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臺媒報道,徐熙媛(大S)子女的監護權,將依法移交給前夫汪小菲。盡管大S已再婚,但現任丈夫具俊曄并未正式收養兩個孩子,法律上他與孩子僅為姻親關系,因此親權仍由汪小菲行使。
據悉,S家雖對子女的離開感到不舍,但已做好心理準備,尊重法律決定,希望汪小菲、張蘭、馬筱梅能善待孩子。S家親友透露,孩子本就歸屬汪小菲,未來或將隨父親回北京生活。
應該說,如果最終能達成這一結局,是令人欣慰的。
說一千道一萬,血緣是斬不斷的,孩子們的母親不在了,把他們交給親爹撫養,應該是絕大多數心懷善意的人們所想要看到的最好結局。
這兩個孩子畢竟汪小菲自己親身骨肉,奶奶張蘭再怎么著,但虎毒不食子,她畢竟也是孩子的親奶奶、是愛孫子的人。
雖然這件事一波三折。S家一開始態度強硬,而那個光頭更是言之鑿鑿地放出那個聲明,表示將“放棄”大S遺產,但絕不讓任何惡人接觸孩子們 ,要用法律措施讓他們安全的成長到成人。
但無論是從法律的角度還是人性的角度,這都是行不通的。
首先,按照臺灣法律,兩個孩子的撫養權,最后將會交到汪小菲這里。條文寫得很清楚:
離婚以后,即便原本約定由一方行使監護權,如果行使的一方過世,孩子的監護權就會移轉到生存那一方。
其次,這也是人性的勝利。
說起來,汪小菲這人雖然情緒不穩定,但總體上還是個好人。
雖然可能有些人會說他是作秀,但我還是愿意相信,汪小菲不是林生斌,他的眼淚、痛苦、深情,真情流露的成分還是很高的。
法律文件顯示,大S與汪小菲離婚時,確實簽署了“共同監護”協議,但汪小菲從未放棄過撫養權主張。
大S一出事,他第一時間趕到臺北,去帶兩個兩個失去母親的孩子,這一幕S家也看在眼里。
人心都是肉長的啊!
當然,這也是汪小菲自己的勝利。
這兩天,汪小菲終于冷靜下來,他已通過律師正式發聲,要求依據法律接管子女,并提議將大S遺產中屬于孩子的部分交由第三方信托機構管理,待子女成年后自主支配。
這一舉措直接擊中了別有用心之人的“七寸”——既剝離了不適合之人對財產的操控可能,又避免了外界對其“貪圖遺產”的質疑。
他終于回歸冷靜,擔當起一個成熟父親的角色,也拿出來一個很大氣穩妥的方案。
應該說,事態走了這一步,汪小菲贏了,S家也贏了,大敗虧輸的只有光頭一人。
我想,大部分善良的人們,是愿意看到這一結局的。
特別是對于兩個孩子,失去母親已經夠痛苦了,成年人的紛爭,不應該再給他們增添傷害。
大S走后,網上的追思一直沒有停止過。懷念之余,也有不少人疑惑:「流感,真的會致命嗎?」
事實上,流感及其并發癥的威力不容小覷。就在大S去世前的幾天,一位27歲的男明星也因將身體不適視作簡單的流感癥狀,最終錯過黃金救治時間去世。
身體上的事,從無小事。
從沒見過一位公眾人物去世,要經歷如此多的謠言。
先是有疑似知情人士在網上公布大S在日本的行程,稱過程中屢次進入醫院都因大S「不想掃大家興」「執意拒絕留院觀察」而離開。
甚至血氧飽和度降至89%的時候,都一點不放在心上。
然而,事發地根本不存在爆料所說的「町立醫院」,任何一家醫院也不會把如此詳細的患者病情信息透露給網友。
爆料卻敘述得仿佛真實至極,字字句句間直指大S極其家人,對她身體健康的忽視。
更離譜的是,關于大S遺體回臺和遺產分配這樣嚴肅的事情,也存在著諸多造謠。
前有爆料聲稱大S回臺,是汪小菲包的私人飛機接回來的,搞什么「兜兜轉轉都是前任最好」的那一套假輿論;
后出現具俊曄曾幫大S購買4600萬人民幣身故保險的假消息,引導《消失的她》的猜想。
結果包機公司站出來發聲明澄清:
此次服務所有費用均由犬象有限公司徐熙娣(小S)總經理全額支付,與網上流傳的其他說法無關。
小S也是憤怒至極,證實「一切事情都是徐家人和我老公Mike在處理」。
而具俊曄也站出來表示,會把自己關于遺產所有的權利都讓給大S的媽媽。更是有意無意中透露出要干涉孩子撫養權交給生父的想法。
鬧出這樣一番混亂的場面,直讓人覺得可恨,人都已經離去了,怎么還要被有心人利用?
