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向誼,生于1957年,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針灸臨床專業碩導,南京市名中醫。1978年——1983年就讀于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1983年畢業分配至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先后任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南京市針灸學會理事長,中國針灸學會理事,英國中醫師學會副會長,顧問。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4項,發表論文20余篇,論著3部,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科技進步獎2項。先后多次受邀赴日本、英國、德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地做臨床研究和講學。
針灸面對的是全身經絡的診察
【口述歷史】
我是向誼,曾經擔任過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南京市針灸學會理事長,江蘇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和臨床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理事,還有中國民間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另外還擔任過英國中醫師學會副會長。
我和中醫的淵源很特別。1978年,我參加高考后要填志愿,我也不知道應該填寫什么志愿。當時我母親正好生病,出汗、心跳、心慌,到醫院做了各種檢查,說她心臟病,又說她冠心病,又懷疑她心衰。我想還不到50歲的人為什么都心衰了?西醫各種手段檢查完了,有的主任醫生又否定了這個結論。母親輾轉多家醫院沒有治好,后來她聽人介紹到了省中醫院找到鄒云翔老先生。鄒老當時開了3副藥,和她說吃了這3副藥身體就有勁了。這3副藥服用以后,母親的癥狀改善了很多。當時我不理解,心里想為什么幾味草藥就能有這么神奇的作用?抱著對中醫的好奇和母親的愿望我就填報了當時的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
等到我學了中醫以后才知道我母親這個病,相當于現在的更年期綜合征,焦慮、抑郁這些夾雜在一起。然后再反觀鄒老的藥,就是我們中藥方劑的二仙湯,我才知道了原來我母親雖然還不到50歲,但腎陽虛、陰虛、虛火上炎這些癥狀都有。中醫幾味草藥能夠幫助我母親體質陰陽平衡,所以能夠解決問題。進入南京中醫學院才知道,中醫也不是那么好學的,因為它有很多文言文,我們小學、中學都是在文化大革命當中渡過的,對文言文我還是比較吃力的。同時,中醫有很多需要背誦的內容,要下苦功夫。特別是因為剛開始學中醫,沒有進入臨床,缺少真實感受,對中醫理論還是不能夠理解,很多的理論比如陰陽、五行、八卦,我覺得就像玄學,不能夠理解,我們當時只能死記硬背。通過考試,還是拿到了比較優異的成績。但是畢業以后到了臨床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治療什么病,你可以從書上了解,然后解決。但是你到臨床上以后,這個病人他不是按照書來生病的,很多病會夾雜在一起。尤其是針灸,它是一種治療手段,它可以介入各科病種,而不像單一專科一樣,面臨的病種比較雜。所以到了臨床上,我覺得書上學的東西還是不夠的,這時候我就覺得要拜師,中醫需要有傳承,要有師承。
當時我分到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我來的時候有一些老醫生有的是師承的,有的是中醫培訓機構出來的,一些是復員后進入針灸科的,還有一些是護士轉的,正規學歷畢業的就很少,當時上級讓我跟師周玉艷主任。
周玉艷主任很注重人體脾胃調理,她認為人已經出生了,腎氣已經先天鎖定了,脾胃調理是后天,所以很多病和脾胃關系比較大。另外,她喜歡用五腧穴的母子補瀉、交經刺這種治療方法。她經常跟我說,病人想到針灸就會覺得這個針扎上去肯定很痛比較害怕,所以我們盡量讓他無痛感,包括進針的手法這些方面都要注意。所以我在后來的治療中也很重視脾胃的調理以及母子補瀉中五行的運用,針刺盡量采用無痛或少痛。
向誼受聘為南京針灸學會理事長聘書
