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乾隆皇帝合葬裕陵的除了兩位皇后:
孝賢純皇后沙濟(jì)富察氏,乾隆皇帝明媒正娶的發(fā)妻;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繼后徹底失寵后便被晉封為皇貴妃管理六宮,乾隆六十年時被追封為皇后
還有三位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不管是《延禧攻略》中還是《如懿傳》中慧賢皇貴妃高佳氏都非善類,《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寧馨兒跋扈,與乾隆的發(fā)妻皇后富察.容音不和,嫉妒皇后如此得皇上的寵愛,總是想方設(shè)法陷害皇后;《如懿傳》中的高貴妃雖然同皇后富察.瑯?gòu)媒缓茫且恢痹跒榛屎鬀_鋒陷陣、做盡壞事。
但實(shí)際上歷史上真實(shí)的慧賢皇貴妃并非如此,雖然因父親高斌的緣故超拔為側(cè)福晉,因乾隆寵愛而直接冊封為僅次于皇后的貴妃。而且在乾隆剛登基的時候,高佳氏的母族便得到了抬旗的殊榮。但她并不驕縱跋扈,而是溫和恭敬、頗富才華、遵守皇家禮法,平日同皇后、妃嬪們的關(guān)系十分融洽,對太后十分孝順。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不管《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中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也都非善類。《延禧攻略》中的大嘉嬪與小嘉嬪合在一起便是淑嘉皇貴妃的歷史原型,二人是雙胞胎姐妹,姐姐依附出身顯赫的高貴妃,因陷害嫻妃而被降為金答應(yīng)囚禁北三所,黑化的嫻妃將其勒死;妹妹在姐姐去世后入宮,深得乾隆寵愛,但因?yàn)橄莺構(gòu)宥淮蛉肜鋵m。
但實(shí)際上歷史上真實(shí)的淑嘉皇貴妃并非如此,雖然在潛邸時并不怎么得寵,但是乾隆登基后成為寵妃,先后生下四位皇子。去世后被乾隆追封為淑嘉皇貴妃,“淑嘉”二字是“溫和,應(yīng)當(dāng)嘉獎”的意思,可見金佳氏并非劇中那般模樣。去世后得以同乾隆合葬帝陵,而且其弟金簡成為乾隆晚年僅次于和珅的寵臣。
而最后一位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哲憫皇貴妃的出身不僅遠(yuǎn)不能跟慧賢皇貴妃相比,也不及淑嘉皇貴妃,而且在乾隆登基前便已經(jīng)病逝了,但為何會有哲憫皇貴妃的尊封,而且得以附葬皇陵呢?
哲憫皇貴妃雖然為富察氏,但是跟乾隆皇帝的發(fā)妻孝賢皇后富察氏并非同族,可以說二人的出身天差地別,所以孝賢皇后直接作為嫡福晉嫁給弘歷,而哲憫皇貴妃便只能為侍妾格格。
孝賢皇后與太祖皇帝的第二位大妃富察.袞代同出一族,都是出身檀都系沙濟(jì)富察氏,若是按照輩分的話,孝賢皇后要稱呼袞代為族曾姑母。只是袞代這一支在大清建立之前(后金時期)便已經(jīng)徹底沒落,袞代的兄弟皆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所殺,袞代的兩子一女在太宗皇帝皇太極在位時也皆未善終。
而孝賢皇后這一支崛起,成為滿清勛貴家族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家族。
孝賢皇后的一個祖姑,嫁給了太祖皇帝的孫兒班布爾善為妻;
孝賢皇后的祖父米思翰,為康熙心腹大臣之一,位至尚書;
孝賢皇后的伯父馬齊,不僅成為康熙寵臣之一,而且入閣拜相,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器重與尊重;也正因?yàn)轳R齊的緣故,孝賢皇后得以被雍正帝選為儲君弘歷的嫡福晉。
而馬齊,因?yàn)樯畹每滴趸实鄣钠髦兀渑谶x秀中被選中,指婚給了康熙第十二子胤祹。而胤祹在雍正年間時被晉封為多羅履郡王,乾隆登基后被晉封為和碩履親王。按照輩分的話,胤祹的嫡福晉便是孝賢皇后的堂姐,而胤祹便是孝賢皇后的堂姐夫。
可想而知,孝賢皇后沙濟(jì)富察氏在嫁給弘歷的時候出身有多顯赫。
而哲憫皇貴妃呢?