將她的痛苦作為噱頭吸引眼球的時候,有沒有一刻想到她生前所經歷的無助?
據臺灣三立新聞網報道,大S在29日到達箱根的時候,就開始咳嗽。
2月1日半夜病情突然惡化,當即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還是在2月2日宣告不治身亡。
事發突然,彼時幾乎所有新聞都表示病逝的原因是「流感并發肺炎」。
可從發病到去世,短短四天時間,流感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一時間,眾說紛紜。
但后來三立新聞網有消息稱,大S的最終死因被證實為敗血癥。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居旻杰則補充:
病毒性肺炎直接造成她死亡,其實也是有這種可能的。
但是大多數情況,我們臨床上碰到更多可能是由于病毒的感染,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所引起的繼發感染,細菌或是真菌的感染后引起的敗血癥。
因為她本身的基礎情況就比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如果再合并了其他的一些細菌或真菌的感染特別是肺部,那么病因的控制就比較困難。
敗血癥,又稱膿毒癥。
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病癥,世界膿毒癥聯盟統計,全世界每2.8秒就有一個人因膿毒癥離世。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曾祥伯,曾對敗血癥做過簡單解釋,通俗來講就是「細菌入血」。
分為兩種情況,第一是感染很嚴重、細菌量很大,突破免疫防線;
另一種情況是免疫力低下,導致細菌趁虛而入,引發敗血癥。
甲流病毒侵入人體后,可能會產生過度的炎癥反應,從而引發身體器官的損傷與衰竭。
當然,并不是所有感染甲流病毒的人,都會有如此危險的連鎖反應。
浙江醫院重癥醫學中心副主任劉秉宇曾解釋過: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嬰幼兒等,還有本身存在基礎疾病的人群,尤其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而早年患有癲癇,歷經多次流產,飲食十分不規律的大S,免疫力水平可想而知。
事件發生后,小紅書網友 @切爾西愛搗鼓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相似的經歷。
起因也是泡了溫泉,遭到細菌感染,發起高燒。
吃了退燒藥后又生龍活虎4到6個鐘頭,藥效過后開始寒顫嘔吐,但是精神狀態不錯,還能處理很多事情。
在醫院抽血后醫生建議住院,但自己和家人都沒有放在心上,覺得沒有這么夸張。
直到查出「敗血癥」,后來醫生表示,如果遲來一天,可能全身器官都會衰竭。
其實不光是泡溫泉,不干凈的水域內游泳,拔牙未做好消毒,都有可能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癥。
還有在《一路繁花》里看起來比年輕人狀態還好的慶奶,也曾經歷過敗血癥的侵擾。
當時她的手指被刀割了一個小口,因為眼下沒有紙,只能隨手撕下身邊的一塊報紙,捂住出血的地方。
因為我本人很不嬌氣的,我覺得是一件小事。
結果沒曾想自那天后就開始發燒,吃了感冒藥后病情也一點沒有得到緩解,反而燒的越來越重,「骨頭都疼,每一天都非常非常地疼。」
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劉曉慶還記掛著要去演出,可醫生告訴她:
如果你堅持要今天晚上演出的話,從此不會再有一個好心臟。
從醫生口中,劉曉慶得知自己是得了敗血癥,已經有很多死亡的病例,這才勸住了她。
事后她提起此事,常感謝醫生的救命之恩。
敗血癥發病極快,如果不能及時得到醫治,很有可能在極短時間內要人性命。
當然,提起這些案例并非要引起大家恐慌,而是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變化。
感冒、發燒的諸多癥狀,從來都是眾人眼中的小問題,吃吃藥就解決了。
但正是因為抱著「只是個感冒癥狀而已」的念頭,才有可能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或許也有人刷到了,大S去世的前幾天,27歲男演員梁祐誠因中樞神經感染在醫院離世。
起初癥狀也是「頭疼、發熱」,自己估摸著是普通感冒,就吃了些感冒藥。
結果病情急速惡化,頭疼不已,體溫居高不下,一度出現意識模糊的癥狀。
后來緊急送往醫院,只可惜還是未能搶救成功。
可想而知,「小病」的刻板印象,致使多少人忽視了身體的真正問題,醫療科普迫在眉睫。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流感的高峰期。
這次大S前往日本的時期,恰巧就是日本流感爆發時期。
據日本國立感染癥研究所統計,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末,日本累計流感就診人數約952.3萬人。
往常大家都不拿流感當回事,但實際上,流感是有可能致命的,肺炎就是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樊慧珍,曾借由臨床數據剖析過:
流感病毒肺炎容易發生于有基礎肺部及心臟疾病患者、孕婦、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早期表現流感癥狀,病情進展迅速者病死率較高。
