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靖江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700萬元的貸款詐騙案件。為強化金融機構風險防控意識,靖江法院特別邀請靖江農村商業銀行相關工作人員旁聽此次庭審,以這一典型案例為金融領域敲響風險警鐘。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宮某某招募無實際購車能力、無穩定收入的“白戶”(即未辦理過信用卡和貸款業務的個人),通過偽造工作證明、銀行流水等信息,安排人員對“白戶”進行包裝、話術培訓后,至銀行申請辦理無抵押汽車消費貸款,在貸款到期后拒不還款的方式,累計騙取銀行貸款資金逾700萬元,造成金融機構重大經濟損失,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
庭審過程中,法庭嚴格圍繞犯罪事實認定、證據采信以及法律適用等焦點問題有序展開調查與辯論。被告人宮某某對自身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當庭表示認罪認罰。鑒于案件審理過程中暴露出金融機構在貸款資質審查環節存在的明顯漏洞,以及信息核驗機制缺失等突出問題,法庭適時開展“嵌入式”釋法工作。法官明確闡釋了貸款詐騙犯罪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以專業、嚴肅的態度警示金融機構必須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完善相關制度流程。
旁聽人員紛紛表示,此次庭審極具代表性與針對性。通過這種“沉浸式”的法治教育方式,他們深刻認識到在信貸業務中信息核驗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提升反欺詐能力,切實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庭審結束后,靖江法院刑庭負責人陳潔介紹,進一步深化與金融機構的協作配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司法治理,是2025年刑事審判工作的重點之一。靖江法院將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推動犯罪懲治與追贓挽損緊密聯動。針對涉眾型金融犯罪,積極探索建立“刑事審判+涉案財物處置”一體化工作機制,切實提升追贓挽損工作效率,最大程度減少金融機構和群眾的經濟損失。二是促進司法治理與行業治理深度融合。針對類案中頻繁暴露的征信審核、合同監管等潛在風險隱患,靖江法院將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排查行業問題,完善監管制度,規范市場秩序,推動金融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三是實現普法宣傳與風險預警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普法宣傳、巡回法庭、發送司法建議等多種形式,向金融機構普及金融法律法規和風險防范知識,增強金融從業者的風險意識和法律素養,為金融安全與良好營商環境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通過持續延伸審判職能,以高質量的刑事司法服務,助力金融領域安全穩定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