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此前一系列刺激政策陸續公布,以及AI界“黑馬”DeepSeek的崛起,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加入了看多中國股市行列。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外資機構通過加倉、買入、增資以及火速備案私募基金等方式,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看好。業內人士認為,外資機構的持續看好和資金流入,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也反映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隨著外資的不斷布局,中國資產的價值有望進一步得到挖掘和重估,相關行業和企業也可能迎來更多發展契機。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全球對沖基金今年以來大部分時間里一直在大幅買入中國股票。隨著全球資本市場形成“DeepSeek共識”,上一周的資金流入更是出現井噴。
高盛指出,截至上周五(2月7日)的數據顯示,高盛全球范圍內的主經紀商(PB)業務中,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合計成為今年“名義凈買入量最大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3日至2月7日的一周時間里,出現了對沖基金4個多月來購買中國資產的最強勁浪潮。
也有外資機構明確表態,已加倉買入中國股票。據彭博社報道,富達投資組合經理Taosha Wang表示,富達國際已增加中國股票持倉,并給予超配。Wang還表示,市場可能會從這里反彈,但“不會是一條直線”。
還有外資機構不斷增資,以此應對監管變化、保障業務穩定發展,并表達了對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
記者從天眼查看到,近日,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6億美元增至1.82億美元。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XIAOYI HELEN HUANG,經營范圍為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由FIL ASIA HOLDINGS PTE. LIMITED全資持股。
記者注意到,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已進行多輪增資,注冊資本金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增加到了1.82億美元,增幅超過五倍。
路博邁基金、聯博基金、貝萊德基金、安聯基金等多家外資公募也在2024年進行了增資。
此外,還有外資機構的私募產品火速備案,以加速布局中國市場。記者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了解到,英國量化巨頭寬立資本旗下的寬立(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只產品——寬立中國鉆選CTA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于近日完成備案,這距離寬立私募完成登記不到兩個月時間。
2月以來,包括高盛、德意志銀行、美國銀行在內,多家外資機構紛紛唱多中國資產。
近日,高盛表示,DeepSeek的崛起將為中概科技股帶來中長期價值重估的機會。其預計,在中性預期下,到2025年底,MSCI中國指數有望上漲14%,樂觀預期下該指數的漲幅有望飆升至28%。
德意志銀行的觀點稱,中國的企業在多個制造領域以及日益增長的服務領域提供了更高的性價比,且往往質量更優。投資者為主導地位買單,預計中國的折扣將消失。
由于政策的變化傾向于支持消費而非生產,以及可能的金融自由化,盈利能力在周期中可能會出現意外的上行。德意志銀行認為,A股、港股的牛市始于2024年,并將在中期超過之前的高點。
美國銀行策略師團隊預測,2025年初美國股市的持續上漲趨勢停止后,其全球市場領先地位將進一步減弱。同時,該團隊建議投資者做多中國股票。
事實上,外資不只是唱多中國資產,有關價值重估的交易已經啟動。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2月以來已累計上漲超6%,恒生科技指數2月11日有所回調,但2月以來累計漲幅近9%。
中信證券(28.270, 0.30, 1.07%)認為,隨著DeepSeek全球范圍的火爆出圈,中國資產重估敘事重新形成,且外資對A股整體仍然低配,短期外資凈流出態勢有望邊際改善,后續需關注兩會的政策落地情況以及二季度美國對華關稅實際征收情況。(證券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