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暖陽:大學生的暖心敬老之路
關愛“一老一小”志愿服務有感——上饒師范學院黃殿陽
為響應南陽市社區志愿者協會的號召,我參與了青年志愿者就近長期幫扶身邊需要幫助的一個孩子與一位老人的活動。
爺爺已是古稀之年,歲月在他臉上刻下深深淺淺的皺紋,子女常年在外忙碌,日常多是獨居。我深知爺爺的孤單,爺爺準備擇菜做飯,我就坐在爺爺身旁,祖孫倆一邊擇菜,一邊嘮起家常。從學校里的新奇見聞,到爺爺年輕時在田間地頭的辛勤勞作,話題不斷,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內。我靜靜聆聽,眼中滿是對爺爺的敬愛。
在聊天時,發現爺爺對自己的智能手機充滿好奇卻又無從下手。原來,爺爺想和遠方的子女視頻聊天,卻總是操作不好。我當即決定,幫爺爺攻克這一難題。我從最基礎的開關機、解鎖講起,再到微信的登錄,每一步都耐心細致,手把手教學。碰到爺爺記不住的步驟,就反復演示。暖心之舉,不僅讓爺爺享受到數字時代的便利,更在鄰里間傳遞了關愛老人、弘揚孝道的正能量,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溫情。
在學校我也經常出現在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孤寡老人的家中。長期投身于關愛老人的志愿服務,幫老人按摩,剪指甲,陪老人聊天等。這些經歷就像一串溫暖的珍珠,在我的記憶中熠熠生輝。它不僅讓我深刻理解了奉獻的意義,更讓我在與老人們的相處中收獲了許多寶貴的人生感悟。
初次走進敬老院時,我心中也滿是忐忑。面對那些陌生的老人,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啟交流。然而,當我看到一位老爺爺孤單地坐在角落,眼神中透著落寞時,我鼓起勇氣走上前去,輕聲問候。從那簡單的一句“爺爺,您好”開始,我逐漸打開了與老人們溝通的大門。我也意識到,老人們內心深處藏著許多故事,他們渴望有人傾聽。
在關愛老人志愿服務中,經常和老人們一起唱歌、跳舞。看著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真切地感受到快樂是可以傳遞的。我們的陪伴,哪怕只是簡單的一次攙扶、一句問候,都能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慰藉。
在關愛老人志愿服務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有的老人聽力不好,溝通起來十分困難;有的老人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流。但這些困難并沒有讓我退縮,反而讓我更加懂得耐心和細心的重要性。我會反復大聲地重復話語,直到老人聽清;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和陪伴,慢慢打開孤僻老人的心扉。
通過這些志愿服務,我學會了耐心和傾聽。曾經的我有些急躁,在與老人交流過程中,我逐漸學會放慢語速、耐心等待他們表達。傾聽他們的故事,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我也更加珍惜身邊的長輩,懂得了他們的付出與不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是一場溫暖的雙向奔赴。在付出的同時,收獲了滿滿的愛與成長。未來,我會繼續在這條充滿愛的道路上前行,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讓更多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黃殿陽/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