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好好用報道
編輯:Sia
AI 產品都發現了引流新方法 ——DeepSeek-R1。
打工人の AI 外掛,又雙叒升級啦!
今天,騰訊旗下智能工作臺 ima.copilot( 簡稱 ima )喜提「雙模雙待」:
左持騰訊混元大模型,右牽 DeepSeek-R1。
智能 Buff !
PC端界面,地址 ima.copilot
移動端體驗路徑,微信搜索 ima知識庫 小程序
也許很多人對 ima (諧音:哎呀媽)還有些陌生。
它是騰訊去年 10 月才推出的一個以知識庫為核心的生產力工具,集搜、讀、寫于一體。
獲取知識,通常第一步就是搜索,搜完了自然要讀透,最后落在筆頭上才作數。
而 AI ,可以大大提升這一過程效率。
思考問題越多,日積月累,你的知識庫——「第二大腦」也會越來越大。
還能與人共享。
和其他知識生產工具相比,ima 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直通」簡中最佳長圖文生態:微信公眾號。
無論是搜索資源。
還是個人知識庫。
除了微信生態圈的豐富資源,還能將個人電腦、硬盤等資源導入 ima 知識庫。
就拿知識庫來說。
多年耕耘,微信早已成為每個人的主要「知識外掛」之一。
如果你試過往其他工具的知識庫里批量導入微信「外掛」里的「存貨」,就知道這一過程多么痛苦。
但在 ima 上,這些都不是問題。
( 畢竟,都是一個媽生的。)
那么,將微信生態里的資源導入 ima 知識庫,到底有多快捷呢?
先看微信公眾號文章。
點擊右上角,并選擇「用小程序打開」,就能看到 ima 知識庫。
輕輕一點,立刻導入成功。
再說微信聊天、文件傳輸。
點擊「導入」,選擇「微信文件」。
可以自由選擇導入對象了:「文件傳輸」文件(左),或者,聊天記錄里的文件(右)。
是不是超級省事兒?
接入 DeepSeek-R1 后, ima 到底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
先說搜索。
在一些實時問題上,無法聯網的 DeepSeek-R1 表現顯然不如混元大模型。
「《哪吒2 》最新票房是多少?」這是 DeepSeek-R1 的回答。
對于問詢,DeepSeek-R1 主要基于公開可查的歷史文化常識和邏輯推理,作答時不會直接引用微信公眾號文章或其他特定來源。
而選用混元大模型,除了公開網頁,微信公眾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
你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靈活選擇。
個人覺得呢,接入 DeepSeek-R1 后,體驗提升最明顯是 ima 的「讀」和「寫」。
在個人知識庫管理上,你可以充分發揮 DeepSeek-R1 強大推理能力,吃透某個文檔。
如,「找出這篇文章中那些有違人們直覺、通識的觀點,并以圖表的方式展示出來。」
結果,一目了然。
甚至吃透知識庫里的一批文件。
我把 《AI 好好用》的一些很受讀者歡迎的文章都傳到了知識庫,庫里也有不少其他人寫的 AI 文章。
假設要做選題,我會問:「目前最受大眾關注的 AI 話題有哪些?用圖表方式展示出來。」
表格有了,我們可以順著這些熱點繼續和 AI 碰撞選題。
當然, DeepSeek-R1 還不會做腦圖。
閱讀這本英文書之前,我想知道本書的大致框架,這個任務還是的交給騰訊混元大模型。
至于文案創作,DeepSeek-R1 超強寫作能力可以幫你省去很多麻煩。
看完書,想寫一篇文筆風趣、通俗易懂的讀后感,打算發公眾號,文章長度最好不要超過 1 千。
這不,底稿立刻就有了。
看完一篇超長的文字,想做一個分享。
讓 DeepSeek-R1 快速寫個 PPT 腳本。
只要點擊「記筆記」,就能立刻進入寫作頁面「精修」啦!
最后,劃重點——請大家務必將 ima 更新至最新版本,只有最新版本才能讓 DeepSeek-R1 帶你飛!
以后我們會帶來更多好玩的AI應用,也歡迎大家進群交流。
? THE END
轉載請聯系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