不僅不是出身勛貴家族,而且還是正黃旗包衣管領(lǐng)下人(辛者庫)出身。哲憫皇貴妃的祖上世代居住噶哈里和羅舍林村地方,與沙濟(jì)富察氏一樣,屬于獨(dú)立的一個支系,只是哲憫皇貴妃的母族這一支系比較小而已。
孝賢皇后的祖上世代居住沙濟(jì)地方,所以稱之為沙濟(jì)富察氏;而哲憫皇貴妃的祖上因居住噶哈里,而稱之為噶哈里富察氏。可以說孝賢皇后同哲憫皇貴妃,最起碼在清朝時,沒有追溯到一個共同的祖先,二人毫無關(guān)系。
哲憫皇貴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尼雅唐鄂,不過尼雅唐鄂并非是噶哈里富察氏一族入旗的始祖,噶哈里富察氏一族入旗的始祖是尼雅唐鄂的孫輩或者曾孫輩;因噶哈里富察氏家族并不顯赫,所以被編入正黃旗包衣。也就是說,噶哈里富察氏一族一開始便被編入包衣旗籍,而非因罪而被貶為包衣。
而且噶哈里富察氏一族自被編入八旗,一直到雍正朝時,族人大多為佐領(lǐng)、筆帖式、布軍校等中低級官職。像哲憫皇貴妃的父親翁果圖,也僅位置正六品內(nèi)管領(lǐng)而已。
如此便可想而知,哲憫皇貴妃的出身有多低微。
而且在正黃旗包衣佐領(lǐng)下(包衣)并沒有姓富察氏的人家,而在正黃旗包衣管領(lǐng)下(辛者庫)有十戶富察氏人家;可見自始至終,哲憫皇貴妃的母族都沒有得到抬旗的殊榮。
(下文中將哲憫皇貴妃稱之為噶哈里富察氏)
雖然出身低微,但是按照大清的制度,噶哈里富察氏還是有資格參加內(nèi)務(wù)府主持的選秀。而且在大清辛者庫出身的妃嬪也不在少數(shù),像雍正帝奪嫡的勁敵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便是辛者庫出身,像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也是辛者庫出身,像嘉慶帝的發(fā)妻孝淑睿皇后也差點(diǎn)成為辛者庫出身的皇后,因?yàn)槠涫遄鎭肀5木壒剩浼易逶谇〕跄甑靡员惶С霭隆?/p>
噶哈里富察氏通過選秀,得以入宮成為宮女。
入宮后的宮女一般有三種出路:
一直做宮女到25歲,便可以出宮自行婚嫁;
被選為皇子的侍妾格格,來日可以母憑子貴被晉封為庶福晉甚至是側(cè)福晉;若是皇子來日繼位的話,便可以成為后妃,若是生下的兒子能夠成為儲君的話,成為太后也不在話下;像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一開始便是雍親王胤禛府上的侍妾格格,母憑子貴而被雍正封為熹妃、晉封為熹貴妃,兒子登基后被尊為崇慶皇太后,成為大清最有福氣、最長壽的皇太后;
被皇帝看中,直接冊封為后妃(一般位份一開始會比較低,為常在或者是貴人);咸豐帝的后宮便由好幾位包衣出身的后妃,一開始被封為常在,后一步一步得以晉封為妃、貴妃甚至是皇貴妃
而噶哈里富察氏便是走了第二條路,被雍正帝分到了皇四子弘歷的身邊為侍妾格格。
噶哈里富察氏到弘歷身邊的時候,是雍正三年,這一年弘歷15歲。
了解清史的應(yīng)該知道,雍正元年的時候雍正帝便將弘歷秘定為皇儲,可以說只要皇四子弘歷能夠在雍正一朝不做什么不法的事情,便是板上釘釘?shù)拇笄逑乱晃换实邸?/p>
而噶哈里富察氏,能夠成為弘歷身邊的侍妾格格,便會成為弘歷后宮的妃嬪。
而且噶哈里富察氏是弘歷身邊的第一位侍妾格格,雍正自然會慎之又慎。而事實(shí)證明雍正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噶哈里富察氏去世后的祭文中提到:
維爾哲妃富察氏,秉性端凝,持躬謹(jǐn)慎。矢小心而匪懈,早著賢聲。期景福之方長,益勤內(nèi)職。
