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某辰年農歷十二月十七日申時(下午3點至5點),易學大家邵康節正在院中賞梅,適有兩只麻雀爭棲寒枝,其一不慎墜地。
邵康節見此,心有所感:“不動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爭枝墜地,奇哉怪哉!”當即據此時辰,以卜休咎。
其據先天八卦,需得出三個卦象:本卦、互卦、變卦;分別表示起因、經過、結果,從而預測整件事的發展變化。
本卦算法:
辰年為5(地支排序),十二月為12,十七日是17,三者相加得34;
用34除以8(八卦),余數為2;
在先天八卦中,乾一兌二,如此得出上卦為兌;
年、月、日的總數34,加上申時對應的9(地支排序),相加得數為43;
用43除以8,余數為3;
先天八卦中排序第三的為離卦,此為下卦;
上兌下離,即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本卦(或稱主卦):澤火革。
互卦算法:
互卦也就是將本卦中的中間四個爻拿出來,其中上面三爻組成上卦,下面三爻組成下卦;
上乾下巽,是以互卦為:天風姤。
變卦算法:
將年、月、日、時所得總數43,除以6(六爻),得余數為1,所以初爻為動爻;
將初爻陰陽互轉,得出上兌下艮的變卦:澤山咸。
如此,本卦、互卦、變卦就都出來了。
邵康節凝視著卦象,片刻后斷言道:
“明晚當有少女前來折花,園丁疑其為盜驅逐之,少女失驚墜地,傷其大腿。”
何以知為少女?
看卦講究上體下用,相生相克。
在本卦中,上卦為體,可以理解為事情發展的主體,是為兌卦。
八卦指象萬事萬物,兌可以為西方、為白虎、為金、為少女,也可以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羊……究竟誰才是主體呢?
這里就要提到,邵康節所謂的“不動不占,不因事不占”。
只有結合具體的動機或者發生的事情,方好將其關聯起來。并且常常需要借助卦象之外的辦法,才能精準匹配。這也是易學中所謂的心法,同時體現各位大師水平高低之處。
這點自然難不倒邵康節。他因見麻雀爭枝而起卦,是以將“雀”字拆為“少”、“佳”二字,是為“少年佳人”。
而兌又可表示為后天小女,也即少女之意。二者相參,主體應在少女身上也就毋庸置疑了。
何以知為少女折花墜地?
首先,可以肯定不是件好事。
因為本卦中,上卦兌屬金,下卦離屬火,火克金也。加上互卦中,下卦為巽,從風從木。木引離火,風助火勢,使得克制體卦的卦氣更為強盛,表示必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至于究竟是何事?又需要結合起卦時的情境了。
在本卦中,下卦離為中空;互卦中,下卦巽為樹木;變卦中,下卦艮為土。
結合起來看,就是兌下有巽木而凌空,再由巽木及艮土也。也即有少女登樹摘花,由上墜地之象。
想必連邵康節都欣賞了許久的梅花,也要惹得少女不惜以身涉險吧?
何以知少女墜地,皆因園丁疑其為盜驅逐之?
互卦中,上體為乾卦。表示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其為主要原因。
乾為老夫,下卦為巽木,表示其跟樹木有關。又在從本卦未拆出來前,乾在大坎水之中,據此,此老夫除了澆水護木的園丁還能有誰?
坎又可以表示疑心、為盜,是以,少女登樹折花墜地,自然是因為園丁疑少女為盜。
何以知少女摔傷大腿?
這就要看代表結果的變卦了,其上卦兌還代表毀折之象。
毀折了哪里呢?還要看表示事情經過的互卦,其下卦為巽,巽除了表示木,在身體中還表示大腿部位。巽木又遭乾金和兌金克制,很明顯就是大腿部位要受傷。
不過幸好變卦中的下卦為艮土,土生金,由此可知雖會受傷,卻不至于兇危也。
何以知道就在明晚呢?
這個最為很簡單。本卦中上卦為兌,序數為二;下卦為離,用離為日;也即二日,或者第二日的意思。起卦時已是當日申時(下午3點-5點),所以當為第二日。
那又為何知道是在傍晚之時呢?因為最終的變卦中,上兌為金,又表示西方;下艮為土,又表示山;連起來直讀,也即日落西山。
再結合前面推斷,園丁懷疑爬樹摘花的少女為盜賊,那不就是日落天黑之時嗎?
卦象解讀至此,已經剖析地明明白白。為此,邵康節特意提醒家人,說明晚若有少女來攀折梅花,千萬不要阻攔嚇唬。
可惜到了第二日,所預料之事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原來是邵府有個老園丁,當天外出沒有聽見邵康節的話。
這就是著名的梅花之占,也是梅花易數的源起。
在這個卦例中,邵康節將理、象、數、占做到了完美融合,其潔凈精微之處,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以致后世但凡遇有占事先驗者,都驚呼其有觀梅之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