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現網上關于車企負債的話題討論的比較多,出于好奇,也去了解了這方面的知識。發現有些朋友對車企負債還是存在誤解的。想要真實了解一家企業的負債情況,不能單純通過負債數字來衡量經營狀況,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其負債結構。
企業規模和營收更是談負債一個繞不開的維度,因為它能更真實和全面的體現一家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其實汽車作為重資產行業,從全球范圍來看,國內外主流車企的總負債都比較高,且隨著企業規模越大、營收越高,總負債也越高。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在這方面都不是專業的,但通過公開的數據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到,全球主流車企的負債實況,可以看到各車企的總負債普遍很高。
首先來了解下國外車企,可以參考下這組公開的數據:大眾集團營收2.5萬億元,總負債達3.2萬億元、豐田營收2.1萬億元,總負債達2.6萬億元。這些頭部車企的總負債均高于營收。
而國內車企相對國外車企,總負債相對較低。2023年,上汽集團營收7447億元,總負債6637億元、比亞迪營收6023億元,總負債為5291億元。由此可見,高負債是全球汽車行業的普遍現象。
那么全球車企這種高負債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是由于汽車行業的產業鏈長、研發投入大、生產規模大等因素導致。車企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用于新技術研發、生產線升級以及市場拓展,以保持競爭力。
同時負債還分為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從全球主流車企來看,有息負債普遍達到數千億甚至上萬億規模,且在總負債的占比較高。2023年,豐田有息負債1.7萬億元,在總負債占比達67%、大眾集團有息負債1.1萬億元,在總負債占比34%、相比之下,國內主流車企有息負債規模相對較低。上汽有息負債1078億元,在總負債占比16%、比亞迪有息負債303億元,在總負債占比6%。這表明國內車企在資金管理上更為穩健,對有息負債的依賴程度較低。
由此可見,國內車企在負債管理上相對更為謹慎,國內車企近年來通過優化成本結構、提升運營效率等方式,有效控制了負債規模。
綜上所述,車企負債不該被誤解!談負債一定要談企業規模和營收情況。想要更全面的了解車企負債,不能單看總負債數,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其負債結構。只有全面了解之后,才能更科學合理的了解車企的真實狀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