針灸它是一種治療手段,它不像其他的中醫可以分成內外婦兒各個專科,它面臨著各科,我們說相當于一個全科。所以我就覺得自己還需要再學習。然后我又跟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徐恒澤老師,他以前曾是管理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的負責人,他就比較喜歡取穴采取左右配和前后配,上下配。后來我就想,左右配、上下配、前后配是什么意思,原來人體前面屬陰屬,背面屬陽,前后配是調陰陽,陰陽平衡。那左和右又是什么意思?氣機升降是左升右降,原來是調氣機升降。那上下呢,上下我們主要是疏通經絡,這使我在針灸經絡理論與臨床實踐上又得到了升華。
我又陸陸續續學了腹針、耳針、頭針、浮針,頰針,我就發現人體很多地方都可以有全息,大全息套小全息,什么項針、背針、手針、足針、唇針、眼針,這么多的全息,所以我就想,取穴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像孫子兵法那樣布陣,是圍剿堵截還是四面埋伏,我們針灸和這些都有關系。很多人不解的一點是,中醫針灸所取穴位各不相同,還有不同針法,為什么他這樣治,你是這那樣治。后來我就和他們講,我們到新街口,我們可以從這邊走,也可以從那邊走,條條大道通羅馬。正因為這樣,中醫的包容性相當大,手段比較多。治療方法有側重,但是它的目的是一樣的。要想治好病,診斷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除了望聞問切以外,CT、核磁共振、心電圖,這些檢查當然有一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完全依賴它,有些疾病還沒有到器質性變化的時候,是檢查不出來的,就需要醫生用自己的感悟、感觸去檢查,去診斷。所以我除了給病人望聞問切,還會給他做全身經絡的診察,看看到底是哪里阻滯了,哪些虛弱了,哪里需要補,哪里需要瀉,這樣子效果就比較好。
向誼(右一)在北京跟隨腹針發明人薄智云教授(中)學習腹針
【歷史現場】
腹針療法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先天經絡學說為指導,針刺專用腹部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種針灸療法。腹針理論認為:人從胚胎開始依賴于臍帶循環系統,因此,臍帶循環系統是人體最早的調控系統。腹針發明人薄智云教授經過40余年的工作積累,發現在腹部臍周圍有一個與人體相對應的反射區,薄智云教授把它稱作為“神龜圖”,認為這個“神龜圖”與臍帶循環有關,結合八廓取穴發展成為腹針療法。
向誼介紹說:他發明的腹針對一些慢性病,還有久病的疑難雜癥效果比較好。90年代末,在同行的推薦下,我就去北京向他學習腹針。腹針以神闕為中心,這個神闕是人的肚臍,肚臍是小孩出生時臍帶連接部分,胎兒在母體的時候,生長發育就依靠臍帶輸布養分,所以他在母體生長發育的時候,有一個先天的經絡系統,人出生以后,臍帶一剪斷,后天的經絡系統形成了,這樣子先天經絡和后天經絡的結合可以對一些久病、疑難病等病癥有好的效果。
針灸的思辨證治走向世界
【口述歷史】
1998年,我到日本大阪府立醫院交流學習,當時有上海的醫生、江蘇的醫生,他們都是西醫。在研討會上,他們很贊嘆國外的醫療技術怎么進步,手術怎么先進,和他們如何不同,損傷小、愈合快,做得漂亮。然后輪到我講的時候,我就只好笑了,我說我和你們的系統不同,我是中醫,日本人把中醫叫做漢方醫學,因為日本古老醫術實際上有很多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我就講了,你們要靠醫院的這些治療系統、這些藥物來作為治療,但是我只要拿到針,一根針就可以行天下,并現場做了演示,使他們心服口服。他們問我,中醫和西醫區別在哪里?我說中醫和西醫的最根本的分歧在于認識論,西醫是找病,看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還原論,是對抗醫學;中醫是看人,是人的整體論,是順勢醫學,是促進人自身積極的、健康的自主系統,與疾病做斗爭,使其恢復正常的平衡狀態。
我曾經帶教過3名美國的學生,很有意思,他們其中一個是紐約急救中心的醫生,還有一個是紐約康復中心的醫生,都是醫學博士。因為對中醫針灸感興趣,上過美國的中醫學院,其中一人是帶這批美國學員來中國實習的領隊,當時他們三人一組分配在不同的醫院。因為我已受到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不久后要赴港做臨床研究,所以就沒有分配給我帶學生。不料二周后,當時的國教院院長王玲玲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帶這個隊長所在的三人組,我說我只有二周時間就要赴港,不太方便,她說拜托了二周就帶二周,因為這個三人組比較挑剔,說在臨床上沒有能看到針灸的即時效果,每天看的都差不多,且病種單一,他們希望能換一個有經驗的老醫生帶教。王院長希望我能讓他們看到針灸的療效。
美國紐約運動康復中心、急診中心、康復醫院醫師來南京市中醫院拜向誼為師。前排左一為向誼。右一為東南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高建蕓(時擔任翻譯)
