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八軍黨史委員會要籌辦軍史紀念館,特意派干事牛國強到三十八軍前身八路軍115師在抗戰時期的濱海抗日根據地莒南縣搜集資料。
當時,莒南縣縣委、縣政府都對此工作很支持,并指派縣、副主編、軍事志稿主撰人李祥琨具體負責。
莒南縣黨史辦那時候也在籌備編輯莒南縣人物志,因此李祥琨在見到牛國強以后,就順口問了一句:
“三十八軍中莒南籍的人中有無可入傳的重要人物。”
牛國強想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原三十八軍114師342團一營營長、志愿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曹玉海。
不過,出乎預料的是,李祥琨后來調查,卻并沒有發現莒南縣還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事實上莒南縣過去的宣傳中,也從未提及這個人。
在三十八軍資料中,曹玉海不是莒南縣的,而是莒縣人,莒南縣雖然原屬于莒縣,但是早在1941年就從莒縣析出了。
曹玉海當年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后,三十八軍怎么也聯系不到曹玉海的家人,莒縣幾次反饋回來都說查無此人,后來這件事情就被擱了下來。
曹玉海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
一
1953年10月29日,新華社在平壤發出專電,向全世界公布了志愿軍功臣以及英雄名單。
當時,排在曹玉海名字前面的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楊根思、一個是黃繼光,兩人是志愿軍特等功臣、特級英雄。能與曹玉海名字放在一起的也有不少耳熟能詳的,比如邱少云、胡修道、楊連弟等。
就從我了解曹玉海,還是在王樹增的《朝鮮戰爭》中看到的。
曹玉海是抗戰時期參加的八路軍,1943年1月參加八路軍山東縱隊二旅,參軍不久即負了重傷,在老家養好傷后,恰逢萬毅率領的起義部隊東北軍111師駐扎在莒南,曹玉海就向組織申請參加該部隊,并經過了批準。
萬毅率領的這支起義部隊1944年10月20日改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該部在抗戰勝利后,奉令開赴東北,成為三十八軍的一部分。
1944年2月,曹玉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曹玉海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就立過戰功,并多次受到表彰,根據資料記載,曹玉海從1943年參軍到1948年,總計榮立功7次,其中大功3次,并榮獲五枚勛章。
渡江戰役后,曹玉海已經升任營長。
1949年6月,曹玉海在宜昌戰役中再次負傷,部隊特意安排他到后方醫院治療,但當時部隊已經考慮安排曹玉海轉業,計劃曹玉海傷愈后,就安排他到武漢監獄任監獄長。
也是在療養院期間,曹玉海與院里一個護士談了戀愛,可也是在談戀愛期間,曹玉海從廣播中得知了一個消息——朝鮮戰爭爆發了。
當時,三十八軍正在武漢集結準備北上,曹玉海是第一時間找到了部隊,堅決要求回部隊。
應該指出的是,當時部隊的確在收攏老兵,暫停轉業,但對曹玉海,軍里其實是準備開后門的,因為曹玉海過去負傷太多,身體狀況明顯不太好,加上又準備結婚,是以一開始根本就沒通知他。
可軍里最終還是沒架住曹玉海一再請求,批準了他回部隊。
曹玉海的未婚妻其實反對他到前線去,兩人還為此吵過架,可后來曹玉海還是說服了未婚妻,在臨別前,未婚妻給曹玉海寫了封信并贈送了親手縫的枕頭套,上面繡著四個字“永不變心”:
“玉海,我親愛的:一想到你要離開我,我的心就像撕裂了一樣! 自從見到你,我才曉得一個人應該怎樣生活。但,我畢竟還有些過于注意個人幸福,你的批評是正確的。你說得對: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為了和平,為了世界勞動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誰知道什么時候能相見,但我要等待,等待你勝利歸來。我為你繡了一對枕頭,請帶著它,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我想總會有點兒時間的,親愛的,千萬寫信來,哪怕只是一個字也好……”
二
有關三十八軍在抗美援朝時期的表現,過去談的多了,這里不再談。
曹玉海本身就是戰斗英雄,上了戰場以后更是所向披靡,并多次立功,曹玉海當然堅信志愿軍一定會取勝,但他卻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許在他看來,那時候他已經犧牲了。
老戰友姚玉榮從營長那兒看過他未婚妻的照片,那時部隊行徑在去朝鮮的路上,當時他好奇的問了一句:
“為什么不結了婚再走?”
曹玉海回答:
“萬一犧牲了對不住人家。”
姚玉榮那時還開玩笑:
“是不是不太喜歡她?”
