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很多標簽,但孩子也有多種花樣:
過度投入的直升機父母,執著于成績和成就的虎媽和虎爸,為孩子掃清學習和成長路上各種障礙的割草機父母、鏟雪機父母以及推土機父母。
與卷起的父母相比,另一個極端是大象父母,會過度的保護和干預孩子。
老虎父母顧名思義就是權威型父母,說話一言堂,不容許孩子質疑,只需要孩子聽話照做。
高壓力與高期待同時伴隨的是高要求,不僅家長對孩子要求較高,孩子對自我的要求也比較高。
在孩子早期或順境時,高壓力與高期待與高要求,會讓孩子在脅迫之下,有著超高學習質量和不錯的成績。
但隨著孩子進入高中或競爭更加激烈的學霸之中,也會伴隨著高挫敗感與自負。
慢慢的,當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成績不能再維持名列前茅之時,自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挫敗,也會由從前的上進到內耗,到慢慢躺平,再到擺爛狀態。
水母型父母則緊緊圍繞著孩子的生活,一切包辦,全然呵護,為了孩子掃清一切障礙。
父母對孩子百般呵護,各種真空保護,很少強調規則,也很少表達期待,一味對孩子各種縱容和寵愛,把孩子養得很任性和玻璃心。
導致孩子一點抗挫力都沒有,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就會習慣性逃避,根本不愿意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海豚型父母則是與孩子合作來平衡,既對孩子有著合理的期待,也對孩子制定該有的規則,既溫柔堅定又能靈活變通。
養育孩子的路上,父母既不能過于武斷獨裁,也不能過于放任,更不能完全不參與。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邃的,不僅影響孩子的認知、社會性和情緒發展,還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經常聽見父母說,自打孩子進入高中后,我都沒有管過,完全沒過問,都是看著孩子的臉色,即便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說。可是孩子為什么還會這樣煩躁和自我懷疑?
我真的沒有要求過孩子成績了,我也不敢要求成績,更不敢管孩子了,孩子為什么還會壓力這么大,甚至討厭學習和學校?
父母對孩子的管控與影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過程,并不是父母一時不管孩子,孩子就不會受過去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
同時,父母也要明白的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根本管不了,正如那句話所說: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就像在河里釣魚一樣。盡管你能控制你站在哪里,如何拋竿,用什么魚餌,但你控制不了天氣、水流、自然界的掠奪者,也控制不了魚往哪游。
這句話讓我太有感慨了。對于孩子即便再推動,呵護和保護得再好,再讓孩子沿著他最捷徑最正確的軌跡前行,也保不準有什么節外生枝,有些幺蛾子根本不可預測。
環境不可控,孩子的人際關系不可控,孩子的情緒不可控,孩子的選擇不可控,孩子遇到什么人,跟誰做朋友不可控。
即便父母操碎了心,都無法掌控孩子行走的軌跡以及自我的選擇。
父母不可能永遠權威,也不可能永遠說了算,更不可能讓孩子聽你的。
與其苦苦想著去改變孩子,與其拿為孩子好督促孩子在應該和正確的道路上前行,不如想一想如何后退一步,冷靜而清醒的克制自己想要改變孩子的心,以及看清時態的發展。
厘清哪些是自己能干預的?哪些是自己干預不了的?哪些話說了有益?哪些話多說無益?
并非父母對孩子的每一次好心,每一次協助都能合作共贏,倒不如嘗試換一種視角:
首先,有沒有更均衡的養育方式?在老虎、海豚與水母型父母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既對孩子有著積極的要求,也有著悉心的呵護,更有著邊界感與規則意識。
其次,教育方式是不是可以根據階段而靈活變通。
沒有一種養育方式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場景的變化,情況的變動而匹配不一樣的方式。
這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是固守著一種模式生搬硬套,鉆牛角尖。
最后,權威教養,溫柔堅定,尊重理解。
期待設置在合理的區間,關注情緒變化,先接納共情,后提出要求。
清晰哪些期待會錦上添花,哪些期待會適得其反,哪些期待會被來日反噬,哪些期待要投射必要的壓力。
父母的想法不一樣,做法不一樣,自我成長速度不同,也決定了孩子的潛能激發程度與自驅力的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