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一碗湯圓、一盞花燈,既傳承著中華千年文化,也蘊含著中醫千年的養生智慧。
元宵節正值冬春交替,寒暖不定,人體陽氣開始萌動卻又受余寒侵擾。南昌貢方堂國醫館中醫科專家陳順濤介紹,此時養生得宜,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堅實根基。
飲食調養
元宵節有吃元宵和湯圓的傳統,其外皮由糯米制成,中醫認為,糯米性平味甘,有補虛調血、開胃健脾、益氣止瀉的作用。
但湯圓熱量高、糯米不易消化,脾胃虛弱者應適量食用,避免消化不良。
芝麻、豆沙等甜味食材具有滋陰潤燥、補肝腎的功效,適合冬季養陰。但甜食過多可能傷脾,導致濕氣內生,因此應適量食用。
另外,冬春交替時,氣候干燥,人體容易上火,建議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
蔬菜類:白蘿卜、菠菜、芹菜、蓮藕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水果類:梨、蘋果、橙子等,補充維生素C,潤肺止咳。
粗糧類:小米、燕麥、紅薯等,富含膳食纖維,促進消化。
春季養肝
順時養生是中醫養生的一大原則,元宵節正值立春之后,春季陽氣初生。
初春的元宵節,正是喚醒身體陽氣、疏解肝郁的黃金時機。中醫認為此時應順應自然,注重養肝護肝。
肝氣旺盛的人在春天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怒從心頭起”,從而引發各種身體問題。
◆這四件事最傷肝,最好別做:
1.飲酒
2.熬夜
3.高脂肪食物
4.高糖食物
貢方堂中醫科提醒您,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肝火旺及脾胃虛弱者宜“省酸增甘”,少食酸味的食物,多吃些性味甘甜的食物,平抑肝火,如白菜、粳米、大棗、山藥、南瓜等。
分享一款養肝的茶飲,準備枸杞子、菊花、綠茶適量,在沖泡好的綠茶中,加入枸杞、菊花,代茶飲,具有養肝明目、滋陰潤燥的作用。
傳統中醫有句俗話:初春艾灸好處多,勝過參湯和蟲草。
脾為后天之本,健脾可增強氣血生化之源,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此時艾灸養生,要注意調養脾胃、養護肝臟,以增進身體對水谷精微的吸收能力,保持肝氣順暢,陽氣才能更好地生發。
情志調養
春季肝氣易于升發,情緒波動可能較大。保持心情愉悅是春季養生的重要部分。
平時要少生氣、少憂愁、少思慮、少嫉妒等等,靜心養性,這樣才能使得肝氣暢通,有益身心,為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在春季養生要注意養好自己的精神,以此來達到養肝的作用。
起居養生
1、泡腳:每晚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加入艾草或生姜,有助于驅寒保暖,促進血液循環。
2、晨練:早晨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太極拳等,增強體質,提升陽氣。
3、合理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最后,在這張燈結彩、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貢方堂祝您和家人幸福安康、團團圓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