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335篇文章
晨霧還未散盡,郝好已經對完成了今日第三次的掏耳。懷孕14周的她輕撫微隆的小腹,得意的拿著金耳挖,欣賞著那顆琥珀色的大耳屎。
孕前的郝好是美容院的VIP客戶,每周三的采耳儀式雷打不動。躺在日式榻榻米上,看著技師用音叉輕敲孔雀羽,耳道里流轉著羽毛的震顫,是她最奢侈的放松時刻。直到孕吐反應打亂所有計劃,被迫宅家的她翻出了外婆的鎏金耳挖。
「剛開始就像撓癢癢。」郝好后來向醫生描述。孕激素讓她的感官異常敏銳,金屬與耳道皮膚的摩擦聲被無限放大,仿佛顱內正在演奏德彪西的《月光》。漸漸地,掏耳頻率從三天一次發展到隨時隨地——追劇時、敷面膜時、甚至等外賣的間隙,金耳勺在耳道里翻攪出的沙沙聲,成了比胎心監護儀更令她安心的存在。
危機在第七次「家庭采耳」時初現端倪。某天清晨,她在耳挖尖端發現了暗紅色血絲。可真正的災難始于那個晚上,她蜷縮在沙發上,金耳勺在右耳道深處探尋。這次的「獵物」格外頑固,耳挖與耳垢摩擦發出的嘎吱聲刺激著她的神經。突然,一陣銳痛直沖天靈蓋,她本能地抽出耳挖,尖端赫然沾著新鮮血跡。
急診室里,郝好齜牙咧嘴的捂著右耳,她的右耳已經聽不清聲音了,張嘴說話都會引發劇痛。呂顏露醫生用耳鏡照向耳道時倒吸冷氣——原本直徑7-8毫米的耳道縮成細縫,膿血混合物正在鼓膜表面形成「琥珀封層」。
“這是典型的創傷性外耳道炎。”呂醫生指著顯示屏解釋,“孕期免疫力下降讓炎癥反應加倍兇猛,再晚來兩天,耳朵都可能腫起來。”
治療過程堪比酷刑。由于妊娠早期很多藥都是禁用的,每次消毒、換藥都像在耳道里引爆微型炸彈。最煎熬的是聽覺變化——發炎的耳道讓所有聲音都蒙上水霧,丈夫的安慰聲聽起來像是從深海傳來。
郝好自然是后悔不已,自己天天不離手的鎏金耳挖居然成了罪魁禍首,“不能怪我,耳朵不掏很癢啊!”耳朵是會越掏越癢的,”呂醫生在換藥間隙科普,“外耳道炎患者里,十個有八個是『掏耳愛好者』。正常耳道如同精密的自凈工廠:細密耳毛是智能過濾器,油性耵聹是天然抗菌劑,下頜運動時肌肉的牽拉更會帶動陳舊耳垢自然脫落。但當外力反復刺激,這套系統就會陷入混亂。”
郝好的病例堪稱典型教材:頻繁掏耳破壞酸性保護膜,刺激耵聹腺報復性分泌;硬質耳勺刮傷皮膚形成創面,讓金黃色葡萄球菌趁虛而入;孕期免疫力下降更讓炎癥迅速蔓延。于是原本光滑的耳道壁布滿血痂,腫脹組織幾乎封死聲音通道。
耳道的自凈系統
1. 「會呼吸」的耵聹腺
正常耵聹含角蛋白、脂肪酸,自帶抑菌buff
2. 「智能傳送帶」
顳頜關節每活動一次,耳垢都會向外移動
3. 「酸性防護罩」
健康耳道pH值維持在5.5-6.5,能抵擋住大多數病菌的攻擊
三周后復診時,治療室變成了科普課堂。呂醫生演示的耳道沖洗術,徹底顛覆了郝好對“干凈”的認知:
“37℃生理鹽水從耳道穹頂注入,水流會沿著耳道壁螺旋推進。”屏幕上,微型攝像頭正直播「耳道大掃除」——生理鹽水裹挾著頑固耵聹,在鼓膜前優雅轉向,帶著陳年耳垢從耳道口傾瀉而出。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卻比任何采耳都令人震撼。
“這才是真正的ASMR,”呂醫生笑著調節沖洗壓力,“我們甚至可以根據耳垢類型定制方案:油性耳垢用碳酸氫鈉軟化,栓塞的耵聹用耵聹鉤撬動,比小羽毛技術含量高多了。”
Q&A:關于耳朵的理性對話
Q:耳朵癢得睡不著怎么辦?
A:試試「耳部瑜伽」:雙手搓熱捂住雙耳,突然松手制造氣壓變化。這種物理止癢法安全又有效。
Q:游泳后耳道潮濕總想掏?
A:把吹風機調至低溫檔,距耳朵30厘米輕吹1分鐘(切記避開鼓膜方向),比棉簽安全十倍。
Q:兒童耳垢堵塞影響聽力?
A:別擅自處理!兒童耳道更嬌嫩,醫院有專用耵聹溶解劑,滴藥3天就能讓耳垢自動「繳械投降」
作者:深圳市人民醫院
耳鼻咽喉科 呂顏露 副主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