目前對于流感而言,預防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就是接種疫苗,雖然不能說百分百解決流感的出現,但可以「顯著降低發病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因為大S事件,臺灣近來掀起流感疫苗接種潮。
數據顯示,2月3日全臺施打流感疫苗4萬劑,4日則達到約7.3萬劑。
而因為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都會發生變異,所以從前打過的疫苗,也并不能解決所有流感癥狀。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
我國當前接種的流感疫苗與流行的甲型H1N1亞型病毒株匹配度良好,疫苗接種有效,建議所有6月齡以上、沒有疫苗接種禁忌的人群,每年都接種流感疫苗。
補充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王大燕的提醒:
疫苗接種后通常需要一定時間來產生具有足夠保護水平的抗體,因此,一般建議大家在流感流行期來臨前1到2個月,即9月、10月前后接種流感疫苗。
世事無常,感嘆大S逝世可惜的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警醒更多的普通人。
除了接種疫苗等必要措施之外,這段時間要注意保持良好個人衛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少熬夜,規律飲食,工作之余也要注意運動強健身體,時刻注意室內的通風情況。
千萬別把身體上的事當小事,別讓忽視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斯人已逝,而活著的人,必須繼續前行,而且要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去生活。
我們常常將死亡視為遙遠的敵人,
它并不可怕,只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保險伴我一生想跟大家說:
1、流感雖然能死人,但這的確是小概率事件。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正視自己的身體狀態,萬事不能硬扛。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兒童、孕婦和基礎疾病患者等。
3、在死亡面前,眾生平等,無論你睡500塊的床,還是100萬的床,吃外賣盒飯還是吃饕餮大餐,生命都是一樣的脆弱。
如果感冒了,有這些癥狀拖不得!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曾在解答傳染病防治問題時表示,從流感治療來看,一般是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氣短、基礎病加重等情形,應及時到醫院就醫。特別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建議當出現發熱、咳嗽、頭痛、乏力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如被診斷為流感,及早用抗病毒藥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導致基礎病的加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門診部主任醫師胡榮欣曾提醒,出現以下情況請趕緊就醫:
感冒三天以上,吃了家常抗感冒藥物癥狀不緩解反而加重,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等;
老人和孩子,出現高熱、意識淡漠等;
青壯年出現胸悶心慌氣急、乏力尿少伴臉腫,需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不可怕,并發癥才厲害
流感本身是自限性疾病,這個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你吃不吃藥,基本就1-2周就好了。
當然流感的有癥狀,發熱,乏力、咳嗽等等,這些癥狀,如果出現,吃藥的目的是緩解癥狀。所以流感引起死亡,基本上主要是因為并發癥。
近期流感高發!如何對癥服藥?專家提醒:抓住“黃金48小時”
近日,多地流感高發
得了流感會有哪些癥狀?
“黃金48小時”如何用藥?
日常消毒應該注意什么?
快記好,這些知識要掌握!
流感發病,抓住“黃金48小時”
專家提醒,流感發病的48小時被稱為自救的“黃金48小時”,高危人群如果沒有在48小時內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疾病可能發展成肺炎、重癥等。治療流感的藥物可選擇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這兩種藥有何不同?戳視頻,聽專家解答↓
奧司他韋服用方法:每日兩次,用藥療程5天;
瑪巴洛沙韋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專家介紹,從緩解癥狀來看,兩個藥物是等效的,瑪巴洛沙韋對降低病毒載量的速度要比奧司他韋好一些。當出現流感相關癥狀時,在“黃金48小時”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夠做到自救。
此外,還有兩種非甾體的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家中配備一款即可。如果發燒比較明顯或引起身體不適,可以使用退熱藥。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啥區別?
