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中國姓氏分布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在用的姓氏逾6000個。
其中,2個姓氏人口規模超過1億。其中之一,就是王姓。
王姓,人口規模位列全國第一,為10183.22萬人,占比為7.21%。
王姓,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周朝的國姓姬姓。
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姬晉,又稱太子晉、王子晉、王子喬。
姬晉,東周第十一任君主周靈王姬泄心的長子,姬泄心對他十分喜愛,立他為太子。這時候的周王朝已經衰敗不堪。
姬晉幼時便聰明博達,喜歡吹笙,他演奏的樂聲如同鳳凰鳴唱,令人陶醉。
公元前551年,天降大雨,洪水滔天。姬晉正確應對,這就是《國語·周語》中記載的:“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
當時的晉國非常霸道,晉文公聽說太子晉英明,擔心他即位后報復晉國,先后派了兩個人試探太子晉。
試探的人回來對晉文公說:不要怕,太子晉雖然見識過人,但是活不了三年。
果不然,太子晉于20歲時突然得病身亡。
關于他的死,非常蹊蹺。
當時,孔子已經6歲了,當知道姬晉死亡消息后,竟然把手中的筆扔掉,氣憤地喊道:“惜夫,殺吾君也。”這也說明姬晉屬于非正常死亡。
關于姬晉的死,也有“神仙之說”,最早見于屈原的《楚辭·遠游》中。
西漢劉向在他的《列仙傳》中寫到:太子晉乘坐白鶴出現在緱氏山之顛,可望而不可及。
在洛陽西漢壁畫墓《卜千秋升仙圖》中,太子晉是人首鶴身,駕鶴飛升的仙人。
李白也在《感遇》中寫到:“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金骨既不毀,玉顏長自春。”
而這個年代的太子晉,已經成為了道家的神仙,人們建立祠堂祭拜。
東周后期,諸侯國紛起爭霸,姬周王室衰微,姬晉的兒子姬宗敬為避亂舉家隱居在太原一帶。
當地人們因其來自王宮,便稱他為王,他的家族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
后來,前蜀皇帝王衍,追尊姬晉為王氏始祖。
對于王氏族人,山西太原是他們的發源地。我們去太原晉祠旅游,會發現其中有王氏祠堂——子喬祠,為王氏祖廟,海內外太原王氏尋根祭祖的場所。
王氏的另一脈,則是山東瑯琊王氏。
這一世族的始祖為西漢王吉,由今青島市即墨區溫泉鎮西皋虞村,徙家于瑯邪臨沂都鄉南仁里,于東晉初年達到最盛時期,史稱“王與馬,共天下”。
西晉末年永,瑯邪王氏衣冠南渡、遷居金陵,在今南京市棲霞區僑置南瑯邪郡。
而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府店鎮南緱山上,有武則天由東都洛陽去登封封禪時撰寫升仙太子碑,追述王子晉的神話故事。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王姓也是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16個省市的第一大姓。在這些城市中吃飯,一桌上總能邂逅自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