曹玉海搖頭:
“死了我也戀著她。”
1951年1月25日,美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集中16個師又3個旅,1個空降團及炮兵、坦克部隊,總兵力約25萬余人,在航空兵支援下發動全線反撲。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打響。
志愿軍當時正在休整,為兩個月后發動的春季攻勢做準備,因“聯合國軍”進攻被迫轉入防御作戰,當時三十八軍的任務是,在志愿軍副司令員韓先楚的指揮下,協同50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驪州以北68千米地段上組織防御,抗擊“聯合國軍”向漢城方向的進攻。
1951年2月10日,時任三十八軍副軍長的江擁輝把曹玉海叫了過來,命其率領一營防守武甲山、 鶯子峰一帶陣地。在隨后兩天時間里,曹玉海率領一營頑強擋住了美軍數次攻勢,部隊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2月2日拂曉,美軍集中騎兵第一師一個團的兵力,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及50門大炮的配合下,向一營主陣地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發起兇猛進攻。
曹玉海率部打退了敵人六次沖鋒,但在敵軍第七次進攻時,曹玉海在前線作戰時,被兩發子彈擊中了頭部和胸部壯烈犧牲。
在營長曹玉海犧牲后,戰士們高喊為營長報仇的口號,又投入了持續的作戰。
根據戰后統計,1營在兵力完全不占優的情況下,打退了十數倍敵人的進攻,殲敵680余人,自身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戰后1營記“集體一等功”,并獲得英雄部隊榮譽稱號,并授予“攻守兼備”戰旗。
曹玉海被追記特等功,并授予一級英雄榮譽稱號。
三
曹玉海犧牲以后,部隊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系到他家里人。
根據曹玉海生前資料記載,他的老家是“山東省莒縣老溝鄉東甸溝村草甸子人”,可莒縣根本就沒有老溝鄉草甸子村這個村子。
1997年4月,三十八軍整理黨史資料,工作人員在莒南縣偶然聊起了莒縣有個曹玉海的戰斗英雄。盡管是閑聊,但當時莒南縣黨史辦的負責人卻很上心,因為當地澇坡鄉東店頭村倒是有很多姓曹的人。
莒南縣史志辦副主任李祥琨在跑遍了民政局、檔案館查詢無果的情況下,開始走訪縣里曹姓人查詢,一個偶然的機會才得知實情。
一個在莒南縣制藥廠工作的工人曹敬給出了一個關鍵線索——曹玉海的老家就在東店頭村。
李祥琨后來到東店頭村去走訪,當地村黨支部也提供了一個線索,村子里確實有個叫曹玉海的烈士。
至此才真相大白。
原來當年莒南縣從莒縣析出,除了當地干部知道這件事外,老百姓其實是不大清楚的,特別是當時還是抗戰時期,曹玉海后來參軍入伍以后,按照習慣說自己是莒縣人,但實際上他卻是莒南縣人。
部隊的負責人后來也認為,曹玉海當年參軍十有八九是記錯了住址,要么是他本人報錯了,要么是負責記錄的通知記錯了。
曹玉海犧牲以后,部隊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宣傳曹玉海是莒縣人,可實際上莒縣早就沒有了老溝鄉草甸子村。
當時部隊犧牲烈士很多,后來反饋回來結果還有30余名戰士沒辦法聯系到家人,所以這件事情后來就被擱了下來。
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在小叔子犧牲后,其實收到過縣里的慰問,說曹玉海已經犧牲了,但是身份資料全無,村子里還因此傳謠,各種說法都有,甚至有人還挖苦:
“曹玉海算什么烈士?你算什么烈屬?有什么證據?還不知道真實情況是什么樣的!”
當時新華社公布志愿軍犧牲烈士名單時,雖然也報了曹玉海的名字,但他的親人們都不敢相信,廣播里說的“曹玉海”,就是他們心心念念的那個人。
李祥琨將事情的經過查清楚以后,向縣里作了匯報,莒南縣為曹玉海在《莒南縣志》中專門立了傳,三十八軍也收到了莒南縣反饋回來的結果,并更正了相關資料里的記載。
1998年9月,李祥琨偕同東店頭村的黨支部書記曹際守和曹玉海的侄子曹際擴三人前往河北保定三十八軍駐地。
三十八軍一聽是當年特等功臣的親屬來部隊,對他們的到來熱烈歡迎,部隊首長親自出面接見,帶他們參觀了軍史館及師、團、營紀念館、陳列館。
三十八軍不少領導人聽說后都來詢問他們:
“你們怎么才來?”
李祥琨三人回答:
“我們也是現在才知道烈士的情況呀!”
值得一提的是曹玉海的未婚妻。
在曹玉海犧牲以后,團組織股長陳茂雙代表部隊給信封上這個地址寄了封信:
“曹玉海同志是祖國優秀的兒子,是抗美援朝的一級英雄、特等功臣,直到他為祖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時候,還珍惜地保存著你給他的信和愛情的紀念。”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姑娘后來還寫了封回信:
“……這對我該是多么不可彌補的損失啊!但,我因有了這樣的愛人而自豪,我要永遠不愧為他的愛人。告訴您——他親密的戰友,我堅決要求到朝鮮前線去……”
曹玉海的英雄事跡,至今仍然在被傳頌,不光是被當年的老部隊傳頌,更是被祖國人民傳頌,他是實實在在的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