當這三人組走進我的科室,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帶我們的老師在哪?我指指我說:我就是,我就看到他們臉上一副不屑的表情說王院長說給我們換了個老中醫,你這么年輕怎么可能,還是翻譯的打圓場說即然來了今天就先跟著她吧。接診的第一個病人是肩周炎患者,我就問他們按你們對這個病的了解應該如何做針灸治療?他們就說局部取穴結合循經取穴,疼得厲害加電針,這也是他們在其他地方學習的常規療法。我說這個病人裝有心臟起搏器,不可以用電針,今天我就教你們一個新療法——腹針療法,然后給病人做了腹針治療了,當時病人手就能抬起來了,這三個人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驚嘆的表情。
第二個病人是耳鳴病人,在其他地方做過各種治療,也針灸了很長時間,我問他們怎么看這個病人,他們說耳在膽經循行線上,腎開竅于耳,所以耳鳴與肝、膽、腎有關,取穴與這三經相關,然后將他們取穴部位告知病人,病人說這些穴位我已經被針過很多次了。我跟他們講耳鳴是臨床難治疾病之一,從內科角度來分析,往往與肝與腎有直接的關系。該病人前面都已按此原則治療為何效果不佳?如果我們按五臟五音與八卦所屬之性進行分析,耳鳴為蟬鳴音,蟬為長夏之時方始鳴叫,按易理思維,應屬火,為離卦,蟬鳴聲強,可考慮為離火過旺,當以水滅之,于是取腹針的離卦坎卦,針刺畢后幾分鐘患者突然訴蟬鳴音驟然消失。以及后面不斷有針灸病人的顯著療效,讓他們看到了針灸的威力。二周的時間很快過去,他們都戀戀不舍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學習。我問他們:你們專業都很好,為什么要來學針灸?他們就講:現在的醫療技術依托現代的科技進步進化得太先進了,他們開玩笑地說,我們現在做的這些東西,猴子訓練訓練都能做。
他們的醫療系統確實很先進,病人來了,把病情錄入到電腦里,診斷就出來了,需要檢查的項目也出來了。檢查結果出來以后,藥物也出來了,這些全部通過電腦,已經自動化了。有些治療,甚至有些手術用機器人做,雖然有一部分人操作,但是還是要機器的輔助。3名美國學生說,這樣子下去我們腦袋要退化了,我們就想來學針灸,想學你們這種思辨的能力。他說你們中醫,不光是醫學,是生命科學,更是哲學,我們需要中醫的這種思辨的方法。
我認為西方文化中缺失對生命的全息性和系統性的認知和經驗,或者說已經遠離了整體性的認知方式,而這恰恰是中國傳統思維的強項和優勢。這就是西方科學強大的分析精神、實證主義和邏輯力為什么在此統統威力盡失的原因。
來自丹麥的學生跟隨向誼(中)臨床學習
2000年,我受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去做中風的臨床研究。我發現,中風病人針灸3個月比不針灸的病人,在腦的神方面變化要好很多。還有就是我去英國開拓海外市場,當時在倫敦,他們的足球運動員拿工資都是按天算,按周算。所以他們如果有傷痛的話,不能夠去踢球,損失就比較大。所以他們來尋求針灸治療,效果也很好,往往是一針以后,馬上就能回去踢球了。當時我記得有一個馬耳他國家隊的運動員跟腱有一些撕裂,也找過我。西醫讓他做手術,但如果手術,他的足球生涯可能就要結束了。所以他來找到我,我給他用中藥泡,給他做針灸治療,后來他又能夠上足球場了,回國去踢足球去了。
針灸在國外很受歡迎。據我所知,基本上五大洲都有針灸醫生,尤其是美國,還有考試制度,針灸在很多洲都得到了法律認可。所以很多中醫院、中醫學院開展起來,剛剛開辦的時候,邀請我們中國的醫生,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這些大學的老師,還有醫生去給他們講課,慢慢地就開始本土化了,所以針灸的發展非常好。而且國內有很多知名的醫生,有一些退休就出國。所以有的人就開玩笑講,現在好多好中醫都到國外去了。很多國外的中醫,他在中醫理論思辨能力與臨床相結合方面及提高技術方面的醫療手段,發展得甚至比我們國內的還要好。這對中醫的現代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中醫在全世界的推廣也有好處。過去中醫在世界各地發展是無序化狀態,慢慢的,中醫的療效出來了,就有序化了,很多國家都開始立法了,使中醫得到了有序化的發展。
【歷史現場】
2004年,雅典奧運會。此時,向誼正在英國做學術交流。馬耳他國家電視臺在采訪向誼時說,他們有一個有希望拿獎牌的田徑女運動員,當時有點腰椎間盤突出,腰痛。他們希望向誼能幫她解決,能夠保證她上賽場。
向誼說:我通過針灸幫她重新登上賽場。我們也解決了很多運動員的苦惱。另外,像德國、瑞典,還有新加坡都相繼邀請我去給他們講學,給他們做針灸方面的指導。
學習針灸必須擁有堅定的中醫信念
【口述歷史】
