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
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
本場發布會聚焦
2025年
重慶市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
會上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擁軍
針對記者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
問:2025年,重慶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保障體系?
答:一直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住房保障工作,今年市住房城鄉建委將把在城市穩定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范圍,構建分層分類、租購并舉的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實現農業轉移人口住房保障全覆蓋,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來、住得安心。具體有三個舉措:
一是通過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
重慶市公租房在全國率先打破戶籍限制,農業轉移人口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申請資格,凡是在中心城區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滿足住房、收入標準條件就可以申請市級公租房。其中,住房條件為:在中心城區無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5平方米,三年內無住房轉讓行為。收入條件為: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準,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本市上年度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家庭不高于1.1倍,單身人士不高于1.2倍。符合條件的群眾可通過各區公租房申請窗口或者“渝快辦”線上等渠道進行辦理。2025年重慶市將分配公租房2.5萬套,為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二是通過保租房提供階段性保障。
保租房就是保障性租賃住房,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通過新建、改建、改造、收購等方式進行籌集。重慶市保租房以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可拎包入住;不設收入限制,面向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供應。大家可通過“渝快辦”搜索渝悅安居,查找心儀的房源,然后到保租房項目現場辦理入住。2025年重慶市將新籌集保租房2.4萬套(間),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三是通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長久性保障。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劃撥土地進行建設,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重慶市已經制定相關政策制度,將包括農業轉移人口在內符合條件的工薪收入群體納入配售對象范圍。2024年全市已開工建設14個項目、7000套房屋,2025年將新開工建設6000套,將分批形成有效供給,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在內的工薪收入群體購房需求。
來源:重慶住建
(文章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企業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