乾隆將噶哈里富察氏追封為皇貴妃的冊文中提到:
爾哲憫皇貴妃富察氏,賦質(zhì)端純,宅衷和厚。功分絲繭,懷夙夜之小心
可見噶哈里富察氏不僅賢良淑德,而且敦厚持重,在宮中頗有賢名。
其實(shí)噶哈里富察氏的年齡很可能要比乾隆要大一些,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五年的時候曾做過一首詩緬懷孝賢皇后:
“七旬忽我逮,百歲任他期。幻景徒驚速,故人不慭遺。
被葬入帝陵的除了孝賢皇后外,還有淑嘉皇貴妃、慧賢皇貴妃與哲憫皇貴妃;這一年孝賢皇后、淑嘉皇貴妃與慧賢皇貴妃都是70歲,乾隆在這年的八月便是年滿七十。而獨(dú)獨(dú)沒有提到哲憫皇貴妃,這應(yīng)當(dāng)是哲憫皇貴妃已經(jīng)過了70歲的緣故。
可見噶哈里富察氏,很可能要比弘歷要大一些。
噶哈里富察氏來到弘歷身邊兩年后,弘歷迎娶孝賢皇后入府為嫡福晉,而在孝賢皇后入府之前,弘歷身邊又多了八九位侍妾格格: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純惠皇貴妃蘇氏
婉貴妃陳氏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可以說自雍正五年開始,同噶哈里富察氏分寵的人便多了。而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噶哈里富察氏仍舊很得弘歷的歡心,在雍正六年五月為弘歷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永璜,為弘歷庶長子。
雍正九年時,噶哈里富察氏再次懷孕,生下了一個女兒,為弘歷第二女(夭折)。
在弘歷登基之前,為弘歷懷孕生下生下子女的并不多,除了噶哈里富察氏外,便只有孝賢皇后與純惠皇貴妃蘇氏:
雍正六年十月,孝賢皇后生下長女(夭折);
雍正八年六月,孝賢皇后生下弘歷第二子永璉,為嫡長子;
雍正九年五月,孝賢皇后為弘歷生下第三個女兒固倫和敬公主,和敬公主是乾隆唯一長大成人的嫡女;
雍正九年時侍妾格格黃氏也曾懷孕,但是不久小產(chǎn);
雍正十三年五月,純惠皇貴妃蘇氏(時為侍妾格格)生下弘歷第三個兒子永璋。
可見,除了弘歷的嫡妻沙濟(jì)富察氏外,便是噶哈里富察氏生育的子女?dāng)?shù)量最多,如此也可見弘歷對噶哈里富察氏這位初戀的寵愛程度。
只可惜,噶哈里富察氏的出身太低,在潛邸時并未母憑子貴被晉封為庶福晉,仍舊是弘歷的侍妾格格之一。其實(shí)像噶哈里富察氏這樣,即便是生下子女也暫時未能母憑子貴,并非稀奇事;
像弘歷的生母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即便是為雍正帝生下第四子弘歷,在潛邸時也一直為侍妾格格;像孝圣憲皇后的好姐妹純懿皇貴妃耿氏,為雍正帝生下第五子弘晝后,也是未得到位份上的晉封。
但是等雍正帝登基后,二人皆真正的母憑子貴:
弘歷的生母鈕祜祿氏,被直接冊封為熹妃;
弘晝的生母耿氏,被直接冊封為裕嬪。
而噶哈里富察氏,只要能活到弘歷登基,便能真正的做到母憑子貴。
按照弘歷對她的寵愛程度,被直接冊封為妃也不再話下,乾隆二年乾隆再次晉封后妃位份時被晉封為貴妃也實(shí)屬正常。畢竟在雍正十三年生下第三子永璋的蘇氏,便被直接詔封為嬪;乾隆二年時便已經(jīng)被正式冊封為純妃。
然而噶哈里富察氏卻這般沒有福氣,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病逝了,內(nèi)侍宣讀雍正帝遺詔:皇四子弘歷即皇帝位;也就是說,噶哈里富察氏去世僅五十天后,自己的夫君便成了大清的第六位皇帝;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弘歷在太和殿正式繼位,史稱乾隆皇帝;也就是說噶哈里富察氏去世僅兩個月后,自己的夫君便正式登基了。
