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總理莫迪在議會演講中,將矛頭對準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稱其無能導致印度在1962年對印自衛保衛戰中遭遇“毀滅性失敗”,并稱這是印度“歷史上最痛苦的一頁”。莫迪痛批尼赫魯的政策是“戰略誤判”,認為這場戰敗至今仍讓印度“翻不了身”。
這不是莫迪首次抨擊尼赫魯,自2014年以來,便不斷將尼赫魯塑造為“國家恥辱的象征”,尼赫魯屢屢成為印度轉移矛盾的“替罪羊”。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當年在那幾千米高原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1959年,印度越線建立據點,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士。盡管中國多次呼吁和平談判,但印度總理尼赫魯揚言“戰斗至最后一兵一卒”,并于1962年10月下令全面進攻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20日,面對印軍炮火,中國邊防部隊終于發起自衛反擊。東線戰場,解放軍以“拔點作戰”清除印軍據點;西線戰場,西藏軍區部隊如尖刀般插入敵后,僅用一天便擊潰印軍主力。
老兵葉宏亮回憶:“總攻時,幾十門火炮齊射,印軍陣地瞬間成火海。沖鋒號一響,戰士們如猛虎下山,印軍尸體遍地,活著的全逃了!”。解放軍充分發揮高海拔作戰經驗,利用夜襲、迂回包抄等戰術,打得印軍措手不及。印軍自稱“精銳”的第7旅,僅7小時就被全殲,旅長達爾維準將狼狽被俘。
戰前,印度自恃美蘇支持,認為中國不敢開戰。然而,印軍多為雇傭兵,缺乏戰斗意志;解放軍則是為保家衛國而戰,士氣高昂。
數據顯示,中國軍隊以陣亡722人、負傷1697人的代價,擊斃印軍4885人,俘虜3968人,繳獲武器彈藥不計其數。印軍潰敗之快震驚世界:士兵丟棄武器逃入深山,軍官燒毀文件保命,甚至有部隊成建制投降。一名印軍戰俘哀嘆:“中國軍人像雪崩一樣壓過來,我們連槍都來不及開!”
11月22日,中國單方面宣布停火,并將部隊撤至1959年實際控制線后20公里,交還全部繳獲物資和俘虜。這一舉動彰顯中國“自衛不擴張”的原則,更贏得國際社會尊重。
此戰徹底粉碎印度“大國夢”,換來邊境數十年和平。老兵葉宏亮感慨:“我們爭的是國家尊嚴!今天解放軍更強大,但和平不是靠退讓換來的。”
62年過去,這場“高山上的閃電戰”仍警示世人:中國領土一寸不讓!正如毛主席所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和平需要實力捍衛,而中國軍人用熱血寫就了這段鐵血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