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瀝金
一碗麻六記,兩分嗦粉八分吃瓜,“S家連續劇”就是麻六記的提款機。
當年離婚大戰,汪小菲23條微博引爆50億閱讀量,張蘭借勢直播單日銷售額上千萬,麻六記靠炒流量賺得盆滿缽滿。
瀝金發現,麻六記至少60%的銷售額,來自于和大S有關的八卦。
就看最近一波流量,大S去世一周,麻六記銷售額穩步上漲,從平常日子只能賣不到50萬的水平,躥升6倍到300萬。
但“話題圣體”大S只有一個,當她不在了,沒了八卦滋潤的麻六記要怎么辦?
實力不夠 流量來湊
2020年成立的麻六記,起步階段賣得并不好,直到2021年汪小菲和大S大鬧離婚。
賣床墊、推鹵蛋、模仿打碟……張蘭在直播間花樣百出暗戳戳陰陽,網友明晃晃下單,帶動品牌單日銷售額快速沖上千萬。
到了2024年,麻六記在抖音全年賣了4個多億。這么多銷售額,靠的是高粘性粉絲,還是吃瓜群眾?是靠好產品支撐復購,還是隨機流量在支撐?
要搞明白這個,就得先搞明白麻六記銷售額到底多少來自大S的家庭倫理橋段。
與其說消費者喜歡麻六記的口味,倒不如說他們更喜歡把麻六記當吃吃瓜的配菜。從圖表可以看出,麻六記的線上銷售額并不是平均分布,雖然幾乎天天開播,但總是在講八卦的節點才會爆發。
比如去年12月10日這天,麻六記單日直播銷售額突破1500萬,這天不僅僅是麻六記的四周年,更是汪小菲和大S的“離婚紀念日”。
平時銷量不溫不火,粘上八卦就爆種,麻六記作為一種“八卦周邊”此刻變得極為具象。
而從帶貨賬號來看,雖然麻六記官方旗艦店最多,但張蘭汪小菲相關的賬號,幾乎占了品牌銷售額的一半兒,考慮到在官方旗艦店賬號母子兩人也經常露面,八卦帶貨的含金量進一步上升。
從銷售方式構成來看,直播占了近60%,遠超短視頻和商品卡之和,直播對品牌的重要性越發突出。
前面說了,在沒有八卦的日子里,麻六記的日銷售額往往不超過50萬,完全可以認為,超過的部分全都是八卦流量帶來的額外收益。
用50萬這個數據來估計,麻六記一年的基礎銷售額不足2億,以2024年的行情來看,大約60%的收益,來自于大S相關的流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在直播里張蘭和汪小菲對大S多有怨言,但后者卻是麻六記不折不扣的財神爺。
家丑做成套路 成本低到離譜
張蘭在直播間循環播放家丑,其實有更深層的考量,甚至是必然:比起花大力氣迭代新品,八卦不僅更便宜還更賺錢。
根據《2023中式速食產業報告》,速食品類下整體新品存活率(上市12個月后仍在銷售)是12.7%,頭部品牌稍高,能到18.3%。而對網紅品牌來說,這個數字低到了6.8%。
既然已經擁有了一款得到驗證的產品,與其費這么大力氣研發不確定的新品,不如琢磨琢磨確定的流量。
要找個對比的話,隔壁李子柒,在螺螄粉爆火以后,很快又推出藕粉、米糕、雞湯面等新品,幾乎每個月迭代一次。
回看麻六記,核心產品仍是酸辣粉、小面、肉醬等傳統品類,大多數的所謂“新品”往往只是更換了新的包裝或微調了一下口味,創新程度有限。
但在抖音上,麻六記一年銷售數億,李子柒不足1億。并不是說李子柒推新策略有問題,而是在內容場域,話題度永遠比產品本身更有效。
所以不賴張蘭不務正業,與其做新品可能賠錢,不如網絡發瘋穩賺。
麻六記經典款酸辣粉 來源:網絡
大S沒了 下一個流量包是誰?
大S不在了,這估計是麻六記最后一次蹭她的熱度。
張蘭和汪小菲賬號雖然被禁,依舊攔不住吃瓜群眾的熱情,沖進旗艦店和新開小號,拼命給品牌送GMV。
盡管她聲色俱厲,通過各種方式發聲,但麻六記的生意似乎沒受到什么影響。線上銷售額翻6倍,線下門店照樣排隊,甚至還玩兒起了門店直播。
深諳話題營銷的張蘭,依舊牢牢掌握著主動權,什么時候都能讓麻六記吃到流量里最肥美的那部分。
但,這波熱度過去之后呢?
消費者吃同樣的瓜已經膩味了,2024年麻六記銷售額同比下滑了27%就是證明。
況且就像開頭說的,大S這個話題圣體已經永遠失去了,想要維持麻六記的網紅熱度,得找新的“流量包”續上。
是繼續和大S的家人、丈夫對噴,還是指望汪小菲的現任妻子馬筱梅?有或者是遠在臺灣不曾露面的兩個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