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俄烏沖突中對俄羅斯的援助,某種程度上,讓俄羅斯深感“難以回報”,主要是朝鮮方面堅決不接受。近期俄羅斯駐朝大使馬采戈拉對外透露了一個細節:目前有數百名在俄烏沖突中負傷的俄羅斯軍人,正在朝鮮條件最好的醫院內接受著全免費的醫療照顧。這些官兵在戰場上受傷后,沒有回自己國家,而是被送往了朝鮮進行救治。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俄羅斯國內的醫療資源似乎已捉襟見肘,以至于需要將傷員送往國外治療,所以經過溝通,朝鮮方面接納了這批傷兵。馬采戈拉大使還詳細介紹,這些在朝鮮接受治療的傷員,不僅醫療費用全免,就連日常護理、飲食以及所有相關開銷,也均由朝鮮方面一力承擔。當俄羅斯方面出于感激,提出至少應補償給對方一部分療養費用時,朝鮮的代表卻顯得頗為不悅,當場婉拒了俄方的提議,并強調這樣的幫助是出于兩國之間的友誼,無需任何形式的回報。
馬采戈拉還透露,那些在俄烏沖突中戰死的俄軍士兵的子女,可以在朝鮮享受到免費的假期。同時,兩國之間的大學生交流項目,也正在進行中,進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截至目前,朝鮮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已從最初的彈藥供應,擴展到直接派遣軍隊支援,進而涉足醫療援助領域,全方位展現了對俄羅斯的支持,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承諾并非空談。
戰場上的援助之外,朝鮮的支持還延伸到了俄羅斯的后方。據韓國國家情報院的報告,數千名朝鮮工人正通過各種途徑前往俄羅斯各地,構成了戰場之外的另一股支持力量。這些工人是以學生簽證為掩護進入俄羅斯的,目的是填補俄羅斯因特別軍事行動,而出現的建筑行業人力空缺。據悉,已有4000名朝鮮工人成功抵達并投入工作,每人每月可領取大約800美元的補助。這一行動不僅凸顯了朝鮮對俄羅斯的多維度支持,也讓俄羅斯在戰場內外,都能感受到朝鮮軍民在跟他們并肩作戰。
韓國方面對此提出質疑,認為俄朝雙方利用學生簽證等手段,規避了聯合國安理會第2375號決議中,關于禁止向朝鮮勞動力發放工作許可的規定。然而無論手段怎樣、外界如何評判,朝鮮對俄羅斯的支持已是客觀事實。盡管這些信息源自韓國的報道,俄羅斯與朝鮮官方尚未置評,但依據俄朝雙方簽署的全面條約內容來看,其中涵蓋的共同防御、貿易、科學、技術及國防合作等領域,為雙方開展相關合作提供了合理依據,使得這些合作顯得理所當然。
朝鮮在俄烏沖突中對俄羅斯的大力支援,并非單純的利他行為,背后有著其自身的戰略考量。朝鮮意在通過參與實戰,汲取現代戰爭的寶貴經驗,并期待與俄羅斯共享戰果。同時朝鮮也期望能從俄羅斯獲得特定領域或項目上的回饋,比如軍事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朝鮮計劃在今年內,借助俄羅斯的技術力量,著手生產無人機。依據俄朝全面條約的相關條款,雙方確實擁有協同研發并批量生產各類無人機的合作基礎。
另外俄羅斯駐朝大使馬采戈拉也提到了,俄羅斯正在向朝鮮提供煤炭、糧食和藥品。可見俄朝之間的援助合作也是有來有往,不存在只有一方付出的情況。即便朝鮮對俄羅斯的部分援助免費,俄方也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回應。俄朝之間的全面戰略伙伴協議,主要聚焦的本身就是兩國合作互補的領域,畢竟俄朝都深受西方制裁和圍堵,只有合作共贏才是突破西方封鎖的唯一出路。
對朝鮮來說,既然他們已經邁出了援俄的第一步,就必定打算做到最好,哪怕是付出一些代價也可以,否則還怎么跟俄羅斯分享勝利的果實?朝鮮援俄后能夠得到的戰略回報,可比外界想象得要多得多,哪怕俄烏沖突被盡快終結,可以預見,朝鮮和俄羅斯的高水平合作不會立刻結束。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