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孩子的發育普遍提前了,但家長對于孩子的“性教育”還很落后,所以導致有些早熟的孩子做出了瞠目結舌的事情。
01
“性早熟”究竟有多可怕?
像之前,一則發生在地鐵上的奇事,在網上炸開了鍋。
在一節地鐵車廂里,一個小男孩直勾勾地盯著鄰座的小女孩,眼神中還透露出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好奇與探究。
那個小女孩可能察覺到異樣,然后她就換了一個位置,但沒想到這個小男孩居然也跟了過去,還在她旁邊做出一些極其不雅的舉動。
大庭廣眾,小男孩就這樣做,真是讓人覺得很羞恥。
但沒想到這組地鐵照片傳到網上后,居然有的人評論說“是小女孩的錯,不該穿那么短的短褲!”
又是所謂的“受害都有罪論”,看著真讓人生氣,這明明就是家長“性教育”缺失導致的!
網友表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還是頭回見!
可見,“性教育”如果做得不到位,對孩子的“毒害”有多深了。
父母要引起重視,不然哪天孩子犯罪了,后悔都來不及了。
02
為什么有些小孩會做出這種荒唐行為?
首先,“性早熟”的孩子越來越多。
不可否認,現在孩子吃的東西很多都有激素,在網絡上看的視頻有一些“不雅的暗示”,所以孩子青春期提前來到,生理上大多“早熟”。
而且他們的心理也更成熟,男女之間的事,他們之中有些讀小學就知道了,不像我們那個時候普遍是“清澈的愚蠢”。
前段時間還聽過“趕腳文化”,小孩子偷偷拍自己的私密照給人看,還有未成年人懷孕,真的太可怕了。
其次,父母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有許多家長還是老觀念,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進行“性教育”,或者羞于或不敢跟孩子提“性”,但這是大錯特錯。
通常來說,孩子在2-3歲就開始有了初步的性別意識,能區分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而到4-5歲,他們對性別差異的認知會進一步加深,開始好奇“男女身體結構會有什么不同”。
在這個階段,家長如果不能及時引導他們認識性別的不同,不教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不能觸碰”,那么孩子就可能會突破邊界,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來。
通常,孩子就是靠“模仿”來學習的,他們可能看到過網絡上那些不良、低俗的垃圾信息,還有看到過爸媽的親密行為,這都會讓孩子開始無意識地模仿。
03
如何預防孩子有這些錯誤的“性模仿行為”?
家長首先可以做的就是,讓孩子盡量不要“早熟”,在飲食和孩子接觸的媒體內容上,都要嚴加管控,讓孩子遠離“催熟”的一切事務。
當然重中之重,還是有針對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每個年齡段,咱們要教不同的東西,讓孩子順利過渡,既懂得保護自己,也能不觸犯別人的隱私。
幼兒期(0-6歲)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產生好奇了。
①2-3歲,得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家長可以在給他們洗澡的時候,直接教他們身體器官的名字,男生和女生有啥具體的區別。
當然也可以通過玩游戲和看繪本等有趣的方式,來進行性別教育。游戲推薦《身體紅綠燈》,而繪本推薦《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
②4-6歲,得教孩子保護自己隱私部位:告訴孩子,除了醫生和父母,不能讓別人觸碰,當然醫生給孩子做檢查,也必須由我們家長全程陪同。
咱們也可以經常和孩子玩相關模擬的場景,讓孩子在玩中學會保護自己。
童年期(7-12歲)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性的好奇進一步增加,由于他們認識水平提升,所以咱們在“性教育”方面,可以上點深度。
7-9歲,家長可以和孩子談論生命的起源:比如人類的生殖過程,引導孩子了解生命誕生的科學原理;也可以讓孩子看相關的科普紀錄片,比如《精子歷險記》就很不錯,能向孩子解釋清楚人類受孕的過程。
而且咱們還得給孩子制定相關的“隱私規則”:禁止向別人發送自己身體的私密部位照片,即使對方是同學和朋友也不行;如果遇到網友索要這樣的照片,立即告知爸媽,還可以直接跟別人說“這是違法行為,已經截圖報警了”。
這樣能保護孩子,不受到傷害。
10-12歲,要提前教青春期的知識:比如家有女兒,媽媽要告訴她來“例假”的知識;而家有兒子,爸爸要教男生教他變聲和相關隱私知識。
在情感方面,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對異性開始有好感了,咱們就要用“三棵樹理論”解釋好感(欣賞樹+友誼樹+心動樹),孩子才能明顯自己是欣賞對方成績好、又聊得來而已,禁止孩子有危險的行為。
青春期(13-18歲)
此時的孩子身體快速發育,基本上第二性征已經出現了。
在教育上,我們需要和孩子深入探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以及教他們如何正確處理對異性的好感,可以繼續用上面所說的三棵樹理論,讓孩子樹立健康的戀愛觀和價值觀。
當然家長可以分享相關的經歷,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青春期的變化,讓他們明白這些變化是正常的,不必感到羞恥。
咱們也可以鼓勵孩子閱讀相關的科普書籍,組織家庭討論,讓孩子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建議。
當父母的確不容易,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