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黃旭華回到家鄉,母親看了半天也沒有認出他,直到他跪到母親面前:兒不孝啊!
90多歲的母親才認出他,罵道:你爸和你二哥去世時,你為什么沒有回來?
圖/黃旭華與母親繪圖
黃旭華已經痛哭失聲。
出走三十年,歸來已年過花甲。
黃旭華于1924年出生于廣東省海豐縣,他的父母都是醫生,但黃旭華并沒有繼承父母的志向,成為一名醫生。
受日軍侵略的影響,他的求學之路很崎嶇。
從海豐縣完成小學學業后,當地的中學受日軍侵略的影響而搬遷,13歲的黃旭華沒能順利進入中學就讀,繼而加入抗日宣傳隊。
直到17歲,黃旭華才一邊宣傳抗日,一邊完成了中學學業。
但這個時候黃旭華就樹立了科技救國的志向,雖然受戰事影響,求學道路很坎坷,但終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他21歲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工程系。
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期間,他開始從事地下工作,傳遞情報,執行黨的秘密任務,開展先進思想的秘密宣傳工作。
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段無名的生涯。
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他進入船舶工業管理局上班,從而開始了他的第二段無名生涯。
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從事蘇聯艦船的轉讓仿制工作,因為當時的保密工作非常嚴格,從事這份工作還要簽訂保密協議,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子女都不能告訴。
圖/青年黃旭華
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里的人就不知道黃旭華從事著什么工作,只是會逢年過節會收到他的匯款。
后來,黃旭華參加了核潛艇的研制,也叫“天字第一號”工程,這項工程對于我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程,其保密程度更是嚴于“兩彈一星”。
在研制核潛艇的三十年中,黃旭華隱姓埋名,跟家里人幾乎沒有什么聯系。
父母擔心他,在信中問他從事什么工作,在北京的哪一個單位。
黃旭華從來都是避而不談。
父親非常生氣,以為他在從事什么“不正經”的工作,于是逢年過節,他因歉疚不能陪家人,給家里寄去的錢,都被父親退了回來。
他的哥哥寫信罵他:你真的是越大越不懂事了,父母不是為你的錢,就想你能回來看看他們。
黃旭華看到那一張張被退回來的匯款單,心里五味雜陳,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只能保持沉默。
讓黃旭華欣慰的是,母親卻一直袒護著他,認為他一定是有什么難言之隱,并安慰他的兄弟姐妹。
可這樣的時間一年兩年尚可以堅持,黃旭華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隔三十年,也就是1986年,黃旭華才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此時母親已九十多歲,滿頭銀發。父親和哥哥相繼去世。
千言萬語都無法表達他當時的心情,他只好跪在母親面前,痛哭流涕:母親,兒不孝啊!
這時,母親也在一雜志上看到了這樣的一篇文章《赫赫無名的人生》,里面講述了黃旭華擔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的事跡。
他的母親一遍遍的閱讀著文章,淚流滿面,同時也因為兒子而自豪。
后來,黃旭華說:自古忠孝兩難全,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在一期采訪中,黃旭華也告誡年輕一代,必須要了解近代史,當你了解了近代史以后,你就會知道,有國才有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