在乾隆皇帝登基的這個月,便下旨詔封諸位潛邸舊人:
嫡福晉沙濟(jì)富察氏為皇后
側(cè)福晉高佳氏為貴妃
側(cè)福晉納喇氏為妃
侍妾格格蘇氏為嬪
侍妾格格黃氏為嬪
侍妾格格金氏為貴人
侍妾格格海氏為常在
侍妾格格陳氏為常在
而噶哈里富察氏因?yàn)橐呀?jīng)去世兩個多月,乾隆下旨:
將從前病故的富察氏格格,追封為妃
其實(shí)在乾隆登基之前,病故的侍妾格格并非噶哈里富察氏一人,但只有噶哈里富察氏一人得到了追封,而且是直接追封為妃。
乾隆元年九月中旬的時候,乾隆正式為噶哈里富察氏確定封號——“哲妃”。
“哲”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干凈清楚”,可見在乾隆的心目當(dāng)中噶哈里富察氏一直都是一位謹(jǐn)守本分、敦厚謹(jǐn)慎的人。這年十月,噶哈里富察氏的追封禮在六股道歿所正式舉行。
實(shí)際上,乾隆雖然將噶哈里富察氏追封為哲妃,為妃位;但實(shí)際上乾隆是按照雍正五年雍正帝將康熙皇帝敏妃追封為敬敏皇貴妃的規(guī)格禮儀來追封的,可見此時的噶哈里富察氏雖然沒有被直接追封為皇貴妃,但是在乾隆的心目當(dāng)中噶哈里富察氏當(dāng)?shù)闷鸹寿F妃。
可想而知,若是噶哈里富察氏活到乾隆登基的話,最低也會被封為妃,很有可能直接封貴妃。
畢竟乾隆對噶哈里富察氏這位初戀的感情確實(shí)十分深厚,而噶哈里富察氏為乾隆生下了皇長子與皇次女,在子嗣上也是功不可沒。
乾隆十年,乾隆再次追封噶哈里富察氏,而且是將噶哈里富察氏連升兩級,直接追封為哲憫皇貴妃。理由是“哲妃生育皇長子永璜”,這一年永璜已經(jīng)18歲,而且在乾隆九年時已經(jīng)娶了嫡福晉。
看到已經(jīng)成婚的皇長子,乾隆不免再次想起他的生母——噶哈里富察氏。
“憫”是“可惜”的意思,乾隆在噶哈里富察氏的謚號上加一“憫”字,便是在說:噶哈里富察氏早逝實(shí)在是可惜。
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賢皇后沙濟(jì)富察氏病逝;
這年四月,已經(jīng)被晉封為皇貴妃的納喇氏帶著后宮諸妃一起前往靜安莊,祭奠在靜安莊停靈的慧賢皇貴妃高佳氏與哲憫皇貴妃噶哈里富察氏。
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的裕陵終于完工,噶哈里富察氏與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同日入葬裕陵。噶哈里富察氏雖然不是大清第一個附葬帝陵的皇貴妃,但卻是第一個辛者庫出身、得以附葬皇陵的皇貴妃。
噶哈里富察氏雖然僅陪伴乾隆十年的時間,但是卻能得到附葬皇陵的殊榮,而且在去世后讓乾隆一直念念不忘,兩次得到追封,如此可想而知噶哈里富察氏對于乾隆來說有多重要。
而噶哈里富察氏所生的皇長子永璜,雖然因?yàn)樵谛①t皇后葬禮上沒有表現(xiàn)的過分傷心而被斥責(zé)、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乾隆十五年早逝;但是乾隆對此十分后悔,不僅將永璜追封為和碩定親王,而且厚待了永璜的兩個兒子:
綿德,在乾隆四十九年時,為固山貝子;
綿恩,乾隆四十一年時襲奉定郡王,乾隆五十八年時晉封為定親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