針灸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一種治療方法,我們針灸從治形體的疼痛,然后到調氣,調節人體的氣機、臟腑的階段,現在我們也提升到了治神的階段。現在生活、工作、學習壓力大,很多人精神狀態不好,包括一些小學生,有多動癥,也是幼兒時期的壓力造成的。有從蘇州過來的一個小孩來看病,他的多動癥是不斷地做鬼臉,手也在動,停不下來,老師就不讓他上學,因為他會影響到其他的小孩。家里人也很著急,就讓他休學到我們這來針灸,針灸一個月以后,他又回去上課去了。
還有很多中學生、大學生,精神壓力大,睡不著覺,無法完成學業。包括一些產婦還有產后抑郁,老年人更年期綜合癥里面也會有焦慮、抑郁,甚至在神志方面的病人也很多。有一些久病、疑難雜癥實際上很多也和神志有關,和人的意識、和人的精神有很大的關系。精神方面的壓力,就會反應在軀體上面,然后生出渾身痛、關節痛、頭痛、失眠等各方面癥狀。所以我們要從他的癥狀,抓住他的根結,從形、氣、神、意來調治這個病人,這樣子,我們才能夠達到治療的效果。
說到金陵醫派,說實話,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醫學流派的色彩淡化了很多。過去古代各種流派可能比較多,跟地域性、氣候,還有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流派區分的特點比較明顯。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的廣泛運用,信息的廣泛傳播,一有什么新的治療方法,馬上就會推廣普及,所以說現在的這種地域性的醫學流派的區別、差別就不像過去那么明顯了。
來自挪威的學生在南京市中醫院學習針灸。右一為向誼
來自意大利的學生在南京市中醫院學習針灸。右一為向誼
上世紀90年代,我們到北京、天津去參觀的時候,北方人的針灸和南方人的針灸就不一樣,北方人針比較粗,刺激也比較強,我看他們扎針,肌肉直跳,眼淚都流出來了。我想在我們南方,病人肯定受不了,你要這樣子扎針,病人就跑了,我不治了,這么痛苦。但是他們那個地方就能接受的了。我們的針比較細、比較短、比較輕微,刺激小,所以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南京市中醫針灸的水平,可以說是跟著全國同步發展的。上世紀90年代中我開始擔任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一直注重科室建設,根據臨床需要結合科室人員的技術特長,創建了各種特色專科門診及特色療法門診,注重人才梯隊的培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使科室人員診療技術得到很大提升,使我科很快成為市內領先省內知名的特色專科。被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為省、市中醫重點專科單位。
向誼(左一)在英國為一位來自非洲某國要人(中)治療。當時,患者身患糖尿病、腦梗塞偏癱等疾病,經向誼治療一個月后即可站立行走
這些年,我帶了很多學生,堅定地有中醫信念或者相信中醫、想要發揚中醫的人,也有,但是很少。有很多是為了有一個正常的工作,為了有一個謀生的手段。雖然這是謀生的手段,但是你要發展,你要把它堅持下去,想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一定要有一個對中醫的堅定信念。
所以,學習針灸必須擁有堅定的中醫信念,中醫界一定要堅持和相信自己的實踐成果,絕不妄談接軌,過分的謙卑是對自身學術的不尊重與不自信,將西方科學引進中醫學,應當是為了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思想傳統,而不是取代或終結我們的思想傳統。如果學習外來文化的結局最后導致現代中醫喪失了學術自身的主體性,不僅對中醫學是災難性的,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也是一個悲劇。追隨和學習西方科學的高精尖是一種能力和學養,懂得欣賞自己傳統中的強勢和精彩同樣也需要眼界和品位。
【歷史現場】
2022年10 月 15 日,由南京市衛生健康委、南京市體育局、南京市中醫院聯合籌建的南京市體育醫院正式在南京市中醫院揭牌。
向誼介紹說:這是全國第一家三級綜合性醫院掛牌的體育醫院。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針對一些運動損傷進行治療。運動損傷除了鍛煉和康復以外,針灸上是一種很好的介入方法,一些急性腰扭傷、創急傷、肌肉的牽拉傷、筋骨的損傷,不需要手術的,可以給他做一些針灸理療及康復訓練,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采集時間】2024年7月3日下午
【采集地點】金陵中醫藥文化交流中心
【采集整理】南京市中醫院
來源:江蘇省口述歷史研究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