甲流會有明顯全身癥狀
醫生介紹,近期甲流感染率比前幾個月明顯上升,甲流和普通感冒的最大區別是有全身的癥狀。
甲型流感,簡稱“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傳染性最強、最容易發生變異,幾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現為突然高熱,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部分患者會出現胃腸道不適感。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導致,傳染性弱,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征,癥狀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一般不發熱或僅有低熱,沒有全身性癥狀,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發癥出現。
甲流:傳染性強,容易大范圍流行,發病季節性特征明顯。患者表現為高燒、頭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發癥,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流感高發期
這4個清潔環節很重要
通風不足、對高頻接觸物品清潔不徹底、未及時清洗清潔工具以及缺乏個人防護,都是常見的疏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環節,實際上是阻斷病毒傳播、維護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
開窗通風
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單純依靠清潔和消毒,不通風可能導致空氣中病毒殘留。
高頻接觸物品及時清潔
可以使用75%濃度醫用酒精擦拭手機、鑰匙等高頻接觸物品,避免導致病毒傳播。地面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拖洗,30分鐘后使用清水清洗,如果家庭內多人出現感染,濃度需提高至1000mg/L。
500mg/L含氯消毒劑的正確配制方法:500ml水+泡騰片1片(250mg/片)或990ml水+有效氯含量為5%的84消毒液10ml。
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劑要求現用現配,密閉容器中有效期為24小時。泡騰片和84消毒液有不同規格,使用前請務必按照說明書配比,以保證消毒效果。
及時清洗清潔工具
清潔后,應及時清洗和消毒抹布、拖把等清潔工具,避免成為新的污染源。
個人防護不可少
清潔時,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化學物質或病原體直接接觸皮膚和呼吸道,增加感染或刺激的風險,做好防護措施,以確保安全。
注意!這些家庭消毒誤區
很多人都中過招
大面積噴灑酒精消毒空氣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閉空間大量噴灑會使空氣中乙醇濃度升高,不能使用75%或以上濃度的酒精大量噴灑進行空氣消毒,尤其在密閉空間內。空氣中乙醇濃度>3.3%時,遇到明火或靜電可能引發火災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過多酒精蒸氣可能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產生刺激,導致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不建議用酒精噴灑空氣消毒,保持室內通風和使用專業空氣消毒設備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選擇。
使用含氯消毒劑
消毒金屬或皮革制品
含氯消毒劑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對金屬和皮革制品會產生腐蝕作用。金屬表面接觸氯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容易加速生銹的氯化物或氧化物;氯會破壞皮革制品的膠原蛋白結構,使其變脆、變硬,同時還可能與染料發生反應,導致褪色或留下斑點。金屬表面可選用非腐蝕性消毒劑,皮革制品則應使用專用清潔劑或酒精濕巾進行清潔。
直接將消毒劑用于人體消毒
次氯酸或酒精等高濃度消毒劑通常含有強氧化性或腐蝕性的化學成分,吸入后會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壞上皮細胞,導致咳嗽、喉嚨疼痛,甚至引發黏膜炎癥或損傷。接觸皮膚時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屏障,引起干燥、紅腫、瘙癢,甚至導致灼傷或過敏反應。使用消毒劑時需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和手套,避免高濃度直接接觸或吸入。
不同類型消毒劑混用
不同類型消毒劑混用可能產生危險的化學反應或降低消毒效果。84消毒液(含氯)與酸性清潔劑混合會釋放有毒的氯氣,嚴重時可能導致中毒;季銨鹽類消毒劑與肥皂混用可能發生酸堿中和,失去消毒劑活性。使用消毒劑時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隨意混用,確保安全和效果。
洗滌劑中加入常用消毒劑
洗滌過程中,大量的水會稀釋消毒液,使其濃度過低,無法有效殺滅病原體。而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蝕洗衣機的金屬部件和內膽,縮短設備使用壽命。混合使用洗滌劑和消毒液可能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刺激性氣體或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洗滌衣物時建議分開處理,必要時用高溫或單獨的消毒程序代替。
若感染甲流
請抓住“黃金48小時”
遵醫囑用藥
做好家庭消毒!
內容綜合來源自:新華社、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ID:CCTV-channel1)綜合《生活圈》、央視新聞客戶端、安徽商報、麥子熟了等
[聲明]素材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本公眾號轉載文章至其他平臺所引發的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