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國人的習俗。盡管北方人的元宵與南方人的湯圓在工藝上有所不同,但闔家團圓健康吉祥,是共同的心愿。
但就在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了一個此前從未出現的問題。 2批次不合格樣品出現了同一個問題——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新問題,因為在2025年2月8日之前,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允許作為添加劑在湯圓中合法使用,所以市場監管部門壓根是不會檢查此項目的。
脫氫乙酸鈉,又常被稱作脫氫醋酸鈉,分子式為C8H7NaO4,一直被認為實用的低毒廣譜型防腐劑,對經常容易引起食品腐敗和霉變的酵母菌、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強。
依據今年2月8日號后廢止的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脫氫乙酸鈉可以用于七大類食品中,見下圖:
隨著國外對其 危害性 的研究增多,人們發現長期攝入脫氫乙酸可能引起肝、腎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表現為肝腎功能性減弱,驚厥、顫抖等,還可能會引起體重的減少和慢性肺水腫。
為 了順應食品安全的國際潮流,我國新版的2024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已刪除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黃油和濃縮黃油、淀粉制品、面包、糕點、焙烤食品中的使用。
營養健康貼士:
看懂湯圓元宵的產品、營養標簽
1. 標簽信息要齊全,“9+”要素不可缺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應包括: 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9大項目,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
在超市等正規食品銷售場所或渠道銷售的湯圓(元宵),其標簽上應包含上述信息。 消費者不要購買或食用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掩蓋、補印或篡改標示的產品。
2. 配料順序有講究,致敏原信息勿漏讀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并存在于產品中的任何物質(包括食品添加劑),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標示。 同時,加入量超過2%的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排列。 因此, 消費者在選購湯圓(元宵)時,可以先查看配料表,了解產品的配料使用情況,再決定購買哪種產品。
此外,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麩質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廠家一般(不是必須)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識的名稱,或在配料表鄰近位置加以提示; 加工過程中可能帶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也宜在配料表臨近位置加以提示。 易敏人群在挑選或食用湯圓(元宵)時需注意仔細查閱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鄰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3. 兩個日期要細看,貯存烹煮遵說明
產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重點查看。 正規渠道銷售的湯圓(元宵),其包裝上會清晰標示出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選購湯圓(元宵)時,不要購買已過保質期的產品。
按照法規要求,在預包裝湯圓(元宵)產品的標簽上都標示著貯存條件。 如速凍湯圓一般要求在-18℃條件下儲存,在保質期內可保持其穩定的品質。 因此, 無論在選購產品時還是購買后在家保存產品,都應確保產品貯存在標簽標示的貯存條件下。
4. 產品標簽閱讀后,營養標簽可參考
除了前面提到的食品標簽,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的要求,湯圓(元宵)標簽上還會提供營養標簽,主要為表格形式的“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至少應標出5個要素(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的含量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消費者可根據營養素參考值和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食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