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作為教育領域的網紅人物,憑借高考志愿填報咨詢和個人勵志形象走紅,但這次,他怕是要被DeepSeek革去老命了,成為最早一批炮灰。
張雪峰言論和商業行為近年來引發廣泛爭議。他專業建議的片面性與功利化傾向非常突出。
譬如他公開貶低新聞專業價值,認為其就業前景差,建議學生避開該專業。其最大槽點在于,將新聞專業與紙媒、電視臺簡單等同,忽略了互聯網傳媒、自媒體、公共關系等新興領域的職業機會,缺乏對行業生態的全面認知。
這種“唯就業論”的功利化導向,也會扼殺學生的興趣與理想,忽視了職業選擇中個人特長的適配性。
他對“世界語”這一曾在中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毫無概念,暴露出知識儲備的局限性。專業素養的短板,更多靠忽悠補足。
張雪峰團隊依賴人工整理高校數據,部分信息甚至參考公開平臺(如夸克App),核心競爭力建立在“信息差”而非專業深度上。
即便如此,他公司推出的志愿填報套餐如此高價(如17999元的“圓夢卡”),利用家長焦慮牟利,割了一手好韭菜。
張雪峰多次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模棱兩可的動態(如“被強制住院”、“互聯網失蹤人口回歸”),這種炒作手法,暴露出“北漂勵志導師”表象背后的“流量商人”本質。
商人沒什么不好,但虛偽裝逼,刻意營造“受迫害”人設,公眾反感也是求錘得錘了。
隨著AI工具(如DeepSeek)在高考志愿填報領域的應用,張雪峰的商業模式將面臨直接沖擊:
最大的威脅在于,他的信息差優勢迅速瓦解。AI可通過大模型整合官方招生數據、歷年分數線、專業熱度等多維度信息,并實時更新。
相比之下,張雪峰團隊依賴人工收集數據,效率和準確性均處劣勢,這削弱了張雪峰的核心競爭力。
AI還有成本與普惠性優勢。
AI工具多為免費或低價服務,而張雪峰的高價套餐(如17999元)在性價比上難以匹敵。年輕一代會更傾向于依賴數據而非個人IP。
張雪峰也感受到威脅,他提出所謂的“情緒價值”是當前AI難以復制的。還有所謂非公開信息的壁壘……
但這種東西,說白了忽悠的成分更大。非公開信息在實際就業中的權重能有多大?你又能掌握多少別人不知道的非公開信息?至于情緒價值,說白了不就是提供心靈雞湯嗎?
接下來的問題是,DS會多久革掉張雪峰的命?
我的答案是:短期內,AI工具將分流張雪峰一部分用戶群體,中期來看,隨著AI進一步融合情感交互能力、接入更廣泛的非公開數據,以及大眾認知的提高(不易被忽悠),張雪峰的生存空間將被大幅壓縮。
割韭菜將越來越難。
張雪峰會是最早被割掉命根子的那一波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