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部委分別在會議上確定今年繼續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2025年的養老金調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之中,預計用不了多久便會公布相關通知。這意味著漲錢是必然的,就看怎么漲了。
根據歷年各地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我們可以明確的是2025年養老金調整還是會分成幾塊,即定額增加額、掛鉤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和高齡傾斜增加額。
其中,高齡傾斜增加額專門針對年齡達到一定標準的退休人員,一般是超過70歲;定額增加金額只和所在地區有關,不論年齡、繳費情況,當地所有退休人員都加相同的金額;而掛鉤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和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實際上與繳費情況息息相關。
那么能不能只保留定額增加額、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和高齡傾斜增加額,取消掛鉤繳費年限增加額呢?
實際上在2021年上海的養老金調整方案里就是這么設置的。提高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的調整比例,取消與工齡直接掛鉤的調整部分。
該方案一出引發了人們的爭議,尤其是上海的退休人員,他們認為繳費年限長沒有任何意義了,畢竟這部分增加額取消了,是對長繳費人員的不公。之后的幾年里上海恢復了掛鉤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
公正來講,哪怕取消了工齡增加額也不代表長繳費年限沒有用了。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多少與繳費情況相關,而繳費情況包括每年平均繳費金額和繳費年限,大部分情況下累計繳費年限越長每月養老金越高。
所以與現在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成正比例關系的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已經考慮了長繳費因素。
當然,對于那些累計繳費年限長,但每年的繳費金額低的退休人員而言,將工齡增加額并入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是不劃算的。
比如,張三每年都按照最低基數繳費(60%的社平工資),連續繳費35年,他的養老金在當地可能不算高,最多也就是平均水平。在有掛鉤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的情況下,35年的繳費年限很占優,和工齡為35年、每年以最高繳費基數(300%的社平工資)繳納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的增加額一樣多。
一旦取消了,掛鉤調整只看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那么由于張三本身的養老金不高,導致掛鉤增加額大幅下降;相反,繳費年限不僅長而且每年繳費數額高的退休人員能夠獲得更多的掛鉤增調整金額。
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還存在不少繳費年限較短的退休人員,社會上也有一種觀點,即繳滿15年,也就是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后就不再繳納了。
為了逐步扭轉只繳費15年或者20年以內的情形,同時鼓勵職工長期繳費,養老金調整方案才會專門設置與工齡直接掛鉤的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像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的方案里還會根據工齡長短設置不同單價,工齡越長,一年繳費年限對應的增加額越多。
因此,當下取消掛鉤累計繳費年限增加額是不合時宜的,2025年的各地養老金調整細則中一定會保留。
然而,未來就不一定了。
前面已經解釋過繳費年限因素本就體現在每月領取的養老金里,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掛鉤月基本養老金增加額的比例來讓長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獲益。
所以當大家樹立起長期繳費的理念后調整方案可能會發生大的改革,類似2021年的上海調整方案那樣。
其實很多事情已經開始出現變化了,比如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領取養老金對應的最低繳費年限逐步從15年上調至20年。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