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寫了一篇存款百萬的現象,有個讀者說在老家建房子都不夠哪來的底氣,我猜她是沒有好好看我的那篇文章的。
一百萬要是無房無車當然難受了,我35歲,存款不到百萬,兩套房(還有一套貸款未還清),一輛車,一個娃,也依舊過著牛馬一樣的生活。
但大家發現沒有,手里存款有100W,每個月有將近2000的利息,是十八線小縣城一個月工資,這難道不夠底氣?
感覺都輕松了,人也自由了很多!
如果你在老家小城市有房子,再找份離家近的工作,甚至可以間接性上班,沒有老板的奪命連環催,沒有同事勾心斗角,睡到自然醒賬上又有幾十上百塊收入,買幾個小菜,錢根本花不完,小子日過得快活極了!
1從「月光焦慮」到「財務清醒」:錢是底氣,存錢是修行
有人說,成年人的安全感是銀行卡里的數字給的,這話一點不假。
2019年,我還是一個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工薪族,手里握著二套房的首付高不成低不就,工資發下來還沒捂熱就被銀行劃走。
那時我總想:“開源才能節流,掙一萬花三千才是王道。”
可現實是,沒等來“開源”的更多機遇,去年被裁員潮逼到墻角。隊友單位從2000人裁到300人,那一刻才明白,錢不僅是底氣,更是抵御風險的盔甲。
“存錢不是摳門,而是為了對不想要的生活說‘不’的資格。” 我開始用“還債法則”替代“消費法則”。
整理衣柜、盤點賬單、關停無腦訂閱,甚至把“劃算”重新定義:不是價格多低,而是是否必要。
就像整理房間時發現,重復的衣物和電子設備早已吞噬了時間和空間。兩年后,我提前還清首套房貸。
2從「拼命掙錢」到「讓錢生錢」:被動收入才是自由的起點
真正的自由,是睡覺時也能掙錢。
2023年,我商務合作單月就開始破2萬了,那時候一心想著多接商單,其實還是金錢感匱乏。
這些“主動收入”依然綁定了我的時間,消耗我的能量,那些我手里的基金高股息股票和房租收入,才是真正“躺賺”的資產。
去年股票分紅+基金收益+房租,被動收入覆蓋了全家生活費。 “理財不是賭博,是和時間做朋友;暴富是運氣,慢慢變富才是能力。”
3從「生存內耗」到「生活發光」:錢的意義是兌換選擇權
有了錢,自由職業讓我能清晨送孩子上學、下午寫稿、深夜復盤生活和搞錢項目,閑暇時去見喜歡的同頻人。
這種“不上班只工作”的狀態,比躺平更讓人上癮。
如今,我依舊記賬、復盤、薅羊毛,但心態變了。從前省錢是恐懼,現在理財是樂趣。
就像整理衣櫥,留下的都是心動物品;理財賬戶里,每一筆投資都精準匹配人生階段。
“真正的‘眼里有光’,是知道未來可期,當下可控。”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濕雪和長長的坡。”
如果你也想對生活說“不”,不妨從今天開始:
1. 強制儲蓄:工資到賬先存20%,窮不是理由,優先級才是;
2. 記賬復盤:蟬衣兒模板送你(添加微信“記賬”領取),每一筆流水都是人生劇本;
3. 投資自己:學寫作、做自媒體、考證書——最好的“睡后收入”是能力。
關注我,一起把日子過成“無限游戲”。
也歡迎添加我的微信,備注來意
1??蟬衣兒記賬模版和自媒體從0-1經驗分享(備注領資料)
2??蟬衣兒嚴選群,一起養生變美,買優質好物 (備注嚴選群)
3??蟬衣兒私塾課程2025年預報名(備注自媒體)
我是蟬衣兒
90自由撰稿人,不靠工資生活
在這里分享精簡生活,變美秘籍,存錢賺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