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最早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陶瓷發展史。甚至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也大多是通過陶瓷制作來體現的,并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征。
于是,為紀念春節申遺成功,今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委托景德鎮市政府設計制作陶瓷藝術作品,用以傳承和創新形式展現春節文化獨特魅力。而這只由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王浩團隊精心設計的陶瓷藝術作品——“春碗”,也確實出現在了2025中央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之上。
對這所高校有了解的同學應該知道,之所以會交由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制作“春碗”,是因為該校不僅是全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學,也是因為這所高校肇始于1910年創辦的中國陶業學堂,在陶瓷藝術與設計領域擁有深厚的底蘊、卓越的學術實力以及獨特的資源優勢,能夠為項目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技術保障。
而此次亮相春晚這一精美陶瓷藝術作品既讓更多人了解了景德鎮陶瓷文化,也讓許多同學注意到了陶大這一陶瓷界的“黃埔軍校”。以軟科公布的2024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來看,該校共有4個學科躋身全國前50%,其中藝術學排名全國前40%、設計學排名全國前12%。由此可見,陶大在藝術設計領域的確擁有高水平的科研實力和高質量的教育教學。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專業建設的基底,學科實力無疑可以加速推動專業建設,幫助學生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而在一流學科實力的支撐下,該校陶瓷藝術設計專業不僅入選國家“雙萬計劃”,成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也在軟科2024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位居全國第二,獲評“A+”。官方和第三方的雙重認證都展現了該校陶瓷藝術設計的硬核實力,能夠獲得更多優質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使優秀生源更加優秀。
例如在培養陶瓷類專業技術人才方面,陶大不僅與行業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與合作,開展多樣化、深層次、多平臺的實踐教育活動,還積極引導學生重點關注陶瓷產業各領域的前沿問題,如耐熱陶瓷技術、陶瓷透水磚技術、拋光渣與劣質陶瓷原料處理技術等,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視野,增強其對陶瓷藝術設計的整體認識。
隨著大國崛起、技術變革,中國實力將帶動產業新一輪的發展。中國陶瓷設計品牌也正在全球擴張,中國建筑、衛浴陶瓷較多的國內知名品牌,是由景德鎮陶瓷大學校友企業創建的,不僅為國家帶來資本和材料的提升,更把健康、環保和優秀的中華文化帶出去、引進來。從產業未來預測看,景德鎮陶瓷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為學生帶來最全面的引導,非常值得高考生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