫幅上,青島汽水廠、天府元宵等青島名牌產品深受市民喜愛。
那時還能看到海云街的老房子
糖球會就是以售賣糖球為主,兼有當地特色小吃,民間手工藝展示,攝影比賽,小商品展銷等,極大地豐富了正月里島城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現今的蘿卜元宵糖球會,只能說糖球氛圍減淡了,商業氣息愈發濃烈了。以海云庵為基礎,以糖球為媒介,引申出的歷史廟會,如今基本是以吃為主,民間藝人少了,老廟會上的各種搭臺唱戲的、拉洋片的、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耍龍燈等民俗文化基本看不到了。
以下是本段紀錄片的部分影像截圖,讓我們再次回到三十四年前的海云庵糖球會會場,從片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攤位基本都是以糖球攤戶為主,鏡頭中除了熙攘的游人、繁忙的商戶之外,還會看到曾經的海云街的景象,無不體現出濃濃的節會氣息和純樸的時代氛圍。
今年的糖球會早早的拉開了帷幕,如今的蘿卜元宵糖球會體現了全民同樂,但大量全國統一節會形式的小吃充斥其中,也讓糖球會的人文歷史減淡了很多。回望糖球會恢復重辦的影像,再去體驗一下當年的廟會,尋找曾經的糖球會味道吧。
其實,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能在青島人心中留下的海云庵廟會記憶,始終是那一串串紅艷艷的糖球,還有趕會人那一張張純樸的笑臉。這是那時糖球會的記憶,也是兒時糖球的味道。
影像截圖源自【紀錄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山東篇·青島海云庵糖球會》】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