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比亞迪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并宣布全系車型將搭載智駕技術,覆蓋車型7萬至20萬元價格,首次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探至10萬元以下市場。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智駕是安全出行最強的守護,比亞迪要讓全民共享技術紅利?!边@一戰略不僅刷新了行業對智駕普及速度的認知,也標志著傳統車企在智能化賽道的全面反擊。
從電動化到智能化,車企爭奪“下半場”主導權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電動化競爭格局初定,智能化成為車企角逐的新戰場。業內普遍認為,“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而2025年或將成為“智駕元年”。此前,以華為、小鵬為代表的新勢力憑借先發優勢占據輿論高地,但傳統車企憑借規模效應和全棧自研能力,正加速追趕。
比亞迪此次發布的“天神之眼”系統包含三套方案:DiPilot 600(仰望品牌)、DiPilot 300(騰勢及部分比亞迪車型)、DiPilot 100(10萬元級車型)。其核心亮點包括:1. 全場景覆蓋:支持高速NOA、城市擁堵跟車、代客泊車等功能,尤其針對高頻通勤路線推出“記憶領航”模式。2. 數據驅動:依托超過440萬輛智能車的云端數據庫,每月新增數十萬條駕駛場景數據,持續優化算法。3. 安全性能:AEB功能在100km/h時速下可穩定剎停,代客泊車成功率高達99%。
王傳福強調,比亞迪通過規?;a和技術降本,將高階智駕從“豪華選配”變為“全民標配”,目標在2025年實現60%以上車型搭載高速NOA及以上功能。
在高階智駕技術研發上,比亞迪并非孤例,傳統車企正在集體向智能化轉型。長安汽車于2月9日搶先發布“北斗天樞2.0”計劃,宣布2026年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2028年升級至L4級。其深藍品牌推出三套智駕方案,包括自研系統與華為乾崑ADS結合,起售價下探至15萬元級;吉利汽車計劃3月發布AI智能化戰略,整合端到端語音大模型、AI數字底盤等技術,極氪等高端車型已搭載激光雷達方案;奇瑞汽車提出“2025年高階智駕NOA元年”目標,計劃量產十余款搭載無圖城區NOA的車型,并探索飛行汽車等前沿領域。
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不僅能提升駕駛安全性,還能有效減少因疲勞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占比達21%,死亡率高達83%。智能駕駛技術能夠實時監測路況,精準規避潛在危險,從而大幅降低駕駛風險。
價格戰轉向技術戰,市場格局或重構
據乘聯會預測,2025年乘用車NOA滲透率將達20%,智駕功能逐步成為購車核心考量。這一趨勢或許將帶來兩大變革。一個是市場的下沉,智駕車型從30萬元高端市場向10萬-20萬元主流區間滲透,覆蓋70%的消費者群體,傳統車企憑借成本控制能力占據優勢。第二個是產業鏈的升級,激光雷達、高算力芯片需求激增,比亞迪、長安等頭部車企通過整合供應鏈,推動技術成本下降,加速行業洗牌。
比亞迪等傳統巨頭的入局,或將改變智駕賽道格局。以比亞迪為例,有超400萬輛智能車提供海量訓練場景,這樣的規模數據這是新勢力難以企及的;其次是具備全棧自研能力,從硬件(激光雷達、芯片)到軟件算法,傳統車企的深度整合能力更適配長周期技術迭代。然而,新勢力在用戶體驗和激進技術路線上仍具先發優勢。如何平衡安全性與功能創新,將是傳統車企下一步的考驗。
結語
展望未來,比亞迪表示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與行業伙伴攜手共進,共同鞏固中國在全球智駕技術領域的優勢地位,引領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浪潮??梢灶A見的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加入這場智能化競賽,中國的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將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體驗。
2025年的智駕競爭,不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生態與規模的較量。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戰略若成功落地,將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從“電動領先”邁向“智能引領”。而長安、吉利等企業的跟進,則預示著這場變革已不可逆轉——未來,沒有智駕的車,或將成為“少數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