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沙市望城區發布的《2025年事業引才博士公開引進公告》,在網絡上被網友罵慘。
為啥呢?就因為這招聘要求博士年齡28周歲及以下,優秀的才放寬到30周歲。
咱先算算這年齡賬。
正常情況下,本科畢業22歲,碩士畢業25歲,博士基本學制4年,這么一算,畢業都29歲了。這28歲的門檻,就像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把不少按正常學制讀書的博士拒之門外。
難怪網友們都說:“這不是為難人嘛!”“能28歲前畢業,要么是直博,要么是海外水碩吧。”這質疑聲,那是一浪高過一浪。
不過,望城區委組織部也很快做出了回應,說年齡能放寬到30歲,28到30歲之間的都能正常報名,只要把獲獎經歷啥的填在報名材料里就行。
還表示他們招聘更傾向于年輕化的干部,要是有更年輕又優秀的人選,那肯定優先考慮。雖說放寬了年齡限制,但這“年輕化”的傾向,還是讓很多人心里犯嘀咕。
在我看來,望城區想引進年輕人才,優化人才結構,這想法沒錯。年輕干部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能給工作帶來新的活力和思路。就像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年輕的技術人才不斷創新,推動著行業飛速發展。
而且,年輕人才可塑性強,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為地區的長遠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但咱也得看到,年齡可不代表一切。那些年齡稍大些的博士,他們有著豐富的科研經驗、深厚的學術積累和成熟的思維方式。就好比一個在科研領域深耕多年的博士,他可能參與過多個重大項目,解決過無數難題,這些寶貴的經驗可不是年輕人短時間能積累起來的。
在一些需要深度和穩定性的工作中,他們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要是只看年齡,把這些經驗豐富的人才拒之門外,那多可惜啊,說不定還會錯過很多能為地區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才。
其實很明顯可以看出,中部城市對于人才是畸形的,不想著提高人才待遇和生存環境,只想著摘果子,使喚勞力。本質上是地主思維。
建議長沙學學杭州。
從這次事件,也能看出當前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甚至帶壞了頭。
很多單位在招聘時,喜歡用年齡來“一刀切”,設置各種年齡紅線。35歲門檻常見,現在28歲的也來了。這不僅涉嫌年齡歧視,還讓很多有能力的人失去了平等競爭的機會。
其實,人才的成長路徑是多樣的,有的人工作幾年后才決定讀博深造,有的人經歷了間隔年才確定人生方向。他們的選擇應該被理解和包容,不能因為年齡就被否定。
我覺得,招聘單位在引進人才時,得把重點放在才能和崗位適配度上。比如,一個崗位需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那就著重考察候選人的創新成果和思維;要是需要有團隊管理經驗的,就看看他們過往的管理經歷和成績。
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指標,全面、客觀地評價人才,這樣才能選拔出真正合適的人。
不要因為年齡,讓人才們寒了心!
請動動發財小手,點點贊,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