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新鮮服務快樂
眉山新鮮事兒 就從這里開始
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在洪雅縣瓦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帶,有野生大熊貓13只。這里郁郁蔥蔥的竹林,不僅是國寶的“食堂”,更是它們生存的命脈。然而,竟有人將貪婪的目光投向竹林,設下騙局!
本期法庭紀實,關注一起在大熊貓“口糧地”發生的詐騙罪案件。
2023年,介某在洪雅縣瓦屋山鎮收購竹筍時認識了陳某。陳某稱,自己有優質竹林可以承包打筍,并帶介某前往位于復興村“頭道河”的一處竹林現場查看。
經過多次聊天和現場“考察”,2024年初,介某與陳某簽訂承包協議,以6.6萬元的價格承包了該竹林,并先支付了3萬元。
不久后,介某多次聯絡陳某未果,發現其已失去聯系。介某報警。經查,該竹林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內,屬國有林地,并非陳某所有。后陳某被抓獲。
庭審中,被告人陳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陳某具有坦白、認罪認罰等從輕、從寬情節,法院以詐騙罪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野生竹是大熊貓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竹林是大熊貓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案件承辦法官、洪雅縣法院刑庭庭長郭玉珠表示,涉案竹林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內,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將國有筍林承包給他人經營管理,任何人都不能為了一己私利打國有林地的主意,更不能破壞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時,法官提醒: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一定要提高警惕。承包林地前應對土地性質、土地權屬等進行核實,以免上當受騙。
來源:四川省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文部分圖片、文字及觀點,來源于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咨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