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來不是被一個人搞垮的,但企業一定是被自己人搞垮的。幾十億上百億的虧損,有外因也會有內因,這么大一個窟窿,一定是通過一群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完成的。
房地產行業的特點,是銷售期短暫而且集中,成交總貨值很高。單月賣房成交十個億,半年成交六十個億,清盤了,這樣的樓盤在前些年很常見,注意我說的是前些年,就現在一年賣房十幾個億的樓盤,也非常多。
就用這六十個億做例子,這里面大約至少有5%,是被各種形式的灰色方式拿走的。就是在正常的各種費用成本、各種傭金、提成之外,被巧妙的拿到個人口袋里。
舉個例子,比如某房企的某樓盤,馬上五一了,要做個現場活動,從供應商庫里選一個廣告公司吧,那庫里面一堆戰略合作的合作公司,都是符合條件的,都是有實力有業績的,為什么就選A公司呢。還不是因為給A公司結完賬,他能主動拿出一點瑪內來,給這房企的什么總監嗎?還不是因為A公司干這個活,要從房企副總小舅子哪兒進點原材料嗎,干活的時候,要從管驗收經理的二大爺那邊租個車嗎?
能夠入庫,成為房企的戰略合作商,本身就說明從資質上、從能力上、從實力上,大家差不多,那相互之間比拼什么呢?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誰更懂事,誰更大方。
有句俗話叫一魚五吃。就是消費者點一盤燉魚,從賣魚到做好上桌這個過程中,有五個相關的人,能從這條魚身上,或多或少的占點便宜,蹭一口肉走。放到房地產行業里。拿地啦、施工啦、裝修啦、樣板間啦、采購了、銷售啦,干一個六十個億的樓盤,需要做的事能有一萬件,你想想如果每一件事都一魚五吃的話,那5%還多嗎?
當然,我說的是極個別房企的極個人,的極個別現象。現在房地產行業和企業,哪都是積極向好,未來可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